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桂县对白崇禧故居进行维修
▲白崇禧故居内景
本报讯(记者张弘通讯员王保强蓝冰阮全凑文/摄)为推进临桂县文物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弘扬历史文化,充分发挥临桂历史文化名县的名人品牌效应,促进临桂文物保护与桂林世界旅游城建设的良性互动,今年,临桂县财政从县文化发展专项基金中投入资金近百万元对白崇禧故居进行维修,目前维修工作已接近尾声。
白崇禧故居位于临桂县会仙镇山尾村,距桂林—阳朔黄金旅游通道约5公里,距会仙镇人民政府驻地约1公里。由于毗邻始筑于唐代的桂柳运河及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的会仙湿地公园和始建于明朝的广西现存最早的旧村清真寺,每年都吸引上万游客。
白崇禧故居始建于1928年,1931年完工。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和附院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位于南侧,为一座两层楼高的中西混合式砖木结构建筑,两进三开间,面阔13.32米,进深28.8米,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四面等高墙,不出檐,雨水聚拢于天井,设计上既禀承了汉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又表达了“四水归堂、肥水不外流”之意,同时还将回族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附院居北侧,有拱形侧门与主体建筑相连,面宽20.5米,由磨房、厨房、马房及庭院等组成。由于年久失修,磨房已倒塌一半,马房、厨房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拆除。
抗日战争期间,白崇禧曾数次回此探望母亲并曾为母亲庆贺90大寿,蒋介石亦曾光临故居看望白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为部队、区政府、粮所使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弃用、荒废。2000年为配合《新桂系演义》的拍摄,临桂县人民政府投资28万元对主体建筑进行过大修。
作为名人故居,白崇禧故居为临桂现存不多的民国重要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建筑风格独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此次维修设计与施工方为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本着“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的历史原貌”的原则,重点恢复故居的附属建筑,修复磨房,厨房、马房等建筑,同时对主体建筑进行适当检修加固、油漆及防腐、防蚁处理等。
据文物部门介绍,故居修复完成后,下一步将积极做好故居内部的陈列布展工作,争取明年对外开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敏通讯员朱国瑞伍碧飞文/摄)8月...
广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广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