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瞻对》为媒传承康巴文化 铁疙瘩山下阿来开课讲历史

四川日报 2015-10-14 09:23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黄里 文/图)10月13日,甘孜州新龙县3700米海拔的高山草甸上,携自己的非虚构作品《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以下简称《瞻对》),省作协主席阿来开讲康巴历史。来自四川省内的30多位作家、画家、摄影师、音乐人,以及数十位来自甘孜州新龙县的藏族乡亲,把阿来团团“包围”。

新龙县,古称“瞻对”,藏语意为勇士把铁扭成疙瘩的意思,象征着彪悍与坚强的民风。获得了大量荣誉的《瞻对》讲述的就是新龙县两百年的变迁故事,以大量史料描绘了一个“铁疙瘩”与现代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故事,成为2014年以来中国图书市场上最被关注的非虚构作品,目前已经销售15万册。

新龙县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保存相对完整,具有康巴文化的原生态魅力。阿来的《瞻对》出版之后,新龙县的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播。阿来说:“这本书不只是给研究者的,也是献给家乡人民的。偏远古朴的康巴地区也要跟上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瞻对》讲的是藏区的故事,是中国故事,也是世界各民族发展的故事。”“读过《瞻对》,串联起了从小听来的祖先故事。现场听了阿来老师的讲课后,对书中讲述的民族融合印象更深。”30岁的嗄绒马登说。

此次阿来领衔的“川藏文化的盛宴——文学家、艺术家进瞻对(新龙)采风”活动,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发起,试图寻找和开发康巴地区更多有内涵的文化产品和特色旅游线路,拓宽出版外延。

此后几天,阿来还将在新龙县城、新龙县乐安乡小学、贡布郞加土司官寨遗址等地“说书讲课”,让更多的新龙县人知道自己的历史,唤起当地人保护、传承地方文化的热情。

新闻推荐

早预防 早发现 早化解 理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

本报讯(叶强平覃纯德文/图)5月20日,理塘县觉吾乡濯吾村阿都一家终于可以安心在山上采集虫草了,他说:“这还得感谢县上的‘大调解\’办和依法治县办联合组成的工作组,不然双方可能打得头破血流。”事情...

新龙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新龙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