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货运大姐跑出两条爱心路 想成立慈善小组

成都商报 2017-07-04 02:59 大字

吴娟在家里整理募捐来的衣物

跑货运的成都大姐吴娟,从去年开始边跑货运,边给川藏地区有需要的群众送衣服。最开始,她向亲戚朋友募集,后来慢慢开口向陌生店家募捐。她的爱心捐衣行动,跟随丈夫开的货运卡车遍布川藏线,从成都出发,分两条支线,一条远达西藏昌都,另一条远至道孚县。

募捐一年多,让吴娟发愁的是,送货的只有她家一辆车。“如果我们有一个货运川藏慈善小组就好了,大家组织一个群,你去哪里跟我说一声,我把衣物给你送去。”吴娟说,冬天的厚衣物,学生文具受欢迎,如果有人想捐赠,可以联系她邮寄。

珠宝店募捐 “衣服没有,保温杯要不要?”

7月1日下午1点过,烈日当空,吴娟斜挎一个小包向三河场镇的店铺出发,她的第一家目标店是江陵路的一家服装店。一进店,老板张四姐热情地指了指地上的衣鞋。“给你找了一些鞋,几个书包,还有一些衣服,大部分是新的,还有几双鞋没有来得及清洗,你自己回去洗洗。”张四姐说,这些衣鞋有的是店里的过季衣服,有的是店员的二手衣服,都清洗过了。

吴娟一边道谢,一边麻利收拾,整理了两大袋,“鞋子估计有100多双,都是学生穿的。”第二家目标店是对面的珠宝店。看到吴娟,店主陈丽热情招呼:“没有衣服,保温杯要不要?”陈丽让人搬出了一箱保温杯,“给学生用可以吧。”吴娟随后接过了保温杯。

募捐完毕,吴娟借成都商报记者的车,将保温杯、两大袋衣服了拉到了小区楼下,打电话让儿子下来搬。“如果你们今天不在,儿子不在,我就找三轮车送,自己搬上楼。”她说。

一辆货车

跑出两条爱心线路

去年3月,吴娟和丈夫买了一辆大卡车开始跑川藏货运。3、4月的藏区非常寒冷,吴娟问地里劳作的村民:“我家里有不少旧衣服,你们要不要?”村民点头。回家后,她便将家里的衣服搜罗了一遍,随后送给村民们,还挺受欢迎。此后,她便开始为藏区有需要的群众募捐,最开始只是向亲友募捐,募集的第一批衣服送给了丹巴县东谷乡的一位村支书,由其派送给当地牧民。

“我的主业是跑运输,如果不下货,没有地方停,只能找当地人派送。”吴娟说,收集的衣物一般会装上货车,到目的地后找警察、村干部进行随机分派。分派的人会拍照片发回给她,她公布在朋友圈。成都商报记者从她的朋友圈看到,仅今年6月,各种分派信息就达7条。

吴娟给记者绘了一张衣物分派地点图,从成都出发,分两条支线,一条经过汶川、马尔康、甘孜、到达西藏昌都;另一条从卧龙、小金、到道孚县,共24个分派点,每一个点都有一个联络人。

外出募捐

不少店家纷纷献爱心

今年5月,吴娟开始向陌生店铺募捐。“六一儿童节,我想让孩子们收到一双鞋。”吴娟放下脸面,为了孩子们开始向店家们募捐,不少店家也纷纷伸出援手。

第一次在江陵路那家服装店募捐,店主杨小姐得知吴娟的来意后爽快答应,“一双鞋能顶什么用?多给你找几双。”杨小姐当场找了54双学生过季鞋,让吴娟带走。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二次杨小姐收集了一批旧衣物和过季衣物,通知吴娟来取,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目前吴娟已向4家店铺募捐。

“如果(衣物)没有打理,他们会跟我说,我自己清洗。”吴娟说,有人送衣服,她就去取,雇个三轮车到小区楼下,自己或家人再搬上楼,有一次她还因搬运中暑。

成都商报记者看到,衣物已将吴娟家客厅堆满了。“现在把麻将都戒了,跑货运基本只给老公做个饭,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忙这个。”成都商报记者 钟美兰

摄影记者 陶轲

新闻推荐

真情送关爱 勉励加油干 州委书记刘成鸣看望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

刘成鸣在道孚县看望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本报讯(记者陈斌)在“七一”即将来临之际,州委书记刘成鸣来到道孚县鲜水镇前进一村,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感谢他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的贡献,并送去党...

道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道孚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