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同乐苗江河畔的秘密(二) 侗绣里的神秘“花儿”(上)

柳州晚报 2014-05-24 09:27 大字

神秘的中花同乐侗族精美的服饰○○记者赵伟翔/文赖柳生/图

引子:一个男子面对一个陌生的姑娘,如果总是盯着人家的胸部看是很不礼貌的。但在三江同乐,我常常忍不住这样做。因为,身着盛装的侗族姑娘胸口总是开着一朵奇异的花,散发着令人迷惑的魅力。这种迷惑来源于这种神秘花名的未知。虽然我曾斗胆向多位姑娘询问它的来历,但她们的回答总是那么含糊其辞。

当然,这并不是一朵真的花,只是侗族姑娘胸兜刺绣上无数繁花中的一朵,正好贴着姑娘的心脏部位。它通常是姑娘的母亲用一双巧手给女儿绣制的,因其体型最大而且位于“百花”的中心而引人注目。它也因此得了一个艺名叫中花,但其真名却一直扑朔迷离。

中花之惑

多年来,我对色彩斑斓的侗绣一直十分感兴趣。侗绣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图案古朴,灵秀新颖,高档典雅,为侗族文化之瑰宝。以侗绣为特色的侗族服饰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任何一个刚从田里插秧回来的侗族姑娘只要洗去一脚泥巴,然后穿上它,便立即变成华贵优雅的贵族少女。

黔 、桂 、湘侗族的服饰虽大体相类,但因地域环境 、文化 、信仰上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最明显的差异就体现在刺绣的内容和花样上。关于同乐侗绣的起源和其上一些神秘的符号总让我着迷,特别是中花。2008年,我曾只身前往广西最著名的侗绣之乡同乐寻访,试着解开这些秘密,却以失败告终。

2014年5月6日,在参加完同乐的敬牛节活动后,我决定再次启程去探访那些技艺精湛的绣娘,希望这次能了却心愿。

记得上次来时,我凭着一个没有名字的电话找到了该项目的自治区传承人杨甜,她在同乐街上的一个小门面的门口,给我展示了她为女儿绣制的精美嫁衣。关于中花的名称与由来,她没能给我答案。我又在街上找到了另一名年轻的传承人韦江凤。她是一名中学老师,也是剪纸和刺绣高手,她还把这两样手艺带到了课堂。

韦江凤是一名女大学生,是出过大山见过世面的,她的知识面应该远比山里的绣娘要广泛得多。我承认,她不仅技艺精湛,而且想法也多,她在侗绣传统花样纹饰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创新,甚至她还创造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的中花的精美图案,如龙 、凤等。

但有个问题是,我发现,改变了中花的侗绣更像是打着民族旗号的旅游产品,没有了民族的灵魂。

我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我在同乐见过的所有身着盛装的姑娘或许对襟 、衣角 、衣领等其他部位上的纹饰各不相同,但胸兜上的中花最常见的都是那种神秘的花儿,或一朵或竖列两朵,衣领后面贴着脖子中间的地方还会有一朵。不同的母亲给女儿绣的胸兜 、衣领中花样式几乎都一样,这绝不是巧合。

这是一朵怎么样的花呢,让人如此难以释怀?我且给大家描述一下。

它乍看起来像一朵颜色多样的重瓣的花,但仔细一看,这朵花分明是活的,像一只身体椭圆形的多足动物。

对这朵似花非花的“中花”,并非没人留意过,只是它的形象实在说不清楚,因此不少研究者的笔下,都称其为混沌花。

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因此,才有我这次同乐之行。

与上次不同,此次,我们有了向导。带我们去同乐侗绣传承中心的是同乐乡宣委陈子心。陈子心是苗妹,因工作关系,与侗家的绣娘们接触最多。

她无意中讲起的一件事让我十分警惕。她说,侗绣的纹饰多数都可理解,但唯有那种最常见的中花的内涵一直无法不解,绣娘们还建议她给这个图案编一个故事。

给最重要的中花编一个故事?这无疑是一件胆大妄为之事,将来以讹传讹,真相将被掩埋在谎言里。难道,这种中花图案的文化内涵真的已经无迹可寻了吗?我再次踏进设置在覃时清家的侗绣传承中心。上次我来时,覃家鸡栖野树边,如今,旧房已经改建扩宽,拥有了宽敞的长廊和两个小展室。木墙上挂满了各种领导视察和刺绣活动照片,一溜的精美侗绣小品摆在长桌上,用以展示,也可出售。

我一踏进二楼长廊,记性好的韦清花(覃家二儿媳)便认出了我来。

“几年前,你来过吧?”她笑道。如今,她已经成长为市级的侗绣传承人。

在长廊中忙碌的还有广西侗绣的传承人86岁的覃奶时清和她的两个弟子。老人家仍然康健如前,耳聪目明,一双巧手依然能运剪如飞。她不太会讲普通话,只是绽放着老菊一般的笑脸迎接我们的到来。

我没有在长廊中找到杨甜,韦清花说,她仍然在街上的小门面中忙活路。

杨甜是覃奶时清的大儿媳,和韦清花是妯娌关系。

韦清花说,侗绣服饰一般有对襟花边 、衣脚 、衣叉花边 、衣袖花边 、胸兜 、头巾 、帽子 、婴儿背带盖 、布花鞋 、烟袋 、挎包 、云肩等几类。侗绣上花纹图案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从宇宙间的日月星辰 、云雾雷电 、山川流水,到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 、飞鸟鱼虫 、植物花果乃至人间神界,可谓无所不涉,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我知道,大山里的侗族人与自然为邻,认为万物有灵,是泛神的民族,侗绣中许多花样与纹饰便是其地域特色的表现和对自然神灵的抽象致敬。

我再次跟韦清花提起杨甜多年前给我展示的绣给女儿的嫁衣。韦清花说,如今杨甜已经当了外婆了。

韦清花说,给女儿准备的嫁衣一般至少要四套,一套吃油茶时穿,一套是新娘第一次在夫家挑水时穿,一套是回娘家时穿,还有一套就是新婚当夜“抢新娘”时穿。前三套都比较讲究,刺绣花色也略有不同,第四套则比较普通。嫁衣的裁剪和其上绣工,最能体现娘家的家传,事关娘家的荣誉,哪一位母亲都不会怠慢。

“此外,新娘还要准备30个左右绣有那个特殊图案的中花绣带分发给其他未婚女孩,如果夫家有妹,作为新娘还要准备赠送给小姑子的胸兜。”韦清花再次提到那个奇异的中花,让我再次意识到,这朵中花是作为传统侗绣文化的核心一直被传播的,只有解开这朵中花之迷,才能真正了 解传统侗族服饰的真正内涵。

同乐最为受人尊崇的覃奶时清能给我解释这朵中花的来历吗?我把期待的目光转向正在默默剪纸的老艺人。

覃奶时清

覃奶时清,这名字怎么这么奇怪?陈子心告诉我,侗语里“奶”是指母亲,覃奶时清,就是覃时清的母亲。“甫”指的是父亲,比如韦甫孟江指的是韦孟江的父亲。如孩子的名字为单字,则“奶”和“甫”都放在姓前,如甫韦微等。

显然,在侗族的传统里,父与母都以有子为荣为名的。由此可见,繁衍后代在这些偏远山乡的意义。

覃奶时清本姓姚,生长在同乐高培村,从小便跟母亲学习剪纸刺绣,但她表示,她也是嫁入覃家后跟婆婆学,才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覃奶时清的剪纸水平已如炉火纯青,为了更好的剪纸和贴纸,她那把小小的尖头剪刀,就像《哈里波特》里老魔术师的魔棒,运剪如行云流水,那些花鸟虫鱼 、飞禽走兽 、几何图案 、楼台亭阁 、人物,当然还有她剪得最多的那朵神秘的中花便在她指尖源源不断地生成,仿佛变魔术一般。同样,她用那长长的指甲在绣板上对这些图案进行巧妙搭配和排列组合出的各种和谐生动纹饰同样让人惊叹,虽然已是86岁高龄,覃奶时清的技艺至今仍无人能敌。借用一位研究者对她剪纸技艺的描述:覃奶时清的剪纸善用曲线,从她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顿挫的直线或者钝角,就连剪纸中常用的锯齿纹也以圆润的波浪纹或曲线角代替,这正是老人剪纸语言的特色所在,可谓圆如秋月 、尖如麦芒。剪纸注重装饰,对所剪对象的比例,造型,节奏变化的处理巧妙灵活。覃时清的剪纸对装饰的运用也自成一格,她抛弃了传统的添花饰物的方法,仅以几根简洁利落的线条变化来达到装饰的效果,使装饰和对象本身的姿态 、动势浑然一体。

然而,即使是覃奶时清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传承人,对那朵神秘的中花依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那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我们只会剪只会绣,也不知道它是什么花。”覃奶时清说。(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广西视光中心视力健康课堂—— —爱运动的孩子如何配戴眼镜

...

广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广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