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奔康在路上 ——炉霍县强力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甘孜日报 2016-09-19 00:00 大字

层层梯田绕村寨。 张光明 摄县城夜景醉人眼。 易晓峰 摄洛秋牧民定居点。杨孝康 摄虾拉沱新村美如画。炉宣 摄小额贷款助农奔康。炉宣 摄村民修建入户路。炉宣 摄收割青稞庆丰年。炉宣 摄大棚蔬菜长势喜人。炉宣 摄

■何泽晓

面对2020年要实现88个贫困村“摘帽”、2350户8857人脱贫的繁重攻坚任务,炉霍县义无反顾地将今年的作战目标锁定在了20个贫困村、443户贫困户和1604名贫困人口。为确保在奔康征程中不落下一乡一村一户一个,炉霍县干部群众与时间赛跑,勇挑重担、攻城拔寨、笃行为民,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战。开辟一条脱贫路,配强一名村干部,培养一位带头人,引进一家好企业,探索一种好模式,实施一项好政策,发现一个新视点,记录一件难忘事,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炉霍人砥砺前行,奋起直追。

聚焦成绩单

炉霍县在脱贫攻坚战中,聚焦村级“八有”建设,集中力量“建村子”。截止目前,20个预脱贫村已通村通畅9个、竣工待验收8个、2个已完成总工程量90%以上、1个已完成建设总工程量的80%以上;因地制宜推进入户路建设,12个村完成移动基站扩容、宽带网络建设、20个村均通生活用电,16个村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同时,正利用包虫病综合防治安全饮水(打井)工程解决宗塔乡角龙村等4个村饮水问题,有序推进8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改造提升。

全力实施低保兜底一批及社会保障扶贫政策,确保贫困户“两不愁”。核准全县403户、1250人低保兜底一批数据,明确今年79户238人低保兜底减贫计划;核实对823名重度残疾人信息,上半年发放1250人农村低保金89.25余万元,发放补差资金22.5余万元。截至目前,共发放医疗救助金121.74余万元,救助783余人次;投入33.4万元,实施 “五大救助”工作 ,解决84户贫困家庭生产生活困难。

全力推进教育、医疗、住房项目实施,确保贫困户“三保障”。今年92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面开工建设,17户已完成建设;落实中央省补助资金共计464万元,全面实施232户藏区新居建设;积极争取广东援建资金,启动实施22户贫困户建房任务。完成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就读中职、高职、大专、本科的在校生313人统计工作,9月份全面落实相关补助政策,贫困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全面开展。安排30万元资金,启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大中专贫困大学生资助救助工作,完成209名贫困大学生生涯地助学贷款工作;安排20个“摘帽”村具有教师资格证、取得相当学历且愿意代课16人到学校临时代课,分别给予每月1400、1600元补助;全力实施1490户、2048人“医疗救助一批”工程,其中:今年20个“摘帽”贫困村中实施229户,285人纳入医疗救助。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医保报销598人次,报销金额229.17万元,报销率为56%。完成每名贫困人口有一名签约服务医生。实施医疗卫生计生扶贫,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计生等各项工作。

聚焦293户、504人生产和就业一批任务。投入资金156.44万元,全面完成特色油菜基地1300亩、特色蔬菜基地130亩、特色黑青稞基地510亩、康青7号青稞良繁基地1290亩、开展黑木耳人工试种3840棒,覆盖14个村226户贫困户、808人贫困人口;投入资金42.5万元,完成牦公牛投放15头、肥料存放点6个、蛋鸡养殖400只,覆盖7个村123户贫困户、461人贫困人口。落实资金528万元,在88个贫困村设立12类880个公益类岗位,聘用860人,涉及贫困户625户(其中今年200户)每个就业人员每月工资500元,预计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为32名符合返乡创业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共计发放贷款191万元。

在省州配套的每村15万产业周转金的基础上,县级配套300万为今年20个预脱贫村量身配套30万产业周转金,今年预贫村中建立18个集体经济组织,带动500余户、12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整合资金90万元,逐步加快实用技能培训工作。

A做大产业 筑牢脱贫根基

苍翠欲滴的青椒,粉红色的小番茄,红彤彤的西红柿,硕壮的茄子,鲜艳夺目的仙客来、海棠、西洋杜鹃、橡皮树等花卉……在炉霍县斯木乡吉绒村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蔬菜大棚里,泽翁彭措和其他村民正在采摘小番茄。作为“拿工资”的农民,泽翁彭措对目前的收入和工作感到十分满意。今年56岁的他因年龄偏大、体力不好且没有技术,外出打工受到很大局限。去年,甘孜州盛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吉绒村,彻底改变了他和部分村民的生活状态。在县上的支持下,11家农户成立了吉绒村专业合作社,每亩土地按照500元的价格流转给盛煌公司,他一共流转了9亩土地,年收入4500元,作为合作社成员,年底还可以根据公司效益分红。尽管蔬菜大棚去年9月建成投产,但年底他竟然领到了2500元的分红款。

“我种了一辈子庄稼,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产量非常低。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份,青稞产量勉强能达到200公斤,遇到洪涝干旱的年份,产量还不足100公斤,除去劳动力投入和种植开支,不亏本就已经阿弥陀佛了”。泽翁彭措说,土地流转后,让他实现了“旱涝保收”。

除了土地流转费和年底分红收入,合作社成员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挣钱。“这可是技术活,完全颠覆了我们以前的种植观念,修枝、除草、施肥等,看似简单,做起来特别繁琐”。泽翁彭措说,村民在蔬菜大棚里打工一天收入100元,劳动时间不超过8小时。年纪稍大的村民不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够挣钱,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空闲时,既可以搞自家的种养业,又可以到附近工地打工挣钱。一年下来,纯收入少说也有两万多。盛煌公司负责人王志华告诉笔者,村民务工收入最高的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

“公司还没有在超过3000米高海拔的地区发展蔬菜产业的先例。去年4月,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公司与吉绒村蔬菜大棚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建设200亩绿色蔬菜基地,其中冬暖式蔬菜大棚12个,占地面积约21.6亩,露地蔬菜178.4亩。”王志华激动地说:“公司已经攻克了种苗就地培育的难关,成功在大棚里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小番茄、辣椒、茄子、丝瓜等蔬菜。‘试水\’成功后,公司在高海拔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更足了。”目前,州县农业、商务等部门积极支持炉霍县农产品打开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市场,做大做强炉霍县特色农产品。

炉霍雪域俄色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为当地群众增收达320余万元,解决了75名贫困人口就业难题,每户增收达2万余元。雪域俄色茶产业还带动了康定、道孚、甘孜、新龙、白玉、色达等邻近7县(市)农牧民增收致富,每年新增5000个以上岗位,农牧民年均收益将达到0.6万元,实现当地税收增收300万元以上。

炉霍县确立了“筑强县域产业发展的底色,做活农村集体经济这个基础,做实联产承包经营这个元素”的县域产业发展思路,集中力量打造 “三区两园” 万亩产业基地,成为该县在开局之年乃至“十三五”时期的发力点:重点打造宜木乡通龙坝子特色种养区、斯木乡吉绒坝子设施农业区、宜木乡虾拉沱坝子原生态农业观光区、斯木乡若海村包初河坝农畜产品仓储加工物流园以及虾拉沱村生态湿地公园。该县将立足甘孜,主供成都、广州等地,带动自主“鲜水源”农产品品牌进入高价值竞争、高效率流通的市场化层面,实现“产景相融兴旅游、推动农村公园化,综合整治强基础、推动农业现代化,创新机制促增收,推动农民就业化”目标。目前,斯木乡吉绒村成为在“三区两园”建设中最先“闪亮登场”的贫困村之一。在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下,村里成立了大棚蔬菜种植合作社,建成了吉绒村绿色蔬菜基地,从去年8月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以来,已实现产值70多万元。

目前,今年20个预脱贫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已建立。仁达乡玉麦比村实施桦木黑木耳种植5000椴、勒格村540椴。一般情况下,3棒黑木耳3年能产一斤干黑木耳,而一斤干黑木耳能卖400元左右。按此计算,今年玉麦比、勒格两村将增加数万元黑木耳收入,每一户分到的“红利”绝对可观。该乡计划到2017年发展规模达到30000椴;更知乡阿都村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白呷为法人、全村农户为社员的阿都奶牛养殖和畜产品初加工销售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借助县财政配套的产业发展周转金、农户自筹资金及帮扶单位筹资22.7万元,购买90头牦母牛。为确保奶牛养殖顺利进行,合作社还及时为牦母牛购买了保险。说起前奶牛养殖,白呷喜上眉梢:“买回来近1个月的牦母牛,已经产了16头牛儿子”。

B做美城乡 打造宜居家园

9月16日, 充古乡充谷村村民银珠次登吃着干牛肉,喝着酥油茶,十分惬意地告诉笔者:“这幢新房子是去年在原址上修建的,以前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早已成了危房。去年,我从县住建局领到了藏区新居建设项目补贴两万元,东拼西借筹资50多万元修了这幢两层楼的住房。自来水、水泥路通到了家家户户,太阳能路灯让乡村的夜晚也很亮堂,几十个电视频道节目更让村民的夜生活不再枯燥寂寞。过这样的日子,那简直就是在享福!”

采访中,县城乡住房和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李作勇告诉笔者:“为让老百姓住上好房子,县上积极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搬迁和扶贫建房补助资金,提标扩面,大力实施农区危房及风貌改造,并根据本县建筑和风貌习惯,将农房改造标准细化为盖瓦、结构加固、围墙改造、改梯、改厨、改厕、改圈等七项具体标准,达到一项标准给予相应资金补助”。

炉霍县在城乡提升战略中,深入挖掘提炼本土历史、宗教、建筑和文化元素,以宜居宜游宜业为主线,按照高原山水旅游服务城市这一定位,全力打造“康北要冲·崩科之都”。投入近亿元,完成商业街、团结路等5条城市主干道及4座城市桥梁建设,初步构建起城市“四横五纵”的方格网式道路主体骨架,完善了供排水、垃圾、污水、环卫、供气、绿化、路灯、红绿灯等城市功能,消除了断头路、臭水沟、脏乱差等城市顽疾,建成了960平方米的全州首个县级博物馆,建成了2.5万平方米的霍尔文化广场。

提升城市品位,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投入3626万元,重点将虾拉沱幸福美丽新村、宴尔龙旅游新村建设打造成为“崩科之都”的重要支撑点;在乡村投入5800余万元,对国道317和省道303沿线“八乡二镇”开展危房和农房风貌改造,新建和改造农房4497户,引导村民进行“屋顶革命”,突出崩科文化元素,与县城风貌遥相呼应;投入近千万元,实施以县城为中心,向雅德和仁达两个方向辐射的绿色长廊建设,在县级机关、乡镇、学校、寺庙开展绿化“八进”活动,提高城乡绿化覆盖率;投入3000万元,实施朱倭集镇道路、人行道、入户路、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区域中心镇的承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做美乡村实践中,我们努力培育优势产业,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做到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就业转移和人口聚集的协调统一,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围绕格萨尔文化旅游圈发展旅游业,有效带动了酒店业、餐饮服务、民居接待等业态发展;投入1000万元,建设唐卡绘画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不断壮大唐卡文化旅游产业,扶持发展藏寨民居接待,着力打造虾拉沱片区生态观光农业、湿地保护和度假休闲旅游文化地”。李作勇说,在城乡提升战略中,炉霍县将在建强县城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朱倭、斯木、上罗等乡镇撤乡建镇工作,逐步实施3个乡镇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文化旅游、生态能源、建筑建材、农畜林等特色产业,实现产城一体、城乡一体,促进村民就近就地市民化,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民族团结示范城市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农牧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我们要在转型中稳步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紧紧围绕抓项目、建基地、创组织、建队伍、强产业、拓市场、增效益,大力发展特色、效益、生态、休闲农牧业,着力构建以旅带农、以农促旅、农旅互动的全域化旅游新格局。”县委农办副主任文琼说,炉霍县将率先涉足创意农业,成片打造生态美丽田园风光产业带,着力把农牧区打造成景区、把产业打造成景观、把基地打造成景点。

C压实责任 决胜全面小康

“缴纳责任金,让我们既有压力,更有动力。***、精准脱贫是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只有层层压实责任,才能传导责任,确保决战决胜……”县政府副县长李百岁告诉笔者,县级干部联系点如果不能按期脱贫,责任金不但拿不回来,还要接受一定的处罚,这样做,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让领导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不能置身事外。

为确保如期完成今年贫困村“摘帽”、贫困户“销号”,今年5月12日,炉霍县决定各联系预脱贫村县级领导、17个脱贫攻坚专项方案牵头单位、16个乡镇分别与脱贫攻坚“双组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按照《炉霍县2016年脱贫攻坚目标完成责任金制度》要求,脱贫攻坚指挥部“双组长”率先垂范,各缴纳责任金12000元;联系预脱贫村县级责任领导各缴纳10000元;17个扶贫专项牵头部门“一把手”各缴纳责任金5000元;16个乡镇“一把手”各缴纳责任金5000元;20个摘帽村帮扶单位“一把手”各缴纳责任金5000元,共计缴纳责任金61.9万元。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采取‘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上下衔接机制,建立工作台帐,确保扶贫工作运转顺畅;由县扶贫攻坚办定期召开联席会商会,通报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完善政策措施建议等;县纪委、组织、人社等部门按季度对各乡(镇)、部门上报的项目规划、季度总结、督查具体指标、主要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重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督查。坚持驻村帮扶到位、减贫计划到位,对照减贫总任务,制定出《炉霍县扶贫攻坚联系贫困村脱贫摘帽年度及责任分配表》,倒排时间点,确保按时保量完成。制定县级17个行业部门扶贫考核评价指标,实行每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报告,推动减贫任务定期交账。细化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细化扶贫措施、细化社会参与帮扶举措”。县扶贫攻坚办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县抓思想转变促脱贫,截止目前共制发1240余本《炉霍县***政策“一本通”》,开展各类宣讲近753场次,悬挂宣传横幅324余条,设置宣传专栏420个,张贴标语1234条;抓基层组织促脱贫;抓产业发展促脱贫。目前,包括今年20个预脱贫村在内,全县已成立适合本地持续发展的集体经济专合组织27个,同时,制定统一供应良种、药剂、饲料,统一执行无公害种养技术标准,统一疫病防治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产品,分散管理的经营管理模式,确保脱贫致富有抓手;抓基础建设促脱贫,截止目前,明确年内建成20个幸福美丽新村,已经开工建设20个,通过“五改三建”工程,解决50余户将档立卡贫困户实际困难;结合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完成罗宗片区71.755公里通乡路基建设,启动今年第三批农村公路项目25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8户31人,19户62人有序推进;抓就业技能促脱贫,目前,明确今年培训50名;按照1400——1600元代课费,建立贫困在家闲置人员代课教师就业安置制度,目前已经解决20名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仅今年,通过集中培训和“发点球”的方式,开展包括“六有”信息系统培训、内页档案资料规范管理及业务知识培训11次,参加省州培训3次,参训受教育面达26人。投入资金8万余元,开展5次种植、养殖、泥工、木工、缝纫、机械修理等技能技术培训,受教育面达137人次。

炉霍县创新制定了推进大中专院校毕业就业培训等3个单项工作方案及新村扶贫补助等7个专项扶贫政策,全方位保障脱贫攻坚责任、项目、产业等发展有抓手。今年,县财政年预算855万元,在171个行政村设置5至10个公益性岗位,解决每人每月500元工资待遇,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主动性。通过公益性岗位设置,已解决538户540人建档立卡户就业问题,其中今年121户123人。

今年,该县配套3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与扶贫移民局产业周转金及县农牧科技局100万构成产业周转总投入金,作为全县今年摘帽的20个贫困村产业培育发展金;县农村信用社向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炉霍分公司授信1000万元,根据该司初期发展情况,先期发放19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今年500亩基地扩建,建设高温室蔬菜大棚30个,新建***农业技术培训室1座,新增农家乐建设;兑现炉霍县雪域俄色茶有限责任公司的2000万贷款,进行第一季度民贸民品贴息专项资金14.56万元;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扶贫攻坚。截至目前,发展特约商户235户,在炉霍信用社、农行炉霍支行开展为期一年的助农取款服务点一行一社试点等工作,充分发挥财政金融资金带动脱贫奔康作用。严格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原则打捆资金,今年拟整合行业、财政等各类资金2.68亿元,用于贫困村“八有”建设项目和“五个一批”贫困人口脱贫及专项扶贫项目实施,根据年度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将用途相近、范围相似的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确保扶贫各类项目有资金投入、有资金保障。

新闻推荐

废弃物变成“香饽饽” 贫困户变成大股东 ——炉霍县上罗科马乡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工人们正在生产。■本报记者袁飞张嗥文/图编者按今年全州计划3.2275万人脱贫、281个贫困村退出,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完成今年脱贫摘帽任务,是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的重要标志,对全州脱贫攻坚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