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熊猫放归“你在他乡还好吗”

四川日报 2014-11-28 11:40 大字

11月14日,石棉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消息:在这里放归的大熊猫“雪雪”,经过近一个月的适应生活后,于11月10日晚成功从适应场走向野外。这是在栗子坪放归的第4只大熊猫。本月底,另一只圈养大熊猫也计划来到这里,在这片将近5万公顷的自然保护区开始新的生活。

从2009年大熊猫“泸欣”被放归栗子坪,短短5年时间,已有“淘淘”、“张想”等4只大熊猫被放归此处。这些“娇生惯养”的大熊猫,离开了人类的悉心呵护,能适应野外恶劣的自然条件并且从这里的30多只“原住民”大熊猫那里“抢”下地盘吗?

大熊猫放归“一步三回头”

几乎每一只圈养大熊猫来到栗子坪之前,都已经过科学的野化训练,但它们仍然表现出对最初生活地的眷恋。至少在一周的时间里,都不愿离开笼子附近。

11月12日,石棉栗子坪保护区内霜叶尽染。在海拔2000至2300米左右的山腰,一片20公顷大小的山林被大约两米高的铁丝网围得严严实实。铁丝网内,可以看到四处安放的监控摄像头。这就是异地放归栗子坪的大熊猫从圈养到最终走入野外的适应场。

今年10月14日,不少观众通过电视直播看到“雪雪”从运载它的笼子里走入适应场的一刹那:胖嘟嘟的“小姑娘”见笼子打开以后,似乎有些害怕,瞪着一双大眼睛张望观察了两三分钟,才试探性地走出笼子。刚一出来,看到临时扎起的竹篱笆外站得密密麻麻的人群,又立刻冲回笼子,再也不愿出来,在里面“嘤嘤”直叫。工作人员用了20多分钟耐心引导,它才再次走出笼子,慢悠悠“晃”向适应场的丛林深处……

栗子坪保护区工作人员杨毅曾见证了“淘淘”、“张想”等几只大熊猫的放归,情况都与“雪雪”类似。“刚放出笼子时,它还会钻进树林。但等放归的工作人员一离开,它们就会回到放归点附近,有的还会跑到铁丝网边上,就好像在寻找它原来生活的家。”

为了使放归大熊猫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处于可控条件,工作人员用铁丝网把适应场围了起来。“但它们宁愿在放归点附近吃一种当地大熊猫不常吃的竹子,也不愿进入适应场更深的丛林,寻找更鲜美的竹种。”工作人员后来发现,大熊猫在一周左右无法接触到人类,便渐渐“绝望”,进而往山林深处行进。

适应场内的大熊猫,几乎一举一动都受到工作人员的密切监视。保护区惟一的女性工作人员李晓清,最近主要负责“雪雪”的监视工作。“我们发现它几乎在10天左右,就不再围着放归点转,而是到了山林更深的地方。显然,它发现这个新家没危险且食物充足,已经开始适应环境。”

11月初,专家们根据数据论证,认为“雪雪”已经能够适应本地栖息环境,在11月10日11点40分,打开了适应场最高处的通道门。在这道门附近安装的5台红外线触发相机记录的图像显示:“雪雪”在当晚走出了适应场。此后,无线电跟踪仪也通过“雪雪”脖子上戴的GPS项圈,确认了它的活动范围。

“泸欣”已经打下地盘

走出适应场,就意味着完全失去了人类保护。但监测结果显示,它们依然健康地生活在栗子坪。而第一只放归栗子坪的“泸欣”,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地盘。

监测放归大熊猫的一举一动,是保护区十几位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从放归大熊猫佩戴的具有全球卫星定位和无线电遥测功能的GPS项圈,就能知道它在干什么,有无危险。”大熊猫放归监测队队长、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杨志松说。此外,项圈内还装有芯片,大熊猫回捕后,可以收集项圈内的数据,再准确判断它的活动区域。

2012年10月11日,2岁零2个月的圈养大熊猫“淘淘”被放归栗子坪。保护区监测数据显示,“淘淘”放归半年以来,居然就在半径500米左右的范围活动。“这种谨慎其实也是有好处的。”杨志松笑称,虽然栗子坪保护区没有大熊猫的天敌,但在地皮还没踩热的情况下如果就遭遇野生大熊猫,还是相当危险。令人欣慰的是,后来,“淘淘”的活动区域渐渐达到了20平方公里,远离最初的放归地。

从适应场进入保护区深处的大熊猫,野性渐渐复苏。它们可以自主觅食,躲避危险。而负责监测的工作人员,也是它们眼里的危险之一。曾多年在山里监测的杨毅不无遗憾地说,“我巡山多年,硬是一次都没有碰到过大熊猫。”原来,大熊猫的嗅觉和听觉异常灵敏,它可以清楚感知到几公里外其它生物的活动,所以巡山队员还没走近,它就躲开了。

那么,要回捕大熊猫、采集它的健康数据的时候怎么办?工作人员根据GPS定位,将原始森林划成一个个小网格,进行地毯式搜索。

去年10月13日,监测队员石旭和周晓一行在海拔3500多米的一处地方发现有野生动物觅食的痕迹。待走近时,一只大熊猫“噌噌”两下爬上了大树。石旭说:“看它的体型,初步确定是‘淘淘\’。”于是,两人很快通知了保护区,并守在树下寸步不离。待兽医等工作人员赶到,朝它打了麻醉枪,攀在树上的大熊猫渐渐失去知觉,掉在防护网内。工作人员采集了它的样本,发现正是“淘淘”。而数据显示,它在栗子坪的一年非常健康。

今年4月,四川省林业厅也对“张想”启动了回捕工作,在公益海区域温泉沟的一棵冷杉树上发现了它。“它的活动轨迹显示,‘张想\’在整个发情季颇为仓惶。因为成年的大熊猫一旦用气味占领了一片区域,它就只得乖乖离开。”杨志松的研究生何可说。

而在2009年放归栗子坪的“泸欣”,已经完全建立起了自己的领地:栗子坪麻麻地对面的一片山。何可说,“得出这个结论,靠的仍是GPS的位点。”而通过数据,“淘淘”和“张想”的位点分布相当零散,“这说明这两只大熊猫还在试探、寻找新家园的过程中。”

回归新“家”责任大

放归栗子坪的大熊猫,肩负着增强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基因交流的重任。而工作人员洞悉大熊猫在野外的健康状况,则主要是通过粪便。

栗子坪保护区位于小相岭山系,这里还生活着30多只野生大熊猫。然而大渡河、108国道以及其它人为经济活动的影响,它们的栖息地被分隔成几个小块,基因得不到交流。“如果不加以人工干预,小相岭的大熊猫可能在几十年内就将面临灭亡。”杨志松说,为了小相岭的大熊猫种群复壮,大熊猫放归地确定在栗子坪。

只是,惊险也不断在保护区里上演。

2009年,“泸欣”放归栗子坪一个月左右,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它在一个地方不动了。杨毅说,“卧龙曾经放归过一只熊猫‘祥祥\’,但后来摔在山崖下伤重死亡。难道‘泸欣\’重蹈覆辙?”保护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了一支30多人的队伍,往信号所在的麻麻地进发,进行地毯式搜索,反复搜索了好几遍,终于在一树根下面发现了GPS项圈,但“泸欣”却未见踪影。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附近的地面,没有发现任何打斗痕迹,项圈极似自动脱落,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泸欣”在哪里?保护区继续启动全区域搜索,差不多一年之后,工作人员终于在麻麻地对面的山上找到它,并通过圈捕陷阱将它关进笼子。此时,“泸欣”已经完全恢复野性。

为了洞悉大熊猫在野外的健康状况,保护区工作人员一个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野外捡拾大熊猫粪便。通过粪便大小、粗细和长短,它们可以基本判断是哪只大熊猫的排泄物。

长期的经验,让栗子坪的王伟成为圈内“神人”。原来,王伟在和同伴胡浩寻找“泸欣”时,发现了大熊猫粪便。他按惯例拾捡后拿起来闻了一下,然后冒出一句:“这是母猫粪便,肯定是‘泸欣\’的。”结果DNA检测结果与之不谋而合,很快,四川林业系统就知道“栗子坪有个队员可以通过闻粪便就能辨知大熊猫雌雄”。

未来,他们还将就放归大熊猫的食性选择、激素变化等诸多问题进行监测,为放归大熊猫的繁殖做准备,并争取让它们融入当地大熊猫种群,以最终增加遗传多样性,复壮这里的大熊猫小种群。

链接

大熊猫放归路

2006年4月28日

为补充熊猫野生种群,圈养大熊猫“祥祥”经过严格野化训练后,放归于卧龙。然而在与当地野生大熊猫因领地而起的打斗中受伤,掉下悬崖摔死。

2009年4月29日

“泸欣”放归栗子坪麻麻地。它原本是一只野生大熊猫,因病饿倒在泸定县的一条公路上被人类救治。后为避免它形成对人的依赖,伤愈后放归。

2012年10月11日

“淘淘”放归栗子坪,至今已在栗子坪健康生活两年。

2013年11月4日

“张想”放归栗子坪,一切指标正常。

2014年10月14日

“雪雪”放归栗子坪。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新闻推荐

今年全省发生火灾同比下降7.89%

本报讯(记者陈松)12月15日,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召开今冬明春火灾防控暨劳动密集型企业专项治理部署会。会上透露,今年四川省已发生火灾17583起,同比去年火灾起数下降了7.89%,但伤亡人数较去年有所上升...

泸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泸定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