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教材素材论据的使用 ——以一高考模拟作文为例 □王功平
广西部分地市高三5月份联考的作文为材料作文,所给材料为:宋朝李有叔在地方上当知府,他的家属仍然住在京城里。一天晚上,京城发来的公文到了,李有叔拆开阅读,发现里面夹有一封家书。于是,他把家书放在一边,阅读公文。读毕,他吹熄公家的蜡烛,点上自己买的蜡烛,阅读家书。这就是史载“灭烛看家书”的故事。作文要求:对于李有叔的做法,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这则材料的内容与寓意为基础立意,写一篇文章。
对这作文材料的审题,我认为要抓住李有叔审阅公文用公家蜡烛,阅读家书点私人蜡烛这一重要细节;这细节是对比,是焦点。从材料描绘的这一细节中,阅读者要清晰地看到古代官员李有叔公私分明的思想境界。公私分明这种美德,不但是古代所颂扬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期待、所呼吁和所弘扬的正能量。展现这种正能量,既是命题上立德树人的思想的体现,又是时代面貌的褒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立意:其一,公私分明是美德,不是迂腐;其二,心底无私,何必拘于形式?其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观点已明,作文立意高下初定。但如何把观点论证得充分有力,是行文者首先要关注的问题,而其中的如何使用论据,更是优秀作文不可不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采用什么样的论据来证明观点?众多的材料来源中,教材素材的恰当使用,是作文成功要素之一。为什么?一方面,读者对教材熟悉,认可程度高,甚至容易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教材材料说服力强。此外,教材素材,在写作词穷时,能救巧妇无米之难。
采用教材素材是可行的,怎么用教材素材论据?这就要对教材素材进行多角度分析,多方位思考,找恰当角度,为论证观点服务。那么,联考的作文可以用哪些教材论据呢?
一考生作文题为《以公私分明之举吹清廉之风》,我实录部分文段作分析。该文第一段表明观点:“翻开悠久的历史画卷,中华民族已经悄然走过了五千多年的岁月,而如同传承一般,许多先前的物质习俗、文化得以保留下来。在我看来,宋朝李有叔的‘灭烛看家书\’应当被我们发扬。”
使用例证法,有议论。“有人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而在官场中与权力一起增长的还有贪欲,看看周永康、孙政才等人的官职和涉案金额就足以证明这个道理。将公家的钱化为己用,拿人民赋予的权力去做恶,这样的官场风气是腐败的,既不利于人民的生活,更不利于国家安全和发展。”
对比论证,观点鲜明。“当然,我们的社会中虽然有周永康这种‘大老虎\’,但还是有许多为人民谋幸福的官员。就在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就有这样一个人——廖俊波,南平市原副市长。他能被人民记住与李有叔有异曲同工之处——公正分明、清正廉洁,处处都想着人民群众。他的离开是很多人心中的痛,而他也为后人留下光辉形象,也带来了更多、更纯正的清廉风气使人向他学习。”
结尾呼吁强调,重申观点,不忘主题。“‘灭烛看家书\’优秀典故流传至今,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不单单只是个故事,让它所蕴含的清廉正气之风吹拂整个神州大地。让更多官员领悟实践,就如同《感动中国》给廖俊波颁奖词中的:‘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记在心里!\’”
这篇作文被评为一类作文,得52分,但为何不能获更高的分数?抛开表达上与结构上的缺点不说,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论证不够深刻,文采不够。本作文以正反两个政治人物和一个感动中国人物为论据,现实感强,但缺少古代经典的、具文化内涵的论据材料。
怎么修改?使用教材素材做论据,于此就凸显魅力。比如,若在作文中,从公私分明的角度,采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名句“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蔺相如的故事往不计私仇、一心为国的角度上用,应该是使人耳目一新,文采顿生,理令人服。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样可用作此文论据。再如《失街亭》的孔明挥泪斩马谡,《陈情表》的祖孙相依为命而君王之命急切,都很好地表达了私情与公法、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以此为论据,一定更感人,一定更服人,一定使文章更有文采,最终必能促进作文质量的飞跃。
因此,采用教材中的论据素材,是提升作文质量的一条可行之路。古人的智慧,赋予时代的风采,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一定更绚烂。
新闻推荐
汽车出险后若未能及时修复,可使用东南汽车新能源车代步。这是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与东南汽车代理商广...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