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放弃20万元年薪返乡养牛 “李倔牛”的创业路

广安日报 2017-06-13 05:51 大字

□邻水记者站吕清辉本报记者刘夏

6月9日早上7点过,记者来到邻水县柑子镇金关村,看见村民李子红手持镰刀,背着满满一筐草回到了自己的家庭生态农场。因为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割草,李子红的手上全是老茧,手臂上密密麻麻被草划伤的红印痕格外醒目。

“虽然现在很苦很累,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李子红一边带着记者往牛舍里走,一边讲述着他的创业故事。

今年37岁的李子红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10多年的努力,让他从普通销售人员做到了销售主管,年薪达到20万元。对一个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农村娃来说,这样的薪资已经相当丰厚,周围的亲戚朋友对他羡慕不已。

“大家都觉得只有大城市才能实现梦想,可我总觉得,农村也是实现梦想的大舞台。”李子红说,前几年,他回到家乡,看到一片片撂荒地心痛不已。

青壮年几乎都选择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农村如何能发展起来?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李子红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回到农村、发展农村。于是,他便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

“我们村地势高,有大片的山,适合养肉牛。”思前想后,李子红决定回乡租地养牛。

然而,李子红的决定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父母的反对我能理解,但我觉得如果不回来试一试,可能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李子红说,幸好妻子对他非常支持,2016年,他和妻子带着在外打拼多年的积蓄回到家乡,租地300亩,买了10头母牛、两头公牛,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刚回来的时候,李子红总会听到一些冷嘲热讽的话语,很多人告诉他:“别个比你投资的钱多得多,都失败了,你不可能成功!”周围乡邻还在背后偷偷给李子红取了外号——“李倔牛”。

“对,我是一头‘倔牛\’,我认定的事就会认认真真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李子红告诉记者,从割草、喂食到防疫,每一件事他都亲力亲为,虽然与以前的工作相比,养牛又累又脏,但他从未想过要放弃。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底,重庆一家餐馆老板想和李子红达成销售协议,这让李子红信心倍增,但他拒绝了这位老板。

“我第一年养牛是摸索阶段,主要是积累经验。而且,我不是买的幼牛养,是养的母牛自己繁殖,哪个种类的牛好,我得自己看看,不急着卖给别人,我希望把牛的品质做到最好。”李子红自信地说,他采取圈养和放养相结合的模式,养出的牛肉质细嫩、口感好,不愁销路。目前,他家有28头牛待出栏,像“倔牛”一样的他硬是一头也没有卖。

李子红追求精品的故事在周边广为流传,许多商家抛出“橄榄枝”希望与他合作,李子红却不着急合作,又将目光投向圈舍的建设。

“开始建的圈舍,许多设计不合理。要想养好牛,基础设施建设就不能落下。”李子红说,今年他又投入50万元修建了占地1600平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圈舍,形成家庭生态农场,目前厂房已经完工,基本设施设备也已安装完毕。不久后,李子红养的牛就能搬进“新家”了。

“重庆、达州的很多商家都来我这里考察过,说要和我进行长期合作,我还得加紧养殖哦。”李子红高兴地说,预计今年他家能出栏肉牛100头,收入10万元左右。

说到自己对未来的打算时,李子红信心满满地说:“当然是带领村民一起养牛,让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到农村创业,实现‘致富梦\’。”

李子红说,等他有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家庭农场达到一定规模时,他将通过和村民一起成立合作社或者寄养等方式,让“致富路”越走越宽。

新闻推荐

谁说女子不如男 ——记大竹庙坝镇跃进黑水联合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文琪

——记大竹庙坝镇跃进黑水联合党支部第一书记张文琪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