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质富有与精神富足“同频共振”
□武胜记者站 江琪
住上舒适整洁的房子,使用上冲水便器,用上自来水,像城里人一样天天可以洗热水澡……如今,走进白坪乡凤鸣村,很难把它与“贫困”二字联系在一起。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新村聚居点的风格与四周风景相得益彰,所到之处,一股股文明新风涤荡村落,温馨祥和。
武胜县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坚持以实现“四个好”为目标,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要求,在抓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同时,把“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实施三建四改”“文化阵地建设”“家庭文明建设”等,不断把乡风文明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物质富有与精神富足联动推进、同频共振。
三建四改 改掉陈规陋习
10月11日,记者走进三溪镇箩篼岩村看到,连续几天的细雨并没有让村道路变得泥泞,白墙青瓦的农家院落干净整洁。贫困户李秀碧邀请记者到她家参观,新改造完的厨房里,洁白的瓷砖、整齐的锅具一应俱全,橱窗内的米、面、油分层储存;厕所已由原来的旱厕改成水冲式蹲厕,还安装上了淋浴器,地面墙面贴上瓷砖,干净整洁,闻不到一丝异味。
“现在生活环境变好了,我们也要改掉陋习,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李秀碧说,如今,箩篼岩村出入有宽敞的水泥路,不少农家院内栽种着果树、小盆栽,畜禽粪便满地、柴草乱堆、污水乱泼等现象不复存在,村民的生产生活垃圾也都统一运送到村里指定的垃圾堆积地。
村里环境卫生的改变得益于该县实施的“三建四改”。武胜通过在各贫困村“建庭院、建入户路、建沼气池,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等,按照“美环境、破陋习、树新风”的思路,有计划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解决脏乱差问题。与此同时,该县还注重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在贫困村新建新村聚居点、改造传统院落、实施风貌塑造等,改善人居环境和帮助村民改掉陈规陋习。
“只有转变村民的落后思想、改掉他们的陈规陋习,才能从根本上挖掉‘穷根\’。”武胜县相关负责人说,为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该县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将破陋习树新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条文加入其中,通过发挥农村党员干部、乡贤等关键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向不文明行为说“不”,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抛掉旧习惯,树立新风气。
丰富载体 培育文明风尚
有了“外在美”,“内在美”更不能少。今年以来,武胜县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开展等方式,不断推动贫困村培育文明新风尚。对照脱贫退出标准,以卫生室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为重点,计划总投资604万元在拟脱贫的30个贫困村,建成23个标准村卫生室,每一个贫困村建一个文化院坝、一个文化室和一个文体广场,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近日,在万隆镇飞来石村,新建成的文体广场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村民曹均珍说:“现在,只要天气好,村里的男女老少晚饭后就会来到文体广场跳舞健身、嬉戏玩耍。”与此同时,该村还利用节庆假日,组织村民在文体广场内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趣味运动会,寓教于乐,引导当地群众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融洽邻里关系,凝聚脱贫致富的正能量。
“我们还通过建农家书屋、送电影下乡、开展书画艺术展览等,加强对村民的农业科技、卫生健康、法律法规等知识宣传,积极引导贫困户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好风气、好习惯,实现由‘物质扶贫\’向‘扶贫扶志\’转变、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武胜县相关负责人说道。
弘扬美德 坚守向上向善
近日,县纪委监察局、县妇联联合举行“家风家训大家谈”演讲比赛。赛场上,选手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畅谈了对家风家训的认识和体会,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演讲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通过挖掘本土优秀传统美德,倡导树立优良家风、传播优秀家训,引导群众自觉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县妇联相关工作人员说道。
一个先进文明典型,就是一个标杆、一种导向。近年来,武胜县通过开展“五星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孝子”等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身边道德典型,让榜样的力量带动社会发展,这已成为该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乡风文明的建设,也坚定了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为决胜脱贫“摘帽”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新闻推荐
□武胜记者站文伟今年5月,武胜县纳入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榜单。从传统农业大县,到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武胜既感荣幸,又感压力。10月9日,经过几个月时间酝酿的武胜县建设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县动员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