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高家院子:定格历史印记的礼俗院落

广安日报 2016-08-01 20:49 大字

游客在高家院子体验传统婚俗文化。

□武胜记者站 闫金强 张建斌 本报记者 龙俊帆 胡苗 文/图

7月20日,记者来到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高洞农耕文化院落之一的高家院子,切身感受传统礼仪风俗与现代文明生活相融合的特色文化。

据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组组长童辉介绍,高家院子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目前有居民22户93人。该院崇尚“忠、义、礼、廉、孝”,民风淳朴,耕读传家,人才辈出。结合这一特点,武胜因地制宜开发了生养、成年、婚嫁、孝道等礼俗文化区,通过实物展示、情景复原、互动体验等方式,精心打造和挖掘礼俗文化,充分展示川东北人民的礼俗文化特色。

走进高家院子大门,一座“礼仪文化客栈”首先映入眼帘,客栈集中呈现了川东北迎客待客之道。一组雕像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待客的传统礼仪:主人把客人带进堂屋落座后,双手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汤圆,盛情款待客人。

据了解,这家客栈的主人名叫李乾友,他将200多平方米的房屋出租给一位姓莫的业主,该业主将农家房屋进行布置陈设,通过聚集广安、南充等地的文化人,举办乡村文艺沙龙,策划组织开展各种文化主题聚会,吸引过往游客休闲娱乐。“一年的租金有15000元,我的家属还在自家屋里打工,月收入1000元左右,光这两项每年固定收入就有2万多元。”李乾友说,打造文化客栈,不仅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还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在“生养”礼俗文化区,记者同样看到几组雕像。“小孩出生后,女方亲戚会在满3天后举行一种仪式,我们这里称为‘打三朝\’。”童辉指着几筐装满母鸡、鸡蛋、小孩服饰的雕像对记者说,在仪式上,外公外婆会送来营养食品和小孩的衣物,并为小孩取乳名。小孩满周岁,父母会备办酒席庆贺,并进行“抓周”仪式。“‘抓周\’是指在小孩面前摆上文房四宝、首饰、针线、玩具等各种物品,让小孩抓取,以3次为限,测试小孩的志趣爱好。”童辉说。

拾级而上,记者来到“成年”礼俗文化区,一间名为“拜师堂”的房屋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孩子成人后,一些会外出读书,留在家里的一般都会拜师学一门手艺。”走进拜师堂,墙上画有孩子拜师的过程以及各行各业先师的画像,让人耳目一新,增长见识。

继续向前走,记者又来到“婚嫁”礼俗文化区,该区域集中展示了婚姻当中“闹洞房”和“坐歌堂”两个热闹的场景。据介绍,在古代,婚姻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见面到结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个过程。“节假日期间,这里时常进行传统婚姻风俗表演,游客可亲身体验传统婚姻文化的魅力所在。”童辉说。

最后,记者来到“孝道”礼俗文化区。“高家院子历来重孝,‘抬筐养母\’的故事家喻户晓,游客可带着孩子来此地接受传统孝道文化教育。”童辉介绍道,周边墙上还择取了古代“二十四孝”的典故进行展示,以弘扬尊老孝亲传统。

新闻推荐

近日在广安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张家院子内几位绣娘在竹

近日,在广安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张家院子内,几位绣娘在竹帘上飞针走线,所绣的田园山水栩栩如生。目前镇上有40多名绣娘从事竹帘画的创作,人均每月有2000多元固定收入。...

武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