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脾胃病的中医特色治疗与养生

右江日报 2017-02-14 00:00 大字
 

脾胃病为常见病、多发病,涉及范围广如各种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胃肠息肉、呕吐、消瘦、便秘等。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及脾胃与肝心肺肾等有关,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脾胃学说在脏腑辨证治疗的重要性,中医治疗对实、虚、寒、热、湿、毒、瘀等病证有良好的效果,因此中医特色技术的辨证应用与四时养生对脾胃病的预防治疗与保健至关重要。

一、恒温雷火灸

【穴位选择与操作方法】

主穴取中脘、关元、神阙、脾俞、胃俞、大肠俞、足三里等。每天 1次 ,每次20~30分钟。

二、温经姜疗

利用生姜温热之性加上艾绒燃烧的热力,采用隔姜泥灸方法在人体督脉及膀胱经做温经姜疗,对风、寒、湿、瘀邪导致的疾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法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脾胃疾病。每次治疗时间大约1小时,每周一次,3次为一疗程。

【操作方法】

1、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处走罐,皮肤微微发红即可。

2、沿两侧膀胱经和督脉的走向铺上姜泥,然后在姜泥上铺上艾绒点燃,一般艾绒燃3 次为宜。

3、治疗后患者皮肤潮红,感觉后背皮肤温暖。灸毕将姜泥装袋,嘱患者睡前将姜泥放入热水中泡脚。做完治疗后。4小时内不能洗澡,避免受凉,注意保暖。

三、穴位节气敷贴疗法

一年有24个节气,每个节气都适用于穴位贴敷,但三伏贴、三九贴的效果广为人知。三伏贴、三九贴基于中医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天人合一”的理论强调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在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冬至后天气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因此在三伏天、三九天的季节采用具有辛温助阳的中药贴敷在人体特定穴位上,通过穴位刺激皮肤给药,发挥药物的透皮作用,从而调动机体免疫功能,并调节脏腑功能,达到调整阴阳、温经散寒、健脾补肾等作用。 

四、中药拔罐

利用灌内的负压吸引在患者体表部位进行拔罐,同时发挥中药的作用,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寒、湿热及瘀血等病症。主穴取中脘、关元、神阙、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等。

五、四时养生与饮食

中国历代养生专家强调,人们的生活规律必须顺应四季的变化,而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变化,人的五脏和四季变化是完全相通的,春气通于肝,夏气通于心,秋气通于肺,冬气通于肾。当春归大地之时,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因此,春季养生注意保卫体内阳气,春夏宜晚睡早起。春夏养阳,因此在饮食上要选择一些能助阳的食品,可选择牛肉炒葱白、当归羊肉生姜烫、鲤鱼与鲫鱼、虾子、狗肉、羊肉、大葱、生姜、大蒜、竹笋、豆芽、韭菜、荠菜等。

秋冬季气候寒冷,衣着以保温舒适为原则,宜早睡晚起,早睡以养阳气,晚起以固阴精。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秋冬养阴,因此选择的食物有:水鱼、鸭子、山药、(红白)萝卜、莲藕、百合、银耳、莲子、秋梨、橘子、猕猴桃、蜂蜜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电话:0771-5848505(病房)   5848527(门诊)

地址:南宁市东葛路89-9号

网址:http://www.gxzyy.com.cn

新闻推荐

冬天孩子捂太严实 湿疹高发

入冬后天气渐冷,很多家长常常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可是一不小心,湿疹就捂出来了。天冷给孩子穿太多湿疹高发在医院皮肤科和儿科的候诊厅里,有很多怀抱宝宝来就诊的家长,其中有不少都是湿疹。新妈妈小李...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