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百色西江学院与行健中学□陈学文 收集整理

右江日报 2018-05-17 09:10 大字
 

在抗日战争期间,百色创办了一所公立的“西江学院”,一所私立的“行健中学”。两所学校培养出许多英才,至今仍为百色人民所乐道。

1937年,百色绅商开始集资筹办一所私立初级中学,在今百色中学高中部处兴建校舍,购置校具,遴聘教师。1938年秋季开始招收初中学生两个班。学校按古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取名为“行健中学”。绅商们公推刘子隆为学校董事会董事长,梁家齐兼任校长。

后来梁宗岱接任学校董事会董事长。他为行健中学谱写了校歌歌词,并请好友马思聪(我国著名的音乐家)谱曲。歌词为“行健,行健,复行健,努力是成功的源泉。我们要自强不息,把意志磨坚,做顶天立地的青年。行健,行健,复行健,如江河流地日月经天。”校歌词铿锵有力,琅琅上口,勉励同学们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争取做社会的栋梁。校歌悠扬悦耳,舒展昂扬。校歌谱成后学生们十分喜欢传唱。1941年,共产党员林时、何日先等先后到行健中学任教,发动学生参加在百色城开展的抗日宣传活动,影响很大。1945年,梁宗岱邀请好友百色籍美术大家罗宝珊担任校长至百色解放。

1944年秋,日军占领桂林、柳州、梧州、南宁等地。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部、广西省政府军政机关1944年9月迁居百色,百色城成为广西省临时省政府。桂林、柳州、梧州、南宁等地大批难民也随之拥入,百色城人口剧增。当时日本的飞机曾飞临百色城骚扰轰炸,造成民众死伤数十人,飞机场被严重毁坏,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全城乱成一锅粥。为了解决战乱时期青年人的读书问题,时任广西教育厅厅长雷沛鸿秉承广西省政府的意旨,上门找到梁宗岱,建议在百色设立一所学院。梁宗岱一贯热心于教育事业,此时正任行健中学的学校董事会董事长。两人一拍即合,同意共同商议创办学院。梁宗岱同意把行健中学一部分校舍借给学院使用。教育经费一部分由省政府补助,一部分请省政府代理主席陈良佐写信给广西各县县长,请参议会议长李任仁写信给各县参议会,按月分摊学院经费。还有雷沛鸿、梁宗岱两人亲自出面宴请百色富商,恭请他们捐资办学。会上,梁宗岱首先慷慨解囊,富商们也纷纷效仿。于是办学经费很快就得到解决。

当时,许多名流学者逃难到百色。学院聘请曾任北平(北京)法商学院院长、广西大学校长的白鹏飞,曾任广西大学教授张镇谦和马驹誉,留学比利时、当过广西公路局局长的谢千举等一批名人学者为学院教师。学院取名为“公立西江学院”,后改名为“广西省西江学院”。雷沛鸿任院长,梁宗岱任教务长(后任代理院长),曾任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的谢扶雅任训导长,从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归来的唐应铿任总务长。

正当学院开学之际,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以“抗战第一,胜利第一”为名,下令征用行健中学全部校舍,让盟军(美军)驻扎。学院只好在附近树林里搭建简易的竹棚茅舍上课。梁宗岱夫人甘少苏曾几次登台义演粤剧,为建简易的竹棚茅舍募捐筹款。在艰苦的条件下,学院办了中文、外语、农业、经济、化学等五个系本科;法律、土木工程等三个专科。抗战胜利后,1946年西江学院迁至南宁津头,改为广西省立西江学院。

百色解放初期,广西省立西江学院在南宁并入广西大学。百色的行健中学经百色专署批准,并入百色中学。从此,西江学院、行健中学便淡出百色民众的视野。

新闻推荐

准爸妈们注意了! 关于地贫筛查 这些你必须要了解

田矛在给一名孕妇做咨询指导南国早报记者张娟5月8日是第25个世界地贫日。自治区2010年5月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中海贫...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