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实诚招聘”背后:欠发达地区高校欲引才 成本却水涨船高
“学校很一般很一般……不是双一流……人才引进政策待遇一般……”近日,一篇题为《招贤纳士|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招聘语言学博士》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并被网友称为“最实诚”的招聘。
“本来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内部传播的信息而已。” 4月26日,发布上述招聘启事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雷励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解释了这篇文章成为“爆款”的始末:一则面向他的个人同学群发布的求贤信息,经他人的公众号转载、媒体跟进后,最终使得该校广受关注。
雷励介绍称,在网络的推波助澜下,这所身处贵州省黔西南州,云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地区的内陆师范学院很快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博士、博士后的目光,他们纷纷向雷励投去了简历。
然而,在网友盛赞“最实诚”“最坦诚”“最贴心”的背后,则是欠发达地区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的无奈。现在送房子、给票子及授予“帽子”头衔已成为高校招徕人才的标配,但对于实力相对逊色的高校来说,这些便是“压力”。
“可能这篇文章戳中了一些人的痛点吧。”雷励在自我剖析“爆款”背后的原因时表示,他的一些同学和老师或在重点院校工作,或在一线大城市工作,科研压力及雾霾等环境因素都是他们时下工作生活中的“痛点”。
“我们感觉在这方面的确压力很大,因为水涨船高,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提高人才引进待遇,自然能够吸引人,我们为了竞争,也只能下血本匹配他们的标准,否则根本赢不来人。”当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宣传部部长马臣雨告诉澎湃新闻,这是“欠发达地区学校共同的困惑”。
“掏心窝子”的招聘启事
这则被网友称赞“接地气”的招聘启事语言诙谐,在人才待遇和学校条件方面显得非常“坦诚”。据红星新闻报道,该招聘启事出自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一位老师之手。
“首先坦白,学校很一般很一般……交通情况暂时不“高速”,只有飞机到达全国各大城市;但高铁五年内融入上沪昆高速网线;人才引进政策待遇一般,或者一套三室两厅90+平的房,或者30万安家费,二选一;另加10-15万科研启动金。其他无。”招聘启事首先讲到了“待遇”。
接下来,上述招聘启事称,语言学博士应聘,年龄不超过45岁,“免面试、免试讲、免拖免,来了就签录用合同”。“评职称容易……学校教授数量急待增加,校长为这事儿特别上火;工作压力不大,没有科研要求,申不申请项目发不发文章全凭您心意,学校不强制;您只想好好上课那就上课,当个好老师也行,这边学生娃相对淳朴……”“搜肠刮肚再说一个,兴义市是世界级春城之一……还有啥?噢对了,牛肉便宜35元一斤现宰现杀不注水。其他没了。”
“我电话一直有人打进。”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雷励对澎湃新闻说,招聘启事发布后,向他咨询的电话接连不断,其中不乏来自北大、浙大、电子科大、云大等一流高校的博士。
“他们都是因为这个招聘广告很贴心,形式很好,很感兴趣。同时兴义这个地方也非常好,环境空气都非常好。”雷励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则称,确实渴望招徕人才,招聘启事都是“掏心窝子说话”。
但很快,校方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该招聘系雷院长24日晚转发到朋友圈,并未经过人事招聘部门审核,很多信息有不实之处,不代表官方招聘,系个人行为,“学校正介入调查,纪委和人事处对雷院长进行了约谈”。
雷励告诉澎湃新闻,所谓“约谈”只是“学校人事处和学院相关部门工作协调会”。“(对于私发招聘一事)我不后悔。”雷励对此很淡定,26日一早仍然照常上课。“再说后悔也没用了,大家都给正能量吧。”雷励称,现在再有咨询者打来电话,他都会短信建议“直接联系学校人事处”。
“这种招聘广告语气风格还是很接地气的,不会对他进行惩罚。但他信息掌握得不是很全面,跟学校最新的招聘条件有些出入,造成了比较被动的局面。”4月26日,该校宣传部部长马臣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约谈只是常态化的管理制度,并非工作上出了什么大问题、犯了错误。请雷院长来了解一下发帖过程,讲清楚跟学校最新政策不一致,希望他通过媒体宣传出去。”
咨询者最关心“配偶工作”和“职称评选”
澎湃新闻注意到,早在2018年4月初贵州人才博览会期间,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就已发出公告,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30名。其中博士研究生16名,硕士研究生14名——相对于往年个位数的人才引进,这种招聘力度尚属首次。谈及原因,马臣雨表示,经贵州省教育厅审核,该校成为“十三五”硕士学位建设立项单位。
“要达成这个目标,没有人才这是不行。”马臣雨称难也难在“人才引进”上。“以前学校在人才引进上面会存在一些困难,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人才引进条件不够优厚——别说跟发达地区高校比,就同贵州省同级别的院校相比,都算是低的,缺乏吸引力。另外,许多人可能觉得我们这个平台达不到他们要求。”马臣雨说。
该校教师工作处一名工作人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在此前参加贵州人才博览会期间,他们专门找来兄弟院校的宣传手册来看,发现在高层次人才待遇方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被远远甩在了后面。该校最终在黔西南州政府支持下,决定提高高层次人才待遇。
据上述工作人员介绍,该校对于引进人才待遇今年上调,除了按照省、州相关规定解决配偶工作外,“博士、教授、双高(教授、博士)人才享受55万元~90万元住房、科研补贴,或者享受住房补贴30万元和100平方米左右简装房一套”,另有相应津贴。并非雷励招聘启事中所说的“一套三室两厅90+平的房,或者30万安家费,二选一;另加10~15万元科研启动金”。
“前段时间(待遇方案)已经研究通过了,但相关文件没有及时下发,宣传海报和手册也正在做,没想到现在出现了这个插曲(雷励自发招聘广告一事),只得在官网上更新了待遇标准。”上述工作人员称,担心外界会认为学校是在“最实诚招聘启事”火了以后才提高人才待遇。
不少人因“最实诚招聘启事”打来电话咨询相关事宜,这对学校是好事,但也“遇到了些问题”。上述教师工作处工作人员称,打来电话咨询的人多,但真正符合条件或者学校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人偏少。“大家关注的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配偶工作能否解决,二是教授评选是否可行。”该工作人员称,就已有的情况来看,“不少人的配偶学历较低,现有政策下学校解决不了工作。”此外,前来咨询的硕博人才总体年龄偏大。“(年龄偏大的人才)想着到这边来,可能是为了要评教授,因为在现工作单位名额受限。”
马臣雨则认为,此次“最实诚招聘启事”能否帮助学校顺利完成30名人才引进任务“还很难说”。“过去,学校在参加人才博览会时,同我们签订意向性合约的人会很多,但到最终确定时,来学校工作的人却不多。高端人才很多都是多种选择,向多家单位投递简历,签了合约,最终再选中意的。”马臣雨担心,尽管待遇较过去有所优厚,但仍会遇到类似情况。
地方院校的“苦恼”:招才成本水涨船高
事实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过去几年来给引进人才开出的“待遇”一直在涨,比如普通博士的住房补贴,由早年的15万元涨到2017年的30万元,再到如今的45万元。
但在高校人才争夺战中,相比于国内那些位列顶尖行列的高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这种典型的地方院校,在区位因素及待遇方面均难难以匹敌。比如,根据《科技日报》4月19日报道,山东大学招聘人才计划,除享受最高50万元年薪和绩效奖励外,最高还可获得60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安家及住房补助150万元(含国家及山东省补助)。东南大学的引人计划开出优惠条件,提供购房货币化补贴300万元或以高于补贴的优惠购买人才特批房。
送房子、给票子及授予“帽子”头衔已成为高校招徕人才的标配,但对于实力相对逊色的高校来说,这些便是“压力”。即便是综合实力较强的苏州大学,其校长熊思东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感慨,各高校人才大战中的攀比,特别是待遇攀比,让人感到实在是追不上,也比不了。
“我们感觉在这方面的确压力很大,因为水涨船高,条件比较好的学校提高人才引进待遇,自然能够吸引人,我们为了竞争,也只能下血本匹配他们的标准,否则根本赢不来人。”马臣雨说,这是“欠发达地区学校共同的困惑”。
“我们也想不仅要感情留人,还要有高投资。所谓打造平台,说白了还是要有一定的经费资助,才能把平台打造出来。”上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师工作处工作人员称。
今年4月初,在复旦大学参加地方院校专场招聘的贵州商学院唐姓老师告诉澎湃新闻,相对于去年,该校对人才的购房补贴及薪酬待遇均有上调,同时提供硕士以上安置家属的相关政策。
“去年只有一两个(高层次人才有意向应聘),今年稍微好点,可量还是不多,毕竟区位劣势。但无论有多难还是要来,相信普通学校的发展会越来越好,不会始终东部太快,西部太慢。”该老师称。同在招聘会现场的江西省新余学院人事处一名老师也告诉澎湃新闻,今年也提高了给博士的待遇。
“不同的学校应该提出自己的不同的招聘方案,以多样性的方式吸引不同层面的人才。但现状是大家都想用钱吸引人,这过于单一了。”4月26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澎湃新闻表示,他颇为认可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最实诚招聘”广告传递出的“贴心”。
“有人想找有更多钱的岗位,而有人更看重的是自我实现,所以这则广告能够引起巨大反响。”储朝晖认为,高校要尽可能“造林引鸟”,而不是“投食、投饵引鸟”。“不是给点物质的东西把人牵引过来,而是通过打造更加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这是高校引才大的方向。”
【对话】
戳中“痛点”
澎湃新闻: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这则招聘信息火了?
雷励:当时我看到我的同学在网上转发,他们告诉我,招聘信息被一个公众号转载了,那篇文章很快从几千的阅读量冲到了“10万+”。后来一些媒体采访我,我就本着很诚恳、诚实的态度把情况向大家澄清,以免大家认为这是炒作或者只是当段子来看。
澎湃新闻:你作为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院长,能否从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一则招聘信息会成为网络热点?
雷励:我总结出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病毒式传播的结果,一个是戳中了一些人的“痛点”。
我最初在个人的同学群、老师群里发出这则招聘,本意是想非常诚恳地去推动这件事,也是希望我的老师们能帮忙推荐他们的学生。正是因为面向这样的一群人,所以这则招聘去除了“假大空”的内容,用一种比较诙谐的方式欢迎大家加盟我们学校,来做学问。后来经过公众号的转载,朋友圈、各个微信群的转发,形成了病毒式传播。
而说到“痛点”,我个人这些群里的同学、老师可能大部分都在重点高校工作,本身的科研压力比较大,另外还有一些人在北京等大城市的高校当老师,他们刚好对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及雾霾等环境因素颇有感触,这则招聘可能刚好戳中了他们的“痛点”,引起了大家的同感。
澎湃新闻:在重点高校教书的老师会面临评职称、科研项目等压力,这些在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不会产生吗?
雷励:我们学校对老师并非没有任何要求,只是没有像一些重点高校那样强制要求必须发表几篇合刊论文,或是三年内必须拿出什么样的课题,而是鼓励的方式。既然你选择来到兴义,有这般好的环境,就应该有一颗和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真心做些学问的心,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去鼓励大家,可能比在高压状态下更容易出成果。
兴义这个地方比较宜居,但也不是说来这里的老师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招聘信息里也写了,如果你不想那么卖力地做科研,你当好一名纯粹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是可以的。
澎湃新闻:你是如何看待在重点高校当老师的现实压力?
雷励:我无法去评价这种压力是好还是坏,但无论如何都要本着自己对学术的追求、对科研的追求、对教学的追求去工作,要因为喜爱而去做学问。
“平台一般”但宜居
澎湃新闻:招聘信息中提到了学校“平台很一般”,你是怎么去看待这个平台的?
雷励: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说,我是湖南人,我2007年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工作,2008年去南京大学读博士,2011年博士毕业后到北京师范大学读博士后,当时我也想过留在北京或许也会找到工作机会,但北京的生活环境确实不太适合我,我不太适应那里的生活节奏,所以在2013年的时候又回到了兴义。
兴义确实是一个宜居的地方,招聘信息中提到的“牛肉便宜35元一斤现宰现杀不注水”,也是想表现这里的人确实非常真诚、淳朴。
因此,我们所说的“平台很一般”,其实是相对重点高校的学术环境来说的,比如一些理工科所需的高端实验室,或者是我们语言学专业所需的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等,这些资源或许没有重点高校齐全,这也是我们未来需要去大力发展和建设的工作。
澎湃新闻:有媒体提到,目前已经有北大、浙大等高校的博士、博士后向你投来了简历,他们为何会有此意向?
雷励:有一位投简历的北大博士是在国外做汉语教育,他可能也是出于对我们专业的关心,觉得我们态度诚恳,我们对于学术本身追求的真诚是吸引大家的原因。
另外还有一名来自中部地区名校的博士后,他给我打了电话,说他看到我们的招聘信息后很是感动,这种在适宜的环境中对学术本身追求的理念让他觉得很感动。
澎湃新闻:后期如何去筛选人才?
雷励:由于最初我们所设想的是在同学、老师中传播,希望他们来推荐人才,因此没有太多顾虑,在这样的语境下才写出了“免面试、免试讲、免拖免等”的内容。但现在情况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变成了一个公众事件,那么肯定就会采取另外一套程序来进行,人才肯定会有筛选,学校会启动相应的人才引进程序。
澎湃新闻:你如何看待此次事件当中学校的态度?
雷励:学校也和我的态度一样,对于所有的人才都是欢迎的,也是渴望人才能够加入我们学校。我们学校在贵州省“十三五”硕士点的建设当中已经立项建设,我们学校也是在一个发展的时期,学校肯定特别欢迎人才的加盟。
落实“事业留人”
澎湃新闻:通过这次事件,对于身处边陲或内陆地区的所谓“非著名”高校来说,你觉得应该如何去吸引人才?
雷励:首先要去展现自己具有特色的一面。比如,我们的环境确实比较好,学术氛围也宽松自由,对于厌倦高压生活、高节奏环境的人才来说是一种吸引。
再如,我们也存在一些发展机遇。贵州地区的语言资源比较丰富,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汉字的传播方面的研究,或者说跨文化汉字传播研究,这些都是可以去施展创造的,如果做语言学研究的话确实可以做出一些成就,我们的平台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我们在引才方面所强调的不是待遇留人、情感留人,还是要落到事业留人上。一所高校只有对自己的学科有比较好的规划,人才来了以后才知道要做什么,整个学科的规划和发展使他有干劲,再加上一些兴趣相投的人能够融到一起做学问,我想这样的环境是人才比较向往的。
新闻推荐
4月18日,正值“壮族三月三”假期的第一天,当天一早,2018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炫”之狂欢彩跑活动在市行政中心广场隆重举行,“亚洲飞人”短跑名将劳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韦凤云等...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