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纽带聚合民族向心力
□本报记者 程文雯
不久前,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落下帷幕,甘孜州的歌舞《高原风》、阿坝州的歌舞诗《故乡·多彩阿坝》等剧目获得最佳剧目奖。舞台上大受欢迎的“民族风”,也是台下颇受百姓欢迎的节目。
四川有14个世居少数民族,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引下,优秀的民族文化成为富民乐民的新载体,改变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
两块阵地
一条文化传承新路径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附中唐卡班里,19岁的藏族姑娘马洁正在为一幅唐卡上色。“来成都前,从没想过自己能学唐卡,一学期学费要好几千。”马洁梦想成真,得益于四川省藏区“9+3”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开设的唐卡和羌绣两个专业,“初中毕业后,还能免费学3年唐卡。”
传承的阵地不止在学校。今年5月,杨华珍藏羌织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公司将培训基地建到汶川、九寨沟等地,累计为1200多位少数民族百姓提供就业,绣品年销售额约500万元。
彝族漆器、彝绣、唐卡……走上生产性保护的民族技艺还有很多。2012年,四川省开始评选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今年又新增省级“非遗传习基地”,目前全省“两基地”各23个,7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少数民族地区有4个上榜。
一个杠杆
一方经济发展新动力
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的一家彝族餐厅里,老板阿莫忙里忙外。“坨坨肉、荞麦粑粑,这些特色菜品客人最爱点。”
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撬动旅游业的有力杠杆。2014年彝历新年,凉山州共接待游客118.54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超3亿元。“以前家家务农,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景区开发后,居民开起餐馆和旅店,“一年至少能挣六七千。”螺髻山镇党委书记阿什舍聪说。
今年4月,四川省出台《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计划到2016年力争实现旅游收入超500亿元。前不久,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整体规划》,四川省已规划了包括康定格萨尔文化旅游园等42个项目。“走廊就是要有项目、有人气,既使当地百姓得实惠,又能成为四川撒向世界的文化名片。”省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强金武说。
多项举措
一幅欢乐祥和新图景
文化是一方发展助推器,更是团结稳定的向心力。以文化惠民生是四川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内容。
康定县沙德乡沙德村村民次仁姆和家人一起收看康巴卫视藏语版新闻联播,“以往我们这里信息很闭塞,有了康巴卫视,可以了解国家政策、学习养殖技术,还有电视剧看,生活有趣多了。”2010年开通的康巴卫视频道,惠及藏区240多万群众。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惠民还不止于此:2013年,省文化厅实施四川文化藏区行等重大文化惠民行动,重点为藏区牧民定居点文化室配送100套文化设备,安排6397万元作为公共文化专项经费。日前,四川省印发《2014年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总体工作方案》,要求重点加快57个州、县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定向演出补贴办法,支持藏区文化惠民演出,全年演出400场以上。
声音
藏族编织、挑花刺绣传承人杨华珍(藏族):有了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我们打算在农户中挑些好苗子,从设计、管理各方面全面培训,让他们带领家乡人一起致富。
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春村村主任老布达尔(彝族):金口河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我们这里自然风光好,民俗风情浓,要是能借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把名号打出去,寨子肯定换新颜。
康定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康定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