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熟应对看救灾

四川日报 2013-04-23 16:50 大字

□李思辉

芦山地震,同胞蒙难,举国关切。

如果灾难无可预知、难以避免,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所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学会成熟的应对,才能以最大的诚意尊重每一个生命获救的机会。就此而言,每一次灾害都是对一个国家应对能力的考验,都是对一国国民抗灾心态的审视。

在这次灾害中,我们看到了救灾伦理的趋于成熟。激情、悲悯、关切、担当,从4月20日早晨开始,整个中国进入“雅安时间”,没有人置身事外、无动于衷。娱乐节目停播、记者奔赴一线、企业自发捐款、网民微博祈福。“雅安挺住、四川雄起”,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灾区同胞的关切和支持,这种看似柔软的伦理表达,几乎在每一次灾难中都会自然凝聚,它的及时出现正是举国一心、抗震救灾的强大共识和不竭力量。

在这次灾难中,我们看到了救灾体系的更加成熟。地震发生之时,灾区居民迅即奔向广场、街道等相对安全的地带,一些雅安网友通过微博跟踪“发布”实时信息,这是个体反应的更加成熟;中央层面的关切和协调,信息的及时公开,全国各地救援力量的迅速集结,房屋倒塌尚未停止第一支救援队伍已经出动……灾区的自救与外围的驰援同步进行、官方的调度与民间的救援相互补充,这是机制的更加成熟。保证救援的及时、有序和有效,需要的正是更加成熟的救援体系。

在这次灾难中,我们看到了表达方式的相对成熟。芦山地震后,媒体和网民迅即发出理性的声音:请不要盲目赶赴灾区,除非您是专业救援人员;请把宝贵的通信资源留给生命救援;请您驾车路线尽量绕离成都-雅安、雅安-甘孜等生命通道。数以百万计的转发,无数人的倡议,人们把炙热的情感冲动进行了冷静的转化,为抢救伤员疏通了道路。让道德上的正义得到理性的释放,这正是中国社会眼下最迫切的需要之一。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成熟的表现仍然存在。比如,一些网民不合时宜地批评慈善机构、一些人不管不顾驾车挤进灾区占据宝贵的道路资源等。任何一次灾难在不同时间段都有它的紧要次序。地震发生至今乃至今后几天,排在这个次序链条第一位的理应是救人,体现国家力量的组织化行动则是救灾资源使用的优先选择。罔顾这种必然次序实际上亦是一种欠缺成熟的表现。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点,已经引起各界深刻反思。

如果说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之相伴的救灾就是社会行为。自然灾害在给人类造成伤害的同时,也逼迫人们学会以更成熟的方式去应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种种困惑。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中国社会应对灾害的能力与心态显然要成熟得多。冷静、镇定、客观、从容,这些弥足珍贵的社会品质,让救援得以更高效地进行,这无疑是一种长足的进步。

成熟就是效率,成熟就是力量,成熟就是希望。芦山地震的救援工作此刻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这期间需要更多的成熟应对,才能实现伤亡的最小化,才能实现救灾和重建的无缝链接。

新闻推荐

黄万品 三种身份里,不留遗憾的快乐

作曲家、教师、院长,他的人生轨迹在这三种身份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本报记者李思忆黄万品1941年出生,四川邛崃人。1963年7月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从教40余年来,创作和出版了钢琴协奏曲...

甘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成熟应对看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