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血荒”需分清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
深度分析
□广西罗志华
位于河北燕郊的燕达陆道培医院聚集了数百名白血病患者在此治疗。由于患者用血需求量大,有血头长期盘踞医院,从网上招聘献血者来燕郊,以“互助献血”的名义“卖血”,每个单位血小板向患者收费五六百元。(据《新京报》11月20日报道)
此次记者调查发现的“血荒”现象,与此前的“血荒”现象有所不同。这是一家白血病专科医院,而白血病患者主要输注血小板,患者不仅对血小板的需求量很大,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输血的频次也越来越密集。这里的患者所面临的处境往往是红细胞等其他成分血好找,但血小板难求。
大量白血病患者集中在一个地方,但这个地方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毕竟有限,“血荒”因此产生和加剧。这说明,此类“血荒”的主要问题不是血液总量不足,而是血液供给的结构性矛盾所致。不仅如此,许多地方闹“血荒”时,主要集中在一种或两种血型,而其他地方则可能集中在不同的血型,假如能够将两地的库存血统一调度,两地的“血荒”都能得到部分缓解。
血液总量不足,是我国血液供应过去一直面临的难题,但这方面的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2016年全球血液安全与供应报告》显示,我国无偿献血率持续20年攀升,献血人次数和采血量位居全球首位,不少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先进国家水平。这说明,数量不足的矛盾虽然还比较突出,但与过去相比已有很大的进步。
但另一方面,结构性供血失衡日益明显,大有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势头。导致结构性“血荒”的主要原因,则是血液的统筹调配层级较低,各地的血液中心或血站负责当地的血液采集供应,很少跨地区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假如统筹层级升高,结构性矛盾就有望得到缓解。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破地区分割的格局,建成区域性甚至全国统一的血液供应链条,这样做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在运输条件和速度方面也不成问题。最大的难题也许是,提升统筹层级将涉及到不同地方的利益,不仅血液供应充足地区不想与其他地区共享资源,而且血液采集与分配还涉及到成本与利润,要想突破利益藩篱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不管怎样,这方面显然值得探讨和尝试,化解血液供应的结构性矛盾,应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新闻推荐
用特殊病例作教材整体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水平 ——写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化疗科一病区()
练是为了实战,学是为了提高。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化疗科一病区为了整体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采取了一系列的培训措施,让科室的医护人员快速成长为一支业务强技术精的队伍。广西科技大学...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