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西> 广西新闻> 正文

河口镇的疍民以竹竿制成便桥方便出入蔡贤丽文李国平摄

梧州日报 2012-05-06 07:11 大字

河口镇的疍民以竹竿制成便桥,方便出入。

蔡贤丽/文李国平/摄 

离开黄塘北江段,继续沿江南下,便到了三江汇聚的地方———三水河口镇。河口处在三江交汇点,是广州通往粤西、广西交通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沿着河口镇北江边的河道开出几公里,远远就看见了上百条连家船漂浮在近河边。河边有处天然小平洲,岛上还有处指示牌,标着水道的里程,西江、东江、东平水道在此汇合,发散流入海洋,小范围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应该就是在此开始形成。

竹竿制成便桥供出入

这里有三水最大、最稳定的疍民部落,聚集的船只上百条,相比乐平镇的黄塘北江段的疍民聚居地显得有序多了。船只在岸边一字排开,整齐划一,连绵一片,一眼望过去很壮观,不少疍民的船只一艘连着一艘,相互之间还可以用木板连着,可以像串门一样走动。

河口镇的疍民还有处景致颇为特别,他们在岸边钉了很多竹竿,两根竹竿交叉成一个架子,架子与架子之间放上粗的竹子搭成便桥,用粗粗的草绳绑上。基本上每条岸边的连家船的船头处就接着这样一座便桥,疍家人平时出入就是靠用竹竿搭成的便桥,他们非常熟悉这些桥梁,走在上面健步如飞,平衡感超强。

涨潮便是上班时间

思贤窖汇西北两江巨流,也是打鱼的好地方,河鲜种类比较多。中午过后正是涨潮时候,一户渔家摇船出去撒网,我们跟在其后。朋友说,涨潮对疍民来说,就是上班时间到了。现在的条件不比往常,几天没有收获也是常有的事,所以一涨潮都要出去。

只见他们追鱼撒网非常熟练,过了一会,捞上来不少东西,剔除其中的垃圾及铁块等物品,河鲜大多数是蚬子、虾,也有一点淡水鱼,但都比较小。朋友说,不管捞上来的鱼多小,这些疍民都舍不得自己吃,全都拿去换钱买米买菜。

岸边偶见“水上骑楼”

这里的岸边随意地用竹子、木头搭起几个窝棚,下面架空,造型类似骑楼,但是比骑楼简陋很多,有专家称这种建筑的俗称应该为“棚栅建筑”,但是我们觉得用“水上骑楼”来形容更为形象。

平常都是奶奶或姥姥与小孩居住其中,但现如今非常少了。以前还多一点,因为男人驾船出去捕鱼,女人与孩子就留在岸上,他们没有房子,就在岸边搭建简易的水上骑楼居住。听说以往很受欺负,常有些当地的地痞会趁着某家男人出去捕鱼的时候去欺负该家妇女,现在这种情况应该没有了。

新闻推荐

由中国中铁七局四公司承建的岑溪水汶高速公

本报讯7月4日,由中国中铁七局四公司承建的岑(溪)水(汶)高速公路六茶大桥首片T梁成功架设,岑水高速公路项目由此进入全线架梁施工。岑水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第七纵”包头至茂名高...

广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广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