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萌萌哒文创”红了,文旅融合已成旅游新风尚 “王府秘拓”等旅游文创能否成为景区新“爆点”
刘三姐故里景区的舞台剧表演。 景区供图
南国早报记者唐湘屏闫芬丽
2月19日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以来首次开放夜场,引得预订网站一度崩溃。做杯子、做手机壳、卖月饼、卖口红……明年就要过“600岁大寿”的故宫,一直在与时俱进地传播历史文化,以吸引更多更年轻的群体。记者了解到,在广西,部分历史悠久、文化深远的景区也在努力将文旅结合,做好文创工作。故宫在这方面的模式和经验,对广西旅游行业颇有可借鉴之处。
现象:景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始建于1372年的靖江王城,比故宫还“年长”几十岁。作为一个承载了悠久历史文化的景区,桂林的独秀峰·王城景区在宣扬文化和开发文创产品方面也进行了不少努力。
景区营销副总胡滨告诉记者,他们挖掘、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王府秘拓”,开发设计生产了800多种文创产品,还针对高校研学游市场推出了体验套餐,如穿上学子服体验科举文化、请专家科普摩崖石刻、进行投壶等古代游戏等。景区利用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桂林靖江王府博物馆和广西贡院科举文化博物馆,开创了广西沉浸式体验型历史文化博物馆模式。
桂林兴安灵渠·水街景区的灵魂,是千年古灵渠代表的秦汉文化。今年上半年,景区的秦汉文化体验馆将投入使用,用于展示秦汉时期的文化风物、历史大事记,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研修班等,为游客还原秦人吃什么、用什么、玩什么等。
灵渠旅游集团副总经理于科表示,如果没有一些有文化附着的文创产品,对游客和景区来说都是一个遗憾。目前景区正在努力与高校团队和专家接洽,着手灵渠文创产品的开发。
广西刘三姐文化的代表——宜州刘三姐故里景区,一直在努力将刘三姐文化与旅游进行融合。如景区的舞台剧表演,就引入了实景演出场景,将电影《刘三姐》或民间口口相传的一些故事场景搬入到演出现场。景区还准备将刘三姐的舞台剧变成实景、山水演出,并搬至下枧河沿岸表演。
现状:文创遭遇资金人才困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努力开发文创产品逐渐成为景区共识,但在尝试传播历史文化和开发文创产品的摸索中,不少景区也面临一些困惑。
胡滨告诉记者,外地游客来景区参观,感受到了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后,都对景区的文创产品比较感兴趣。但景区的文创产品在本地做营销推广的反响平平。如何改变“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比较让他们伤脑筋。
于科则认为,一般景区受平台、财力所限,肯定难以企及故宫文创产品这样的高度。文创产品的提炼不像其他产品,不能模仿和照抄,只能根据自己的特色来开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但未必能得到市场认可。这些不可确定性,又反过来影响了景区的文创产品开发。
广西宜州刘三姐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覃光辉坦言,除了技术上还不够完善,人才缺乏也是景区面临的一个困境。如刘三姐故里景区的营销策划人员只有几个人,要负责景区的日常营销,就很难有精力再去深入研究文创工作。另一方面,景区也生产了一些代表刘三姐文化的伴手礼,但苦于没有很好的营销方案,也很难打造“爆款”。
方向:潮流风尚结合地方特色
业内人士阳先生表示:“目前,我们遇到的最大困惑,不是广西没有这样的文创土壤,而是还没有将自己的区位优势体现和提炼出来。”他认为,走文旅结合之路,开发文创产品,要有强大的文化底蕴支撑,不能把文创打造成一个高高在上的虚化概念,而是要将其融入到具体的产品中。对广西的景区来说,首先需要提炼自己的特色优势,再根据现在的流行趋势创造符合潮流的艺术产品、旅游产品。如广西民族博物馆设计的铜鼓、身着12个世居民族服饰的“民族娃娃”、蜡染工艺等产品,就很受游客欢迎。“这些基于自己特色的产品,才会在市场的检验中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做出自己的特色”,也是胡滨的认识。他发现,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游客很难静下心来了解靖江王城背后的那段历史,因此,景区营销方式必须要创新、求变,文创产品要往Q版、萌化的方向走,但又要做到与别处不同,“我们要做靖江王城第一,而不是故宫第二”。目前,景区提炼出“山水文化、风水文化、摩崖石刻文化、藩王文化、祈福文化、王府秘拓、科举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等九大文化亮点,将围绕这九大文化来营销和挖掘、开发文创产品。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段文军认为,故宫文旅、文创的红火,离不开其持续不断的旅游策划与专家型的讲解团队,这是广西景区可借鉴之处。
段文军举例道,区内的花山岩画景区历史底蕴也相当深厚,但不了解岩画的游客,也只是将其当做一幅壁画,若有专门的花山岩画研究专家讲解,游客的认知度、体验度肯定不一样。景区新开发的花山音画夜游就是一个不错的文创产品,可以通过演出深度解读骆越文化,增加了景区的吸引力。因此,广西景区要重视旅游策划工作,还可以增加研学产品的开发,设置一些深度游览的专题,在高校合作设置一些研究基地,推出各种类型的文化体验游线路。同时,景区也可以加强影视营销,通过一些影视剧、短视频去挖掘景区的文化、故事,激发更多游客的兴致。
新闻推荐
2018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菲律宾,受到当地民众欢迎。(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李湘萍核心提示:文化走亲,越走越亲。近日,记者从南...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