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攻坚克难奔小康 ——新龙县加力实施“六大战略”纪实

甘孜日报 2016-09-28 00:00 大字

新龙县城一角。

■ 陈科 文/图

既没有交通优势也没有区位优势的新龙,被 人形象地称为 “肚脐之地”。面对支柱产业严重缺失的现实尴尬,面对脱贫奔康的艰巨任务,勤劳智慧的新龙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加压奋进:“没有优势,就要化劣势为优势;缺乏产业支撑,就要培育支柱产业。只要我们紧紧围绕州委总体工作格局不动摇、抓住实施‘六大战略\’不松劲,不等不靠,苦干实干,‘肚脐之地\’必然会在底部突围中实现强势崛起。”县委书记泽仁汪堆的一番话,给全县干部带来了一场观念革命。

“自我加压、自我奋进、自我赶超”,已成为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基调;“拼、闯、干”,已成为为政从业的新状态。思路一变天地宽。5.1万新龙人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奋斗精神,毅然踏上了一条决胜全面小康的逐梦之路。

脱贫开启奔康路

“我们以往上下山只能靠走路,农产品要弄下山,纯粹是豆腐盘成了肉价钱;现在摩托车可以直接开到家。”在子拖西乡然翁村,藏族老大妈泽翁说起通村硬化路,简直是一脸喜悦。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新龙县精准识别90个贫困村、1946户贫困户8390人。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快进度实施帮扶项目。

产业发展龙头拉动。通过制定农牧产业项目实施方案,规划建设黑青稞、马铃薯、油菜、蔬菜种植基地,发展犏母牛、奶牛、藏猪、藏鸡养殖,覆盖278户1305人;整合资金1127.95万元,建成黑青稞基地1710亩、马铃薯基地925亩、油菜基地460亩、蔬菜基地230亩,菱形网围栏12.6万米;养殖犏母牛553头、奶牛12头、藏猪540头、藏鸡5400只,建设牲畜暖棚55座;组建机械运输、机械租赁、榨油磨面、沙石砖厂、畜禽养殖等专合组织15个,产业对脱贫攻坚的助推作用开始显现。

基础设施建设成支撑。今年已打捆专项资金6630万元,精实施20个村基础设施脱贫攻坚,全力推进通村道路硬化,子拖西乡然翁村、通宵乡察亚所村等7个村已建设完成通村硬化路;已完成20个“摘帽”村安全饮水和基本生活用电;打捆专项资金6630万元,实施20个新村建设项目,在项目实施地综合推进通村道路硬化、入户路硬化、太阳能路灯、垃圾填埋设施、房屋改造建设。

政策帮扶多轮强驱。将853户2241人纳入政策兜底,822户1018人纳入医疗救助;总投资1500万元的拉日马镇康多村生态治理将于今年10月竣工;完成38户169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投入教育扶贫资金110万元,抓紧开建绕鲁乡绕鲁村幼儿园1所;总投资820万元的20个贫困村文化室、卫生室、村级活动室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对口帮扶强力助推。仅宜宾市去年实施的各类援建项目资金就达2950万元;今年计划再实施11个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将超3000万元;东西扶贫协作加快推进,今年已申报4个广东省支持项目;社会帮扶蔚然成风,全县累计捐赠资金物资23.8万元,县爱心慈善基金对171名贫困人群实施集中救助,救助金额36.45万元。

采访中,县委副书记、县长董德洪告诉笔者:“我们将保持专注攻坚的定力,超常作战,倾力冲刺,确保今年如若交上一份满意的脱贫攻坚新龙答卷。”

法治奏响和谐曲

“来新龙之前,家人一再叮嘱,晚上最好不要出门。然而,置身新龙之后才发现,新龙社会治安很好,原来家人的担心纯属多余。”在新龙城关学校支教的小田老师向笔者讲述了她的真实感受。

稳定压倒一切,稳定创造和谐。面对尖锐复杂的反分维稳形势,新龙县坚持法治创稳不松劲,保持了安定团结的局面。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人人参与消防共建平安和谐甘孜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人人参与消防共建平安和谐甘孜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本报讯(黎祯记者陈松)近日,甘孜州分批对全州88名乡镇长、778名村“两委”负责人、324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这是甘孜州发动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