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过5亿元四川80后造摩托车风靡柬埔寨

华西都市报 2018-09-25 04:27 大字

年产值过5亿元 比利嘉逸公司董事长袁志友。

12日,在柬埔寨金边郊外的二楼办公室内,比利嘉逸公司董事长袁志友正在忙着投标,“金边市警方用了我们的摩托车后,西哈努克和贡西布省也有了初步意向。”

这间办公室内内,挂着一幅他和柬埔寨商务部部长班守萨的合影。记录下交付国宾护卫队摩托车时,班守萨代表柬埔寨首相洪森出席仪式的瞬间。“这是柬埔寨对我们摩托车的认可,我要记录下来。”

袁志友,1982年出生,从16岁便开始跟摩托车打交道。正是这些穿梭在柬埔寨街头的摩托车,让他从月薪300元到如今年产值过5亿元。

广安生产在柬组装四川造摩托年产值达5亿元

袁志友,16岁初中毕业就开始闯世界,刷过盘子洗过碗,“月薪最低的时候才300元。”他说,哥哥后来送他到一个摩托车装配短期培训班学习,学完就在重庆摩配市场帮人卖摩托车。

2002年,袁志友进了公司的国际业务部,负责开拓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市场。“两年时间他就从一句外语都不懂到和当地人熟练交流,他工作是拼命三郎,拿不到订单誓不罢休。有一次去泰国‘消失\’了三个月,我们都快急疯了,他最终拿到订单才回来了。”袁志友的哥哥回忆。

不久后,公司裁员,他主动出来自己开公司,“当时就是把国内其他品牌的摩托车卖到缅甸、柬埔寨。”袁志友说,他发现他代理的摩托车质量不稳定后,当即决定自己建厂。2010年,在重庆建厂。2013年,他将工厂迁往四川广安邻水县。2016年,在柬埔寨金边建起首个摩托车厂。目前,他的公司年产摩托车30万辆,年产值达5亿元。在缅甸和柬埔寨市场,均冲进前三位置。

赢得市场的背后是增加技术投入注重质量把控

“广安的工厂生产零件,然后集中发到柬埔寨,再进行组装。”袁志友说,目前,柬埔寨工厂招收了100多位柬埔寨工人,在进行三个月的培训后,上线独立组装摩托。组装完成后,这些“四川造”的摩托车就会被销售到柬埔寨、缅甸市场。

如今销量喜人,但他刚到柬埔寨、缅甸开拓市场的时候,却很艰难。“关键是他们开始不信我们造的车。”袁志友说,曾经有段时间,为了把摩托车卖出去,他就骑着摩托到街头,一辆一辆地卖,“真的很不容易。”

但他一早就意识到,只有抓好质量,才能真正赢得用户认可。袁志友说,即便是近年来摩托车市场的利润逐渐走低,他也要求公司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公司一度在技术中心软硬件的投入上,就超过500多万。“现在,我们造的摩托车逐渐被柬埔寨市场认可,各个政府部门也开始采购我们的摩托车。”

他在柬埔寨织下的销售网络,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看中。长安汽车、红岩重卡都开始进军柬埔寨市场,海信空调也在其工厂设立了代理网点。袁志友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进入柬埔寨市场,也会给当地人带来更多的选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吴柳锋李秀江摄影谭曦

新闻推荐

邻水:在协作配套中发展壮大

打开地图,发现位于四川东部的邻水县距离成都有300多公里,相对于成都平原经济区其他县市来说,邻水算是一个比较偏远的县。然...

邻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邻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