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海上森林”筑牢生态屏障

甘肃日报 2018-12-11 04:00 大字

本报记者张富贵

漫步于红木栈道,目之所及,碧海蓝天,绿树成荫。树木层层叠叠,飞鸟穿梭其间;俯身细看,招潮蟹、跳跳鱼等活跃在滩涂上……眼前这片位于广西北海金海湾的“海上森林”——红树林,令人心旷神怡。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特有的景观。涨潮时,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在湛蓝色的海水中沐浴,便呈现出“海上森林”的奇观。成片的红树林可以有效阻挡海浪,形成一道天然的挡风屏障,使吹到陆地上的风力减小,大大削减了风浪对海岸和滩涂地的冲刷,从而保护沿海村民家园的安全,红树林因此也被称为“海岸森林卫士”。

分明是一年四季常绿,为什么称之为红树呢?“它的体内含有一种叫做单宁酸的物质,暴露在空气中就会氧化成红褐色,人们便称这种能生长在海水里的植物为红树。”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管理有限公司接待部副部长俸凤说,广西红树林面积占全国三分之一,而北海红树林面积占广西一半以上。金海湾红树林属沙地灌木红树林,绵延数公里,有3000多亩。这里沙地平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适宜红树的生长,有些红树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有着“海上森林”美誉的红树林还是多种生物的天堂。红树林间的泥沙和海水里生活着招潮蟹、虾、鱼、贝类等多种海洋动物,为附近10多个村庄的村民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海鲜产品。

红树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达到了“洁癖”程度。“海水、空气、沙滩任何一个出现污染,红树都无法存活。”俸凤说,金海湾红树林没有任何淡水入口,又是沙质土壤,除了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等品种外,其他品种很难生长,因此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过去由于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红树林总面积曾一度减少,红树林保护陷入窘境。

近年来,北海市加强对红树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规范红树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取缔了红树林里所有的虾塘、鱼塘,并通过人工种植、设置围栏、网格化管理等措施,有效保护了红树林的生长。《北海市红树林保护条例》的出台,使保护有了法律支撑。对于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排污这一影响红树林安全的最大威胁,专门修建了污水处理厂,采取管道运输、集中处理等方式使一切污染物的排放方向与红树林“背道而驰”,保证红树林生长环境的洁净。

“现在,村民及游客的保护意识明显提高了,大家主动参与到红树林保护当中。”俸凤高兴地说,尽管人工种植的红树成活率不足5%,但近年未曾间断,金海湾的红树林较10年前已经增加了1000余亩,“北海红树林面积整体呈现出稳中有涨的态势”。

如今,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已发展成为集自然生态、疍家文化、海洋科普、趣味赶海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实现了沿海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在这里,不仅能看到碧海蓝天、红日白沙的夕阳美景,还能领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画卷。”俸凤自豪地说。

新闻推荐

广西林科院 努力建成全国一流省级林科院

广西林科院科技创新大楼。拥有桉树、杉木、油茶、香樟等80多个树种的成熟组培技术。2016年广西林科院获“全国生态建设突...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