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课堂搬进村 知识送上门 康定市首批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挂牌

甘孜日报 2016-09-07 00:00 大字

康定市羊厂村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开班。

■本报记者 宋志勇文/图

9月4日,在康定市姑咱镇羊厂村,听到成立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的消息,村民们相互转告,不一会儿,村民就聚集到村委会,见证了基地挂牌。“这下好了,有了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学技术、学本领就不愁了。”村民们兴奋地说。

“大家请注意了,下面就请专家为大家讲课,大家欢迎。”羊厂村村委会主任殷继林向大家介绍了授课教师——康定市林业科技局讲师余祖剑。与村民认识后,余祖剑便开始讲解甜樱桃栽培技术,村民们兴致勃勃地听专家讲课。

据了解,为提高康定市贫困村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技能水平、就业能力和劳动收入,更好地服务贫困村***、精准脱贫,该市决定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成立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

“高碉村还要挂牌授课,我们赶快出发吧。”康定市委组织部长白迎春对相关工作人员说道。在车上,白迎春向记者介绍:“成立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是开办‘农民夜校\’的一种方式。主要是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脱贫目标,坚持‘需求导向,因村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不仅有种植、养殖、旅游、中藏药材等方面的培训,还有法治进村、寺庙管理等方面的内容,真正让老百姓掌握实用技术。要让老百姓脱贫致富,关键是要提高造血功能,现在老百姓学习劲头十足,必将改变过去‘干部累断气,群众看大戏\‘的局面。羊厂村、高碉村、俄达门村和提吾村是康定市首批成立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的村,到10月底将覆盖到59个贫困村,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普遍掌握1至2项实用技能,着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牧民。”

刚到高碉村,村民就已经在村委会等候,在热烈的掌声中,该村新型农牧民素质培训基地挂牌。随后,来自该市环林局的讲师支进为村民们讲授了核桃栽培技术。“树苗为啥今年还是活的,第二年就死了?”“核桃树应该怎样管理”……村民们个个有提不完的问题,支进耐心的一一解答。一堂课上完,全场掌声雷动,村民们意犹未尽。 “上门讲解农技知识,不仅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科学栽种、管理经济林木,相信明年就能有好的收益。”该村村民王书和喜笑颜开地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精雕细琢提颜值增气质

(紧接第一版)城区面貌显著改观,切实做到小街巷打造出亮点、主干道提升见成效,为助推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宜居目之所及有绿意“雅拉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环境整治从我做起!”雅拉乡以扩大影...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