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络腮胡子”书记的扶贫故事 ——记炉霍县仁达乡玉麦比村第一书记邓仕清

甘孜日报 2017-05-15 08:27 大字

邓仕清,炉霍县林业局选派到仁达乡玉麦比村任第一书记,这位高原老林业工人,对农村和土地有着深深的眷念,对群众怀有深深的感情,到村任职的第一天,他就许下了“不脱贫不剃胡子、不脱贫绝不离开”的诺言,他被群众亲切的称为“络腮胡子”书记。近两年来,他所在的村成为了全县脱贫摘帽的“示范样板村”,但他,不仅没有离开,还主动请缨留任,成为全县连选连任的第一个第一书记。

要扶贫,理清民情是基础

邓仕清对高原农区的情况十分了解,也深知高原农区工作的特殊环境。但是对于扶贫工作,却从未接触,进村时,他从村干部、群众眼中,觉察到了对自己的不信任和迟疑。村子基本情况不熟悉,他就早出晚归,挨家挨户走访查看,精准识别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8户89人,耕地面积734.68亩、退耕还林357.28亩、林地12000亩、草场10905亩,制定出《玉麦比村民族团结进步新村建设规划》《玉麦比村贫困户脱贫帮扶措施》《玉麦比村贫困村脱贫规划》等,群众态度从“不许进门”转变成“欢迎常来”。原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工作上相互扯肘,他就规范“三会一课”、开展党员义工日等,凝聚班子力量。集体经济薄弱无收入,他就带着村“两委”班子到县委农办、扶贫攻坚办等部门汇报协调,找发展出路。为了加快村合作社的成立,他背着干糌粑,在工商局准备资料、填写申报材料,一呆就是一整天,连出去吃碗面的时间都要节约。即使是这样,也从未喊过一声累、从未叫过一次苦,群众看在眼里,对他的态度也从“怀疑”变为了“期待”。

要脱贫,产业发展是关键

邓仕清清楚地知道,要想“真脱贫、脱真贫”,产业项目是关键,他到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积极争取项目,把产业做下去、做好,为此,他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就是调整产业结构,群众尝甜头。玉麦比村以粗放型种植业为主,受历史因素和影响,种植基本为“自给自足”,完全没有“商业”和“经济”意识。邓仕清给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全州“一圈一带一走廊”的产业发展思路,对种植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经济作物种植。新种植俄色茶3000株,种植地膜油菜200亩、康青七号青稞90亩,为群众人均增收400余元。第二步,就是发展支柱产业,群众树信心。光靠经济作物种植,不能使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需打造本村的支柱产业。邓仕清是老林业工人,他清楚地了解全县林业资源的优势和野生黑木耳的市场前景,基于玉麦比村自然条件好,光照温度适宜,他与村“两委”和派出单位商讨出实施黑木耳种植的发展路子。他积极与州农科所对接,争取到首批菌种和种植技术指导的机会,成立了全县唯一一个黑木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力量到州农科所、道孚县甲斯孔乡学习和考察黑木耳种植,在县上开展“黑木耳商品展示会”。邓仕清起早摸黑,胡子也越留越长,群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的群众便主动要求参与种植。玉麦比村2016年实施桦木黑木耳种植5000椴,覆盖全村57户314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00余元,实现“零突破”,他计划将规模扩大到11000椴。第三步,借势发展生态旅游业,群众“真致富”。脱贫靠种植,致富靠旅游。邓仕清充分利用玉麦比村紧临省道303线,虾拉沱霍尔章谷湿地公园穿域而过的乡村精品旅游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方面,邓仕清联合县级联系单位,着力打造“红瓦多”旅游品牌,动员村上热爱文娱活动的待业群众组建了“红瓦多艺术团”,排练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表演节目,注册“红瓦多”商标,培育自己的旅游产品。同时,注重“品牌”推广和营销,他把玉麦比村作为“炉霍摄影创作基地”,在玉麦比村开展了以“瓦多花开 绚丽仁达”为主题的摄影采风大赛活动,大力宣传了玉麦比村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为旅游品牌宣传奠定了基础。

脱真贫,全面治理是保障

产业是关键,但作为第一书记,乡村治理、组织建设、基础改善等也同样重要。对于邓仕清来说,首先要为群众解决的,就是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他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争取项目资金,完成入户路硬化2.4公里、通村路硬化2公里、五改三建53户、安装太阳能路灯55盏,村村线路提升改造、内河道防洪堤及7座桥现已进场开工,人畜引水入户已全面完成。他将村活动室打造成为该县“活动室建设示范点”,每天定时播放爱国歌曲,组织群众跳“锅庄”,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房前屋后及庭园撒播花种300斤,栽种银杏、高山柳、苹果树等绿化树种500株,打造了玉麦比村“十里花道”, 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组织开展民主生活会,建立健全《玉麦比村村规民约》《村集体经济管理制度》《驻村工作组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实行党员分片包户制,每名党员尤其是年富力强、有技术的党员包2—3户贫困户,探讨致富门路。

近两年来,邓仕清由一名不懂扶贫的门外汉成为精通业务、熟悉政策的行家里手,通过***政策的落地,玉麦比村群众的日子更加甜美,好风气日渐形成。邓仕清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村民青批逢人就说:“变化大呦,我们是真正从变化看到了希望,对脱贫更有信心了。”

新闻推荐

脱贫奔康在路上 ——炉霍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层层梯田绕村寨。张光明摄县城夜景醉人眼。易晓峰摄洛秋牧民定居点。杨孝康摄虾拉沱新村美如画。炉宣摄小额贷款助农奔康。炉宣摄村民修建入户路。炉宣摄收割青稞庆丰年。炉宣摄大棚蔬菜长势喜人...

炉霍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炉霍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