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天边,有颗最亮的星
——再记甘孜州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袁雅逊
□耿冉 本报记者 陈建兵
12月1日清晨,康定寒风凛冽,数百人朝着距县城10余公里的县殡仪馆前进。那里,静静地躺着他们的好同事、好朋友、好榜样——33岁的袁雅逊,在抗震救灾途中因公殉职的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
哀乐绵绵,抽泣声声,悲浸折多河。“雅逊,一路走好”,呼唤再轻声,也如冰冷风刀一般刻着每一位前来参加袁雅逊遗体告别仪式的人心。
遗像上的袁雅逊依然年轻帅气、眼神坚毅,一如他生前,给人以力量。谁曾想过,两次参加抗震救灾的他,这次竟走得如此匆匆,还来不及告别年事已高的双亲,还未完全施展开他“以全部身心回报家乡”的满腔热血。“为党旗增辉,为团旗添彩!”这位朴实的藏族党员,用年轻的生命在抗震救灾一线践行了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化成康巴高原上空一颗最亮的星!
回归:
他匆匆远行,走出了一腔热血
袁雅逊生于1981年4月,2000年11月在康定县团县委参加工作,从一名年轻的团干部成长为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甘孜州少工委主任,甘孜州直属团委书记。康定6.3级地震发生后,11月26日16时,袁雅逊在前往道孚县配送救灾物资的返程途中,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噩耗传来后的这5天里,络绎不绝的当地干部群众前往灵堂悼念袁雅逊,除与他相知、相识、相交的人外,更有许许多多只是听闻过他事迹的人。
在旁人眼中,袁雅逊是个什么样的人?
双眼红肿的同事蒋永菊说:“雅逊为人亲和,如兄弟姊妹般关爱同事。”悲痛万分的哥哥袁雅卓说弟弟一直是自己工作中的榜样:“他工作一直都很拼命,常说年轻就该加倍努力,等到老了才有美好的回忆……”
一名优秀的干部,总是容易被大家记住的。
告别仪式上,一朵朵菊花寄托人们的哀思和敬意。“我认识他,他经常在电视上主持节目,是一个多才多艺、非常能干的小伙子。”在康定县开麻辣烫店的许老板感叹,太可惜了!
在康定县委宣传部工作的李铭霞并不认识袁雅逊,可身边很多朋友给她讲述了袁雅逊的敬业和创新精神,“他是一个敢于为理想奋斗的人,我们一定要学习他勇于担当和坚忍奋进的品质。”“兄弟,你远行,走出了一腔热血,走出了一生精彩,匆匆上路,无数祈祷护佑着你,活着洒脱,离去荣光!”这首诗出自甘孜州一名干部之手,也是当地干部群众自发缅怀袁雅逊的众多诗歌之一。
定格:
刻在他生命年轮上的最后印记
11月26日,袁雅逊与世长辞的日子,这离他从外地赶回康定参加抗震救灾不过3天时间。
11月22日,正在外地的袁雅逊得知康定发生地震的消息后,焦急地给团州委书记洛绒拉珍打电话请缨上阵,“作为团干部,这个时候必须带着青年一起上。”洛绒拉珍心痛已经很久没有休息过的他,让他先原地待命,等待通知。
让人煎熬的一晚过去了,实在按捺不住的袁雅逊决定回康定。刚到康定,为了能上一线,他和洛绒拉珍急红了脸:“玉树地震时我到过现场,我有经验,这次我请求去震中一线!”
当时震中已有团州委的工作团队,袁雅逊被安排留守后方负责后勤保障、物资募集、平台外宣等工作。接受任务后,他立即开始组织物资募集,安排采写宣传稿件,“我们给前线的志愿者鼓劲加油。”
11月25日一早,袁雅逊与团省委和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抗震救灾工作组,来到康定县塔公乡中心校、新都桥小学、木雅祖庆小学和营官希望小学,了解受灾情况, (下转08版)
新闻推荐
(上接01版)受益于扩大开放的继续实施,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一项,400多家境内外知名企业和知名商协会代表聚焦四川,签下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的投资类合同项目842个,总投资额超6000亿元。截至目前,外国在...
康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康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