广西> 今日广西> 正文

广西民族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一项实用新型技术获国家专利

左江日报 2019-12-02 17:23 大字

南宁讯近日,广西民族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卢静护士创新设计的一项实用新型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烧伤整形外科常遇到烧伤休克与呼吸道梗阻导致缺氧的病人,针对这类患者,医务人员会在早期通过气管切开术帮助他们度过危险期。但烧伤患者气道的护理跟其他平常病人的护理相比起来难度高很多,目前常规方法是将湿化管和氧气管同时放入气管套管内,然后用胶布外固定双管,再用生理盐水加湿单层纱布覆盖于气管套管口,防止异物掉入气管内。

上述固定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固定不够牢靠,患者咳嗽、体位改变或深呼吸等行为都可能会使纱布移位或脱落,导致湿化管和氧气管脱落,达不到治疗效果,严重时还可能会因为气道湿化量不足,引起患者痰液粘稠,形成痰痂,堵塞气道,并容易导致细菌感染。

烧伤整形外科的护士长吴金梅常叮嘱护理团队注意细节,有很多细节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纰漏,影响患者的治疗或康复,鼓励大家有新想法新思路可以交流。有一次,该科的卢静护师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尝试一些医疗护理方面的发明,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也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方便。

于是卢静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支持,护理团队便行动起来,一起苦思冥想,查找相关的文献及资料,反反复复讨论和修改,终于设计出了一个实用新型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装置。

该护理装置包括双管固定器和集痰器。双管固定器用于固定湿化管和氧气管,集痰器用于收集患者痰液,防止痰液喷出四溅,患者能自行咳痰,减少吸痰次数,减轻患者痛苦。双管固定器可以单独使用,当患者痰液较多时,也可以和集痰器配合使用。此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使用方便,固定稳妥,患者即使咳嗽或翻身等也不会出现导致湿化、吸氧中断的现象,有效地保证了患者气道湿化及吸氧,从而使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减少刺激患者,保证有效操作,促进患者呼吸道的功能恢复。

设计出该装置后,护理人员试用于临床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发现能起到更好的治疗和术后护理效果,也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因此,卢静护师为此装置申请了国家使用新型专利认证,近日,申请国家专利批复成功,专利号:ZL201821209219.2。(曾建红)

新闻推荐

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纪录片《壮美广西》被中央档案馆收藏

本报深圳电11月28日在深圳举办的第25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颁奖晚会上,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纪录片《壮美广西...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