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电网新甘石联网工程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侧
——四川藏区电网“新甘石”联网工程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
侧记 掌声为英雄的建设者响起
□本报记者 梁现瑞 段玉清
17岁的藏族男孩降拥曲批错过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受益于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9月3日,他从石渠县尼嘎镇出发,赴成都读书。半个月后,家乡就发生了件大事:“新甘石”联网工程竣工通电。
对这个海拔4000多米的小镇而言,意味着多了一条与外界相连的纽带。
对于降拥曲批而言,意味着今后他回老家不会再因频繁停电而苦恼。此前,父母因电的问题一直没给他买电脑。
在9月27日四川藏区电网 “新甘石”联网工程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这个皮肤黝黑的藏族男孩,毫不吝惜自己的掌声,激动处,挽起裤腿的脚使劲跺地。
掌声为家乡响起,掌声为英雄的“新甘石”建设者响起。
点亮高原,点亮梦想,点亮希望,对不同的人来说,“新甘石”有不同的意义,宏大或微观,都无比真切
甘孜州电力“孤岛”的苦难历史,没人比报告团成员,石渠县虾扎乡党委书记、乡长阿松更了解。
报告会上,这位身材魁梧的藏族汉子讲起了亲历的事:20多年前,他刚从部队退伍后回到石渠。一次下乡办事遇到一户牧民,想进去暖暖身子。掀开帐篷,一家人因为牛粪烧完了,男人正在割衣袍烧火。
1984年,县里修了座小水电站,可冬天,水电站的进水口就会结冰,无法发电。县城干部群众要连续砸几天冰,才有很小一股水发电。有一年,一名电站职工在砸冰时不小心掉进冰窟窿,第二天才找到遗体。
缺电,不仅意味着黑暗、寒冷,也意味着贫穷和落后。如今,随着“新甘石”联网工程的竣工,阿松相信,石渠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畜产品和藏医药资源,将会得到很好开发,当地长期落后的经济发展会走上快车道。
“有电,就有光明,有温暖,有希望。”当阿松讲到这里时,和降拥曲批同样坐在会场的扎西邓珠鼓起掌来,他的家乡在甘孜州得荣县。不通电前,家里照明的是油松,娱乐对象是家里的藏獒和牦牛。
有了电,他才第一次知道外面的世界,知道高楼、电脑、电子游戏。也是从那一刻起,他坚定了要走出来读书的决心。“电就是通向世界的窗户。”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个男孩略微沉吟后,给出一个很“文艺”的回答。
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奋战的180多天,是他们挑战生命极限的又一次胜利
看到有闪着亮光的镜头对过来,刘晓华赶紧举起身边的皮包遮脸。
刘晓华是省电信公司员工,让她感动的是报告团成员、四川日报经济新闻部记者许静所呈现的“女性视角”。
许静认识的资料员朱丽娟,半夜上厕所,要到两百米外的帐篷厕所去,不仅一步三滑,还要提防野狗威胁。一次,生理期中她肚子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打了一盆热水想回去烫脚。结果,不小心摔在结冰的地上,水溅了她一身。
今年52岁的张天俊是省电力输变电建设公司的一名员工,作为 “内伙子”,同时也是“新甘石”联网工程的参与者,台上几名战友讲的故事让他感同身受。
报告团成员黄鹏是“80后”,第一次到工地,就被严重的高原反应给了个“下马威”。当天,他洗完澡后,突然感觉头皮发麻,胸闷想吐,浑身冒冷汗,一下子晕倒在地,十多分钟后才缓过气来……
这种感受,对于1万多名施工队员来说,在长达180天的施工过程中,始终如影随形。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有时一个月洗不上一次澡、理不上一次发,浑身是泥,看上去都像野人一般。
“你看,我是不是像60多岁的人?”张天俊指着自己皱纹密布的脸问。他干了30年电力工程建设,但“新甘石”是最艰苦的一次,经过这场恶仗,几乎每个队员都苍老了好几岁。
一次次挑战生命极限,是对顽强生命的一次次考验和礼赞。报告团成员、省电力公司副总工程师朱白桦说,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施工,让他再次看到了生命的顽强,同时,也更加深了对生命的尊重。
高原地区,生态极为脆弱。公司投入1600万元用于环境保护。设计时避让林区,施工中用索道和马帮运输,马都上不去的地方就用人扛,不因施工修路而砍树。
在基础开挖前,他们把坑口的草甸切成块铲起来,整齐存放在彩条布上,等基础浇筑完成后,又将它移放原位,每个月还要展开“地毯式”搜索,捡拾施工和生活垃圾。
潮水般的掌声再次响起来——这是献给“新甘石”英雄的。
没想到煤炉子成了必需的技术装备
在“新甘石”联网工程中,我们承担了从甘孜到石渠这一段的110千伏输变电及配套送出工程。工程指挥部和变电站项目,就在石渠县城边海拔4200米的扎溪卡大草原上。
去年11月,我随省电力公司考察队首次进入石渠,那里严寒、缺氧、缺电,煮饭取暖靠烧牛粪,街上的路灯不亮,老乡的电视、电灯都成了摆设。我深切感受到藏区群众对电的渴望和期盼,“电”亮藏区成为我们电网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实现“电亮石渠、造福藏区”的梦想,许多青年员工纷纷请战,他们有的告别了年迈的父母,有的告别了怀孕的妻子,有的离开了即将新婚的恋人,来到极其艰苦的石渠高原。
在石渠高原,还有一支从“5·12”汶川特大地震废墟中站立起来的英雄团队——国家电网四川电力都江堰共产党员服务队。地震中,40人的服务队有13名队友不幸遇难,幸存下来的27名同志擦干眼泪,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听说要建“新甘石”工程,他们立即向上级申请到条件最艰苦的石渠县。工程建设以来,工地建设现场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高原、高寒、高海拔,缺氧、缺水、缺经验……广大员工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身心挑战。在高原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冻土施工就是一大难题,温度太低了,混凝土就无法凝固,没想到,煤炉子竟成了我们的技术装备。
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我们采用了恒温混凝土施工法——在工地上架起煤炉子,烧热水进行浇筑,难题虽然解决了,但工作量却大大增加。浇筑完成后72小时内,我们在基坑内采取燃火炉、盖棉被、搭暖棚等保温措施,不间断地控制好温度,并且每6小时就要巡检温度一次,确保我们的施工质量。
为了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我们制定了一整套严密的措施。为减少对草地的碾压,把破坏减小到最低,我们专门从成都买来草垫,铺放在进场的道路上;人员、设备进场时,沿铺有草垫的路行进;在基础开挖前,我们把坑口的草甸切成块铲起来,整齐存放在彩条布上,等基础浇筑完成后,又将它移放原位,尽量不留施工痕迹。我们每个月还要展开“地毯式”搜索,捡拾施工和生活垃圾。
建设者故事里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011年7月,我从东北电力大学毕业,来到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今年3月初,工程开始了,我和工人师傅一起下基坑、上高塔,与大家扭成了一股绳;而身边的老领导、老前辈,更是我们的榜样,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实战经验,深深地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甘石线1标段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张兴友,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在各个施工现场。我们浇注的第一座塔基,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顶上,当时张经理感冒很长时间了,脚上也刚做了手术,大家都劝他:“你放心在帐篷休息,我们保证严格按照要求施工。”
张经理说:“我不是不放心你们,而是要让我自己的心踏实!”他说了一句“走”,便一瘸一拐地往工地走去。当他艰难地爬上山顶时,脚底的伤口裂开了,鲜血直流。山上天寒地冻,张经理胃病犯了,在工友们的搀扶下,他艰难地站起来说:“我还能撑住,第一基塔很重要,是以后施工的参照。兄弟们,这座塔必须立好,攻下这个山头我们就打赢了第一仗!”
在“新甘石”的6个多月里,先后有13000多名电网建设者来到这里,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正是这种平凡的感动汇聚起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彼此鼓励、砥砺前行。
在“新甘石”战线上,大部分的参建者是像我这样的“80后”青年,他们用一腔报国之心,在康巴大地谱写着一曲曲美丽动人的青春之歌。
在海拔4000米的玛尼干戈监理项目部,有一对年轻夫妻叫李许光和陈妍。今年5月31日,海拔4600米的海子山上N330号塔位进行基础浇筑,这里是全线最高的施工点。一大早起来,有些感冒症状的李许光勉强喝了半碗粥就准备去工地,陈妍摸摸他的额头说:“都发烧了,还是别去了吧?”可李许光态度坚决地说:“基础浇筑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如果监理不到位,工程出了问题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他接过包好的药就匆匆上了工程车。结果下午等基础刚一浇好,他就倒下了。浑身直打哆嗦的李许光被抬下车直接送进医疗站,一测体温39.8度。
今天,“新甘石”联网工程已经胜利通电。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我们有信仰,我们有担当。经受了“一号工程”的洗礼,我已从学子蝶变为守护电网坚强的战士。
在高原上开辟一条“电力天路”
“新甘石”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落实中央藏区工作会议精神,点亮四川藏区的重大项目,也是电网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 “硬骨头工程”。上万名电力员工艰苦奋战6个月,在川西北高原上,开辟了一条新的 “电力天路”,点亮了雪域高原万家灯火!
联网石渠十分困难。“新甘石”工程沿途要翻越6座大雪山,线路全长上千公里,平均海拔3600米,常规建设需要一年半时间。但在甘孜地区,一年只有6个月的施工时间。为了让石渠的冬天不再寒冷,为了在党的十八大前点亮石渠,省电力公司决定把 “新甘石”工程列为“一号工程”超常规建设。
雪域高原攻坚战打响了!首先,我们与政府联合制作了“新甘石”工程宣传片,在甘孜电视台反复播放;同时,发放了数万份宣传手册,让群众支持工程的建设。前线指挥部创办了《脊梁》画刊,向每位参战将士传达我们的共同使命:“新甘石”是甘孜电网的“脊梁”,藏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
前线指挥部设在康定。3月初,浩浩荡荡的建设大军冒着严寒,举着红旗挺进雪域高原。共产党员服务队、工人先锋队、青年突击队3面红旗迎风招展!
理念决定行动。我们确定了“安全、质量、工期、绿色、环保、和谐”十二字工作方针,指导工程建设。我们要工期,更要安全和质量;我们要建设,但也注重生态、保护环境。我们投资3800万元建立生命保障系统,确保员工安全。投入1600万元用于环境保护,尽最大努力保护草原、减少树木砍伐……
经过半年顽强奋战,我们全面实现了工程目标:质量达到优良,环境保护得到赞扬,和谐工程建设密切了干群关系,增进了民族团结,实现了零阻工、零伤亡。创造了电网建设史上的新奇迹!
“新甘石”工程于9月19日顺利通电,点亮了甘孜和石渠。我们深知仍需努力!我们要尽快完成“十二五”藏区电网建设任务,实现县县联网、户户通电!
工程是一幅弘扬中国力量的画卷
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公司启动“新甘石”工程的消息传到石渠,各乡镇群众奔走相告:大电网要进来啦!
县上和乡里都把“新甘石”工程当作头等大事,抽调专人大力宣传和协调。我和当年砸冰的干部职工一样热血沸腾,向县委县政府立下“军令状”:“如果在我们乡里发生了影响工程进展的事,我就主动辞职。”
工程建设中,我们竭尽全力支持。石渠县民政局把办公楼的大院拿出来让施工队堆放材料、停放车辆;县粮食局自己花了一万多元腾空了一处旧粮库让施工队住宿,县畜牧局无偿为变电站征用的土地修建围栏。
在“新甘石”工程施工现场,常常有藏族群众手摇转经筒念经祈福。施工人员每到一地,群众都会把狗拴好,拿出凳子,端上茶热情招呼。一次,连续几天暴雨,甘孜卡攻乡的一座桥被洪水冲垮了,载有 “新甘石”工人的救护车被拦住去路。听说工人病重急需转院,上百名藏区群众立即行动起来:河两边抢修道路的工人开来两台挖掘机,群众把病人抬上挖掘机的挖斗中,在滚滚河水的上方,病人从一个挖掘机被稳稳地转移到另一个挖掘机,终于顺利过河。
“新甘石”工程施工的6个月里,巍峨铁塔和闪亮银线,以及一面面印着“共产党员突击队”的红旗迎风飘扬,展现在藏区人民眼前的是一幅弘扬中国力量、体现党的凝聚力的时代画卷。
“新甘石”联网工程全线通电了,一道电力彩虹把我们和成都、北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比过年还要高兴,一些藏族老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有了电,我们的经济发展将走上快车道,生产生活也会展现新面貌。石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畜产品资源和藏医药资源,将会得到很好的开发。县城里的商厦和民居,已经规划了空调、地暖;街道上的路灯,今年冬天将不再熄灭。我们可以用电炉取暖、用电饭煲做饭,在土生土长的家乡温暖过冬,一家人高高兴兴看春节联欢晚会……
有了电,我们孩子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电视、网络将会满足藏区孩子的求知和好奇,开阔他们的眼界。我相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草原,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彩虹点亮美好生活,赞歌传遍雪域高原!我们衷心感谢党和政府的真切关怀、感谢国家电网人的真情奉献!
电网人是点亮草原眼睛的勇士
石渠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太阳部落”。然而,往年从9月到来年4月,漫长的冬季整个县城都黑灯瞎火。
甘孜州州长益西达瓦曾这样说:“我是土生土长的甘孜人,用上稳定的电,是世世代代甘孜人的梦想。但我知道修这条线路实在太难了,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修一条几乎无法回收成本的线路,只有社会主义的中国才会这么做!”
是啊,千里“新甘石”不仅是对生命的礼赞,对责任的注解,更是对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心为民谋福利的最生动诠释!
石渠县幸福村的藏族女孩泽噶告诉我,“电是草原的眼睛,奋战在新甘石上的电网人,就是点亮草原眼睛的勇士!”是啊,在“雄鹰才能飞上去”的雪山之巅,决战在“新甘石”上的勇士们,将责任、使命和对家人的牵挂都化成力量,点亮了扎溪卡草原明亮的眼睛,竖起了“太阳部落”不倒的灯塔!
沿途采访中,“新甘石”三个字在藏区的知名度让我吃惊。无论是小镇上的面馆老板、希望小学的孩子,还是寺庙里的喇嘛,都会对“新甘石”建设者表达出由衷的感谢。在施工队伍租住的藏族同胞家中,我曾见到这样一位老阿妈,她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将一碗碗还冒着热气的酥油茶端到施工队小伙子的手上,看着他们慢慢喝下,那慈爱的眼神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
老阿妈的眼神,让我想起了一首熟悉的藏族歌谣,“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6个多月来,我和我的同行们见证了“新甘石”沿线的变化:通往石渠的路在整修,一座座铁塔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间,一座座藏式民居在阳光映衬下格外耀眼,放学的孩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泽噶告诉我,曾经她觉得“幸福”很远,但现在幸福的花儿已开进了藏区群众心田!
“电”亮藏区曾经是无数人的梦,如今“新甘石”迈出了圆梦的坚实一步。今后几年,坚强的电网还将继续往藏区延伸,电网建设者们正赶赴下一个战场。他们将竖起更多的塔,点亮更多的灯,为藏区同胞带去更多的温暖和希望!
新闻推荐
石渠长须贡玛35千伏输变电工程投运本报讯(陈红梅记者刘川)“去年路通了,今年电又通了,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嘎真切,嘎真切!(藏语‘谢谢\’)”拉着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员工都建刚的手,“查迦部落”的牧民...
石渠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渠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