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爬格子”的那些事

甘孜日报 2015-11-07 13:10 大字

■ 叶强平

与“爬格子”结缘,还得从21年前在部队当兵时说起。

1994年4月,刚分到武警理塘县中队不久的我在参加理塘县呷洼森林火灾了扑救战斗中,警民协力奋战火魔的情景,激发了我强烈的写作欲望,在指导员的鼓励下,连夜写了一篇不足百字的简讯寄往《甘孜日报》。

在我快忘记此时,一笔3元钱的稿费单让我从成堆的报纸中好不容易找到了那篇铅字的“豆腐块”,并小心翼翼保存下来。首发命中,注定“爬格子”将伴随我的一生。找新闻素材,打草稿,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誊写到稿笺纸上,盖个免费的邮戳,一封封地“飞”到编辑部。

新闻写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简单,作为一个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我来说,新闻写作之艰辛可想而知。面对一篇篇新闻稿件如泥牛入海,我为了弥补自己新闻基础差的缺陷,我把每月为数不多的津贴用来买新闻写作书籍。白天参加军事训练,晚上,战友们下象棋、打扑克,我就躲在房间读呀、写呀,坚持天天看报、天天练笔。节假日,我总要揣上笔记本,虚心地向驻地老报道员请教,在我的勤奋与执着中,我见报的新闻稿件渐渐增多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小小的知名度。

从部队写新闻到地方写新闻,角色发生了变化,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为尽快进入角色,我开始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了解藏民族的风俗习惯,跟同事们学简单的藏语。理塘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交通落后,为了采访,只要听说有工作组下乡,我就主动申请下去,一年下来,我跑遍了全县24个乡镇和农牧区,脸更加黑了,身材更加瘦削了,骑马差点“挂”在树上了,但也学会了喝酥油茶、吃生牛肉和骑马过吊桥。工作组的同志休息时,我就开始整理采访资料,总结一天来的收获,寻找新闻亮点,提炼主题,谋篇布局。

2000年4月上旬,理塘县遭受了几十年未遇的特大雪灾袭击,曲登乡上山放牧的牧民失去联系。我发现这个“特大新闻”后,主动要求请战。9日上午,我随工作组向该乡进发。公路上铺满厚厚的积雪,连路都很难分辨,尽管车轮挂上了链条但仍不听使唤,车“屁股”甩得很厉害,好几次险些车毁人亡。好不容易赶至得理沟时,超过1.3米深的积雪挡住去路。为了赶路,我同工作组一道,冒着严寒,挥舞铁铲,硬是在冻得比石板硬的冰雪道上辟出了一条雪道,待赶到乡上时已是次日凌晨6时许。我又强忍饥饿和疲劳,与营救小组一起,骑马寻找失踪的牧民,然而骑马不到一个小时,马儿便迈不开蹄,只好徒步涉雪前行,爬雪山,趟冰河,逐个山头寻找。饿了,吃一坨糌粑;渴了,抓一把雪,我这一坚持就是8天,脸因高原缺氧变得紫紫的,眼也差点被雪刺成雪盲,嘴唇开裂了,直至工作组找回170名失踪的牧民。回到县上,早已筋疲力尽的我打起精神,连夜赶写新闻稿,不久在《甘孜日报》、《四川日报》推出。让人高兴的事,该篇文章先后获得四川新闻奖二等奖、四川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第十五届地市级新闻奖二等奖。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渐渐学会了用电脑“一指禅”打字,也学会了用电子邮件发稿件。不过,我始终改变不了的,就是对“爬格子”的一往情深。

新闻推荐

重见光明真开心

术后,多登露出了久违笑容。■叶强平文/图“感谢温州仁心公益组织及叔叔阿姨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我重见光明了。”1月20日,理塘县小学的多登终于能像其他同学那样,用明亮的双眼读书识字了。2015年12月11...

理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理塘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