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孩子成长的精神乐园

广安日报 2016-11-24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刘莉华

12岁的黄蝈蝈是岳池县白庙小学一名四年级的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只能与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一起。长时间的亲情缺失,让黄蝈蝈渐渐变得沉默、孤僻。

改变从2013年开始。那一年,学校建成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组建了乐队,在少年宫校外辅导员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黄蝈蝈成为乐队的架子鼓鼓手。

挥舞着鼓棒,伴随着音乐节奏不断摆动身体,黄蝈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说:“我喜欢少年宫,打鼓是我最高兴的事!”

开拓视野、塑造品格、培养个性、提升素养、收获快乐、健康成长……随着学校少年宫在广安市全面“开花”,越来越多像黄蝈蝈这样的孩子,在学习的同时享受到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关键词:全覆盖

新(改)建乡村学校少年宫181所,建成城市学校少年宫22所

“学校少年宫建好后,我女儿经常去跳舞,跳舞是她最大的爱好,每次去都是兴高采烈的。”11月21日,广安城区市民王丽丽到广安区希望小学门口接女儿放学,她说,“相比外面的培训机构,学校少年宫更方便、更安全,老师也认真负责,孩子来这儿学习跳舞,我们家长很放心。”

和王丽丽一样,在校门口等孩子放学的家长李萍也很满意学校少年宫对孩子成长的帮助。她告诉记者,“以前放寒暑假,孩子总是喜欢到处乱跑,打游戏、上网的瘾很大,一家人都为这事头疼,自从学校少年宫建好后,孩子每天都‘泡\’在少年宫里,这让我们省了不少心呢。”

“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建有乡村学校少年

宫”的“全覆盖”建设目标,被列入《广安市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分层次推进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设想被提出,“多种投入渠道”建设思路、时间表和路线图进一步确定……2013年,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以飞快的速度在全市全面铺开。

数量和质量并重,以中央项目为示范开展自建、共建、援建、捐建;配套政策、经费、人员保障,纳入保证目标、绩效考核;聚力品牌化打造、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活动……到2016年,广安市已新(改)建乡村学校少年宫181所,建成城市学校少年宫22所,实现了少年宫全覆盖。

关键词:一宫一特色

为孩子精心搭建“筑梦舞台”

岳池县有传承悠久的曲艺文化,被誉为“中国曲艺之乡”。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张路遥从小就有学习曲艺的愿望,“我觉得曲艺有一种巨大的魔力,一直吸引着我。”

张路遥是岳池县东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的愿望在学校少年宫开设舞蹈训练课时得到了实现。从舞蹈训练第一堂课开始,张路遥就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琢磨每个动作。张路遥说:“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曲艺表演家,现在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实现“一宫一品牌,宫宫有特色”是广安市学校少年宫建设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广安市充分挖掘本地各种资源,把剪纸艺术、民乐演奏、手工编织等项目引进学校少年宫,形成了翰林小学的扬琴、护安小学的剪纸、中石油希望学校的折纸、纸雕等少年宫的特色、品牌。

广安市还充分发挥学校现有教师的作用,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安排到不同的少年宫活动项目担任辅导员;同时,招募思想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有能力承担课外辅导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和当地“五老”人员、先进人物、文体骨干、民间艺人等,组成志愿者辅导员队伍,到学校少年宫开展志愿辅导,为“一宫一品牌,宫宫有特色”提供师资保障。

关键词:常态化机制

为孩子打造永久活动阵地

“我们学校少年宫的活动每周都会开展,已经成为常态。”11月20日,广安经开区护安初中七年级三班的李依蔓说,学校少年宫每周末会定时开放,开设有棋牌、美术、书画等兴趣班,有专门的老师进行辅导。

像护安初中一样,为给孩子们打造永久的活动阵地,广安市积极探索建立一系列体制机制,确保少年宫常态化运行。据市教体局负责人介绍,广安市建立市、县、镇(乡、办事处)、学校四级领导机制,确保少年宫常态化运行工作有领导管、有人员抓。建立从上至下的考核机制,将乡村和城市学校少年宫建设管理使用情况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之中,并作为评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的重要依据,确保少年宫活动常态化。

同时,广安市还建立了以政府为主、面向社会的投入机制。坚持以市、县财政投入为主,建设运行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活动经费不少于5万元,最多达到20万元;同时,以冠名、挂牌等形式募集社会资金支持,确保少年宫常态化运行设备到位、活动丰富。目前,全市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接受社会各界捐款捐物100万余元。

新闻推荐

给塘里鱼儿建个“卫生间”

□岳池记者站胡佐斌本报记者卢琴中为小岛,外围圈塘成环状,这就是岳池县龙孔镇紫极观村新建的环岛水产养殖场。与其他普通养鱼场相比,其独特之处不仅是建成了环状,更在于它的工作原理——采用了低碳封...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