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田园如画满目新 ——得荣县新农村建设走笔

甘孜日报 2015-07-26 01:03 大字

■ 本报记者 杨珂 张涛 文/图

一排排树木郁郁葱葱,一条条乡村公路整洁干净,一簇簇鲜花纵情绽放,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初夏时节,到得荣县的农村走走看看,你会惊喜的发现,一座座美丽如画的乡村正破茧化蝶、应运而生。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素质不断提高,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淳朴的得荣村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汗水改变着家乡。

红瓦、白墙,独具特色的藏家建筑与街道上种植的树木相互辉映,绿树掩映下的球场、村民活动室散发着时尚的韵味……这就是得荣县白松乡地日村改造一新的村庄面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如果几年前来到这里,地日村可能不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太多痕迹,狭窄的乡村土路,简陋的村房无序排列,和大多数传统农村一样,无特色可言。

今年68岁的翁姆是一位退休老人,退休前在县自来水厂工作,是土生土长的地日村人。见到翁姆时,她正和其他几位老阿妈坐在村头小桥的树荫下乘凉,聊天。在地日村生活了几十年,提起村里的变化,她说:“我们心里盼着改造,盼望着街道变得干净、漂亮。”翁姆回忆,没有改造前的土路又窄又脏,村民们私建的猪圈、厕所散落在村间。“现在村里的环境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村子的环境一年比一年好了,村民的素质也随之提高了不少,大家很爱惜这里的公共设施。”

对于村民伍金顿珠来讲,在新村改造的过程中最为记忆犹新的是4.8公里的乡村道路硬化,伍金顿珠说:“这条路我们走了一辈子,当初走在这条路上是晴天一脚灰,雨天一脚泥。现在农村人也富裕起来了,有的家庭还购买了轿车,下雨天车都别想开进村子里,开一路滑一路,麻烦得很。现如今道路硬化已经完工,村民出行不再是难题,这是以前我们想也没有想过的,新农村建设真真切切的实惠着老百姓。”

“生活环境的改变,让这里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坦、安逸。看到村子的改变,看到这些村民无以言表的幸福,我们真的很安心。”白松乡党委副书记春生在谈到日地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是满脸的感慨。春生介绍说:“地日村距离乡政府驻地6公里,共有24户、178人、耕地面积152亩、低保户21户。2013年底经白松乡党委政府审视乡情、分析村情、注重民意的基础上,决定地日村为全乡文明新村建设示范点。2014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通过多方渠道争取资金,在地日村全力打造“四个示范村”,即基础设施示范村、产业发展示范村、环境优美示范村和和谐文明示范村。”

据介绍,地日村在新村建设中投资60万元完成了村内道路硬化4.8公里,投资40万元修建了28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室。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对村内主干道进行了美化亮化并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还在全村实施了藏区新居及提升改造项目,总投资为48万元,每户投入均为2万元,用于人畜分道、农户庭院建设、洗澡卫生间以及猪圈改造。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村内主干道上安装了数个垃圾回收箱。村委会还安排有专人对村内进行打扫卫生,并按照“村规民约”要求农户严格执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农户每年在房前屋后种植果树和花草,还会定期对村内的生活垃圾进行定点集中处理。另外,村内还组建了治安联防队,及时处理村内各类纠纷隐患,有了治安联防队后,2013年至今村内未发生任何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事)件。

环境好了,就要考虑如何让村民更加富起来,如何带领地日村的村民致富?面对这个问题,春生说:“地日村在原有的核桃产业基础上,2014年又新增了10亩核桃产业种植基地。现在正在积极培育发展酿酒葡萄86亩,目前长势良好,一定能为老百姓带来不少收入。”

记者了解到,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地日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前所未有的改观,2014年该村被评为了全县先进村党委支部,全州红旗示范村。目前该村已基本形成了讲文明、守纪律、树新风的良好风气,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感恩意识也逐渐在升华。

如今,日地村已经呈现出村美人富的崭新气象。但日地村的村民并不满足,他们正以筚路蓝缕的坚韧,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去实现新时期新农民的新梦想。如今的地日村,天更蓝、云更白、水更清、村更靓、生活更美好。

新闻推荐

为用电客户送去温暖

本报讯(四郎拉姆记者唐闯)“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帮我们接通了电,解决了家里病患护理的大问题。这大过年的,又是深夜,你们的服务态度真是让人感动!”看着屋里重新亮起来的电灯,得荣县茨巫乡卡色村居民降措...

得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得荣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