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我亲爱的父亲和我敬爱的老师

广西日报 2019-01-21 08:13 大字

心香一瓣

叶晓丹

我亲爱的父亲是一位文学编辑还是一位作家,是广西出版界第一部长篇小说的责任编辑;我敬爱的老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语文老师,是教育界名声赫赫的老前辈。去年年初父亲病危住院,老师得知后非要探病,我瞒下医院地址,他居然径自跑到医院查问。父亲89高龄辞世,同样也已年逾80的老师执意要相送……

然而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多少交集,以前家长和老师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密切。他们深入的交流或许也就那一次吧,却不是为作为他们之间桥梁的我。

我姐姐有个女儿,当时上学的事遇到了一点麻烦,父亲说:“你去找找田老师吧。”我一愣,父亲是个很简单的人,从不为办私事结交他人,或许是生性淡泊,或许是文人清高,总之他散淡随缘。如今突然提出求人办事,还是他并不熟识的我的老师。我十分困惑,仅凭师生之情,况且我毕业都十几年了,学生托老师办事,岂不唐突?

可是最后我还是去了,因为我明白不轻易求人的父亲定是思虑再三的。父亲最重教育,别的都可以随便,教育不行。我也知道父亲关心这孩子,除了想到我老师之外别无门路。见到老师我忐忑说明来意,没想到老师竟欣然应允!

不料事情办理中老师生病住院,耽搁了一些时日。父亲火急火燎,催促我多次,我不愿打扰老师治病,一拖再拖,没想到父亲竟然背着我自己跑去医院找到了老师。我有点恼怒,觉得父亲此举过于自私了。

没想这贸然一晤让他们从此成了莫逆。

当时老师在病床上“遥控”,很快为父亲把事情办妥。

我们全家感激老师仗义相助,总想要表达谢意,父亲却完全不谙此道,拿捏不住深浅,没了主意。而我深知老师性情,以世俗之举相待着实讨骂。两个内心极为丰富的人,骨子里是不屑于以金钱财物为往来手段的。思来想去,我不敢造次,后来另寻机会给老师送去一套书。

父亲圆满达成愿望,但我深感惭愧,不敢面对老师。然而出乎意料,此后很多年,每年大年初一,老师都会给父亲打电话拜年,父亲则会守着电话,生怕错过失礼。后来父亲知道我每年给老师拜年,很是欣慰。而我每次见到老师,他也会问起父亲近况,让我带好。我心中纳闷,尤其不解老师,他怎会惦记着父亲?连我爱人都问我,老爷子跟田老师是不是早于你就相识的老友?

后来,一次拜年闲谈中老师提及:“你父亲说,那个孩子是最需要关心的!”老师语气重在一个“最”字,虽仅仅一句话,但我顿时大悟!父亲是典型的文人,脸皮极薄,可他竟将姐姐家的窘境向老师全盘托出。父亲是要栽培孙女,他认定拥有知识和能力才能应对那样的生存危机。无权无势无家财的父亲,这是他能想到能做到的、唯一的“授之以渔”的方式。而老师,当年在课堂上就跟我们说过,城市里的工人失去工作,会比农村里的农民更艰难!所以,老师在那瞬间理解了父亲!他没有在意父亲的打扰,反而因为理解而尊重而乐于相助,他没有责怪我的冒昧,反而夸我体恤父亲为父亲分忧。父亲豁出脸面得到的不是廉价的同情而是真正的理解,何其幸运!此时的我更惭愧了,我低估了父亲那深沉的爱,低估了老师的胸襟和情义。

再后来,我得知由于名额所限,老师相助了父亲,却婉拒了自己的亲人。

父亲温和,善小说散文,低吟浅唱颂扬真善美;老师犀利,爱诗词杂文,畅快淋漓针砭时弊。在我看来他们大相径庭,不曾想他们仅几面之缘却惺惺相惜,成为知音和挚友。父亲儿时家贫,老师幼年困苦,他们都体验过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的窘迫。父亲认真做编辑,把农民培养成作家、把工人培养成记者;老师呕心沥血教书育人,更是桃李满天下。他们都一辈子为人作嫁,孜孜不倦不为追名逐利,只为责任和热爱。一样的品德使他们心灵相通,一样的情怀使他们灵魂神交。我庆幸当年的“迂”,没有自作主张玷污了这种品德和情怀。

我亲爱的父亲和我敬爱的老师,一次握手、一次深谈,成就了一种如此美丽的缘分!几十年来他们互相牵挂、互道衷肠,高山流水未见虚华,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经典诠释了。

新闻推荐

广西以“组合拳”推进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 专科毕业也可以当全科医生

新华社南宁1月20日电(记者覃星星)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广西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积极推进适应广西...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