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走亲东盟 越走越亲

广西日报 2019-02-20 07:36 大字

2018年“文化走亲东盟行”走进菲律宾,受到当地民众欢迎。(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李湘萍

核心提示:

文化走亲,越走越亲。近日,记者从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获悉,2019年“文化走亲东盟行”将计划前往缅甸、老挝、文莱等国。从2014年起,由南宁市组织举办的“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已成功举办4届,分别走进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开展一系列戏曲演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文化交流活动,展现了广西多姿多彩的文化,受到东盟国家民众的欢迎,在当地掀起传播广西文化热潮,成为广西深化与东盟文化旅游交往的品牌活动。

A以艺为媒以“走”促亲

“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启动于2014年,并成功入选当年文化部的“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活动项目。2月15日,记者到走亲活动的执行单位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采访时,该院院长方宁向记者介绍,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文化旅游新局面大发展大繁荣的一年,“文化走亲”将以彰显文化旅游新理念、加大交流合作为目标,计划前往缅甸、老挝和文莱,依托戏剧艺术展演、传统非遗展示、艺术座谈等载体,深化拓展“以走促亲”的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民心相通。目前,相关事宜正在有条不紊地筹备中。

“深入社区,加深与当地群众的交流是‘文化走亲东盟行’的一大亮点。”方宁说。首届活动启动时,文化走亲团就走进新加坡冈州会馆、新加坡广西暨高州会馆、新加坡杨厝港民众俱乐部、新加坡同济医院、新加坡娘惹文化展示馆、新加坡女皇镇民众俱乐部等地,举办了6场文化交流活动。所到之处,掀起了观摩广西粤剧、体验壮医等热潮。

2014年,文化走亲团在马来西亚市政厅演出粤剧《罗摩衍那》,好评如潮。来自美国、南非、爱尔兰、印度等国及当地华人观众,在演出结束时用长达12分钟的掌声表达了对这台跨文化、魅力独特的粤剧剧目的喜爱。在乔治市艺术节活动上,文化走亲团采取剧目介绍与表演、观众现场体验与学习的新颖形式,为不少喜欢粤剧的马来西亚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的好机会,把交流活动办出特色,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方宁说:“原来设定两年一届的‘文化走亲东盟行’,因有了首届的成功经验和广泛影响,也为了更好地走亲,从2016年开始,活动就定为每年一届。”

戏剧交流展演是历届“文化走亲东盟行”的重要组成内容。2016年,大型古装粤剧《目连救母》走进新加坡、柬埔寨,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为主题,在两国民众中引起强烈共鸣。演员们在演出中展示的叠罗汉、高台莲花座、三寸金莲和长水袖等南派表演技艺,让当地观众大开眼界。一些年轻观众对广西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希望将来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

2017年的“文化走亲东盟行”搭上“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这趟“跨国文化高铁”,集合了南宁市戏剧院、温州越剧演艺中心、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以及越南国家剧院、越南国家嘥剧院、越南国家嘲剧院、越南国家木偶剧院等院团的艺术家们,在越南开展“中越优秀艺术家联合展演”活动。中国的粤剧、川剧、越剧、祁剧等地方戏曲剧种,与越南嘥剧、嘲剧、木偶剧、民间歌舞等同台相映生辉,首次实现了在东盟国家开展成员单位间的戏剧交流与合作,有效夯实了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期间,“一带一路”题材大型邕剧《玄奘西行》在越南河内金马剧场上演,很好地展现了“一带一路”发展的历史渊源及文化脉络,展示了“民相亲心相通”的愿望。

2018年,“文化走亲东盟行”分别走进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10天内共举办了6场戏曲专场演出、5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3场艺术研讨,让绚丽多姿的广西民族文化以亲民的姿势走进东盟3国,展现了“南宁渠道”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先行先试的典范作用。

B促亲连心深化交流

“文化走亲东盟行”系列活动以“走”促亲,以亲连心,加深了广西与东盟国家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强化广西、中国与东盟的文化亲缘关系,促进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品质升级,形成广泛的国际影响。

2016年,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王家荣在出席“文化走亲东盟行”启动仪式时,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交。人文交流是促进中国与东盟民心相交的载体,是推进文明和谐与共同繁荣的基础。广西近年来为推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文化走亲东盟行’活动是面向东盟的新窗口,将广西南宁和新加坡的城市合作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搭建中国-东盟文化的优质交流平台做出了表率。南宁市作为面向东盟的重要城市,开展以走亲为主题的对外文化活动非常合适,很有特色,很有效果。”

“‘文化走亲’活动以文化独有的方式和魅力进行沟通与交流,是最有效的途径。”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文化参赞彭世团对文化走亲活动给予高度赞赏,他认为,通过文化的纽带能使中国与东盟国家相互了解得更深入、团结得更紧密。

越南戏剧艺术家协会主席黎进寿在观看中越两国艺术家联合表演后表示:“‘文化走亲’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对戏曲艺术保护的成果,对东盟国家的传统艺术保护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示范作用。”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毛小雨评价,“文化走亲东盟行”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呼应,也是具体的实施,对增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走亲东盟行”所到东盟国家,当地民众都对活动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很多人主动向随团记者的镜头竖起大拇指。活动也得到了我国及东盟国家重要主流媒体的关注,他们积极、及时地报道,扩大了活动的传播影响。

C连心沟通升级合作

“文化走亲东盟行”突出合作、交流、互动、共享的理念,使“文化之情”如春风细雨深入人心,有助于构建广西与东盟文化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在文化互通、人才培养、人才交流、文化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带动广西与东盟的文化交流合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在活动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壮绣、壮医、陶艺、渡河公、壮女赛巧等广西民族传统技艺集体走进东盟国家,深入高校、社区,与东盟民众零距离接触,在当地掀起了广西文化热潮。其中,壮医与新加坡中国商会、柬埔寨暹粒省政府就开展医学培训、设立项目站点、利用民族医药技术为社区民众服务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了今后双方在技术、开发、研究等方面合作的共识。

此外,越南宁平省与南宁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进行洽谈,期待共同做好非遗项目的产业开发与推广。柬埔寨相关文化机构则表达了在文化产业开发、投资等方面开展合作的愿望。泰国艺术发展学院与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达成共识,将合作排演在东南亚有着巨大影响的史诗剧目《罗摩衍那》,努力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戏剧院团共同排演、同台演出同一剧目的盛况。该学院还表示,要在做强做大民族节庆文化方面加强合作,努力将广西在传承保护非遗传统方面的经验借鉴到泰国。

新闻推荐

2018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公示 广西有11个典型入围

南宁市巾帼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帮助乘客上下车。南宁市妇联供图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雷小琴实习生韦尚鑫)2月15日晚,由中央宣...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