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而市 泸州桂圆瞄准城外客
泸州桂圆丰收,果农沿路而市
今年泸州桂圆大丰收,全市总产量突破8万吨,相对于去年增产百分之三十以上。产量丰收带给果农的是一份“甜蜜的压力”,如何将丰产的桂圆转化为真金白银?不少果农将主意打在了出城的人身上,不管是外地还是本地人,出城带些泸州特产给亲朋好友尝尝鲜都在所难免,这不,果农瞄准“城外客”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在通往泸州收费站的必经城市干道旁,形成了场面颇为壮观的自产自销桂圆临时市场。
沿路而市果农摆摊瞄准城外客
宽50米的八车道城市主干道,连接一个酷似时空穿梭机的收费站,两侧绿荫漫山。这条蜀泸大道是进出酒城泸州的主要通道,在果农眼中,这也是一块销售桂圆的“风水宝地”。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沿着蜀泸大道三段向收费站行驶,路旁售卖桂圆的不少,三四十户果农占据大道旁的临时停靠点吆喝生意,场面颇为壮观。
胡市镇果农徐怀英,家中有桂圆树四五百株。金色的桂圆挂满枝头,带给她的却是“压力山大”。“今年预计产量在5千斤,比去年的产量几乎多了一倍。”徐怀英列了一个桂圆销售单子:1千斤由女婿联系朋友销到了西藏,2千斤被外地商家收购,还有2千斤需要自己找法子卖。她挑拣大个的、成色饱满的桂圆,跑遍了城里的农贸市场推销,但是收获不尽人意,看着果园里树枝上的桂圆“销路无门”心里干着急。“满城都是卖桂圆的,一斤一斤的零售起来太困难了,只有想着法子卖给外地人。”徐怀英跟着其他果农一起,在蜀泸大道三段开始了“零售外销”,这下可好,一天下来要比城里销量要翻好几倍,一天可以“消化”近200斤,收入三四百块钱。
销量看好 桂圆受过往车辆青睐
在今年年初,原隆纳高速泸州收费站向胡市方向迁移3公里,将原高速公路引道改造为双向八车道城市道路,省内绝大多数进出泸州的车辆都要经过此路,而这就成为果农眼中的商机。在桂圆上市后,有自顾自推着三轮车兜售的,有背着背篓沿线招揽生意的,卖桂圆的果农逐渐多起来。
相比红星农贸市场1元左右一斤的桂圆,该路段的桂圆价格要高的多,普遍卖2—3元一斤,如果是量大扫货,卖家一元一斤的桂圆个头也要明显小许多。记者观察到,仅仅20分钟,就有川K、川R、川A的外地牌照车辆在该路段停靠买桂圆,而且不仅是小轿车,旅游大巴、大型卡车也加入其中,靠停后集中采购,购买者动辄就是10斤。“我刚在泸州参加完商博会,回去路上顺道在这买些泸州桂圆带回去。”来自甘孜的陈先生说,以前没买过桂圆,但是看到路边果农自产自销,价格也不贵,买20斤回去分给大家尝尝鲜。
“去年一斤四五块钱,而今年挑到城里农贸市场卖,走不起量不说,价格也卖不起,有时候讨价还价半天一斤卖1块钱,算下来还亏本。”泸县海潮镇的李能武和老婆在外地打工,今年8月底回家帮忙卖桂圆。虽然家里的桂圆比去年产量多一倍,但价格比去年要便宜一半以上,如今在批量走货后希望通过零售拉动收入。“在这边外地车辆多,停下来的车子几本都会买,而且大多都是10斤以上。”李能武说。
规范市场 政府设临时自产自销点
徐怀英每天凌晨4点起床,和家人将桂圆装车后便匆匆来到自产自销售卖点,虽然忙碌,但看着家里的桂圆能逐渐销出去,心里很是感激。“和我一样,不少农户家里都有上千斤的桂圆没着落,感谢政府没有撵我们不让卖,而是给我们划了这个地块。”
“今年桂圆大丰收,城里农贸市场已经满负荷,不少果农看中这个地段。”龙马潭区城管局副局长彭跃云介绍,蜀泸大道三段周边的安宁、胡市等街道、乡镇有大批种植桂圆的果农。但蜀泸大道虽然宽敞,若果农沿线售卖,东一个西一个,过往的车辆停下来既影响了城市面貌又造成安全隐患。为了一方面解决果农谋生计的需求,又解决零散销售带来的安全隐患、卫生影响等,龙马潭区专门在该路段一处临时车辆停靠点处,设立了自产自临时销售卖点,组织果农统一进行销售,并安排保洁人员维护。“这处临时售卖点,从桂圆上市开始到目前有半个月,随着果农桂圆采摘结束,该临时售卖点也将取消。”彭跃云说。
不少果农都表示,今年桂圆大丰收的情况下,感谢政府帮助寻找出路,但是也希望能多争取一些时间,将这个临时销售点延长到今年十一,能将果园的桂圆多出售一些。对此龙马潭区城管局表示将进一步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正元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城市住户24元/年,保额5万元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王矜)11月23日,四川城乡居民住房地震险开始在乐山试点。作为政策性保险,保费40%由投保居民承担,60%由政府财政承担。城市住户一年保费出24元,保额5...
甘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