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本土翻译力量不足,动辄依靠外援;如今人才自给自足,某些方面还是业界最强 外事翻译见证“外向”广西
容向前 2018年,东博会主会场南宁会展中心,东博会图文双语审核工作小组在查错纠错。前排右一为容向前。 2010年6月,容向前在上海世博会运营指挥中心礼宾指挥席值班。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精彩广西人物故事
编者按: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奋力开启“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新征程的第一年。70年春华秋实,70年奋斗辉煌,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继往开来的历史起点,八桂儿女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勇担当,同其他全国各族儿女一道,齐心协力,努力奋斗,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本报今起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精彩广西人物故事”系列专题报道,讲述八桂大地的奋斗者、建设者、亲历者的故事,记录70年发展历程中的“广西故事”,彰显八桂儿女永不懈怠、开拓前进的时代精神。
南国早报记者郭燕群实习生翟曜
他发起制定公共场所英文标识的广西地方标准,让“起洋名”有据可依;他曾为广西多位党政领导人担任口译翻译,广西重要涉外活动现场不乏他的身影;他是自治区外事办翻译室主要组建者,也是广西高校翻译硕士专业的校外导师,东博会16年,他见证了广西口译力量的成长……他就是资深外事翻译、自治区外事办东盟处调研员容向前。他说,从业30多年来,自己最深刻的感受是,广西不断开放合作和迅速发展。
1第一次上场他被整蒙了
2005年以前,自治区外事办没有专职的外事翻译,外事活动要用翻译时,只有外事干部自己上。那时社会上普遍认为,学过外语就能当翻译,毕业于厦门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的容向前也深信不疑,但结果却没想到,他头一次上场就被现实虐了一通。
1987年冬天,容向前刚参加工作不久,就接到了任务——在宴席上,为来访广西的日本熊本县代表团做口语翻译。
当时,广西的对外交流合作,以经过香港的转口贸易及通过国际友好城市渠道引进援助为主。早在1982年,熊本县就和南宁结成了广西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
来访的熊本团有几十个人,宴请时,一桌设一个翻译。由于日语翻译不够用,容向前的第二外语是日语,被“赶鸭子上架”。他祖籍广东,并不熟悉本地口音和日式英语的口音,闹了一些笑话。
在翻译过程中,他一会儿说英语,一会儿说日语。日方代表简单的一句“威啊福鹿木库马摸多”(即wearefromkumamoto,我们来自熊本),日式英语的发音也让他感到茫然。他让日方把致辞用英文写下来,可对方只会说,并不知道怎么写。如今想起这些,容向前笑着说:“一场宴会下来,我整个人都是蒙的,唯一的收获是,大家交流起来指手划脚,比主桌还热闹。”
还有一次,非洲某国总统乘坐飞机经过南宁,向机场发送致自治区领导的口信。当时该国首都刚与南宁缔结友好城市,机场录音交给外办,需要外办翻译转录成文字上报。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飞机上的收音环境差,录音中夹带噪声多。录音中有一个单词,容向前和几名同事反复听了很多次,也听不出来是什么意思,最后依靠经验丰富的前辈才得以顺利完成任务。
2亲历桂越铁路恢复通车
作为一名“老外事”,容向前经历丰富:他在中国驻加拿大总领事馆任职副领事期间见证了香港回归;先后两次参加搜寻猫儿山二战飞机残骸;东博会初期,他陪同自治区领导赴外地推介盛会;在上海世博会挂职期间,见证了世博会展示中国城镇化模式……其中,让他记忆深刻的是见证桂越铁路恢复通车,这是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那是中越关系正常化后的1996年,桂越铁路恢复通车,凭祥-同登(铁路)口岸同时恢复开放,双方分别举行通车仪式,互派80人代表团参加对方活动,时任中国铁道部副部长国林、外交部副部长唐家璇等出席了中方仪式。容向前作为广西外事办工作组的成员,参与现场礼宾引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现场为领导做越语翻译的都是广西人。”容向前说,这次经历让他长了不少见识,以往他见过的火车轨道都是两条铁轨,通车现场却是3条轨道。中国制式列车使用3条轨道里的最外面两条,是1.4米多宽的标准轨道,而越南制式列车使用里面的两条,轨道间距比较窄,被称为“米轨”。
当时恢复通车,广西的列车可以开到越南同登车站,到站后通关换乘,人下车继续往前走,货却比较麻烦,需卸载下来再换车重装。在他看来,这还不算完全的互联互通,但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此前公路口岸恢复通行,货物进出全靠肩扛手提,负载不了多少东西。火车一通,贸易和人员往来自然会增长,这就是开放”。
他说,在通车现场,人们的心情都很激动,因为大家都清楚,火车一通行,意味着广西对外开放合作翻开了新篇章。
3口译不再依赖外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西大量引进文学和社科文献,翻译力量集中在出版社和工科类科研院所,对口语翻译要求不高。而且,广西也很少有全国性的大型会展活动,本土高级会议口译人才处于零储备状态。
早期的东博会上,就暴露了广西翻译力量不足的短板。一次会见上,来自广西教育机构的老师充当翻译,嘉宾介绍广西是有色金属之乡,以及有哪些有色金属种类。前一段翻译还能勉强应付,嘉宾见他反应慢,特意截短语句,逐个介绍锰、锡、铝等有色金属,结果翻译由“电量不足”变成“死机”。
当时,外交部和外办只能为国家和自治区主要领导人提供翻译,自治区其他领导外事活动以及重大涉外会议的翻译只能向外交部等借人。东博会头两年,大量翻译人员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借调而来。展会和展位方面的翻译,则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老师带着学生前来支援,他们多次服务广交会,有丰富的会展翻译经验。
向外求援的经历,让大家意识到培养和使用本地高级翻译人才的迫切。2005年,自治区外事办翻译室应运而生。几乎与此同时,广西高校也在加强口译人才的培养和输送。
“第一届东博会,可以说翻译都是靠借的,到现在不用靠外援,我们自己的大学就可以承担东博会的口译任务。另外,外事办和博览局都组建了翻译室,外事办可翻译的语种已经超过20个,广西的翻译力量不断增强。”容向前介绍,目前,广西有7所高校可以授予翻译硕士学位,翻译学科建设已经完成,队伍的总体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小语种翻译在业界做到了最强,这不是指人多,而是最高规格的东盟语种翻译在广西”。
新闻推荐
广西工信部门日前发布信息,今年以来广西采取措施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到7月底已有南宁、柳州、桂林、玉林等10个城市...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