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域旅游的别样风情 今年前8月,全州接待游客836.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3.47亿元,同比增长19.52%和18.16%。

甘孜日报 2016-09-23 00:00 大字

徒步穿越格聂神山。 本报资料库

雄奇秀美巍巍大山、绚丽多姿雪域高原、悠久灿烂康巴文化,甘孜之富在绿水青山,甘孜之美在绿水青山,甘孜之特在绿水青山。州委、州政府把“全域旅游”上升到全州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掷地有声地提出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山地旅游。以“甘孜山地旅游、东方户外天堂”为帆,甘孜州启航驶向山地旅游蓝海。

■本报记者 马建华

乡村旅游让村民捧上了金饭碗

“中路的风景实在是太美了,民居接待设施不错,村民发展乡村旅游赚到了钱,我为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感到由衷高兴”。9月20日,在丹巴县中路乡噶仁依村尚墨民居酒店里,从成都来的退休教师赵文莉和她教过的20多名学生欢聚一堂。赵文莉告诉记者,她阔别丹巴县30年了,曾在丹巴城小教过10多年书,1985年调到成都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这次回来看到丹巴县的旅游发展得这么好,她特别高兴,希望在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中,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老板布姆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们一家有4口人,两个孩子都已经参加了工作,她们夫妻投入100多万元,于今年3月开张乡村酒店。因住宿条件完全可以和星级酒店媲美,收入就比较高。“298元的房间有3间,328元的房间有3间,人均餐饮消费50元。我们打造的是嘉绒藏文化主题酒店。开张以来,4月、6月、8月、9月的生意非常好,可以满员”。布姆说,过去蔬菜和水果、粮食买不成钱,日子过得紧巴,现在开了乡村酒店后,所有的食材都是自产自销,还能够帮助邻居销售农产品,因为没有使用过农药,丹巴香猪腿、火烧馍很受游客青睐。

游客增多,布姆人手不够,她请邻居来帮忙,每天发120元工钱。村民在乡村酒店打工,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

记者在丹巴县乡村采访,乡村民居接待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民居接待示范户年收入普遍在20万元左右。

“旅游没有发展起来的年月,蔬菜水果买不成钱,只有用来喂猪,年收入有1万元,就算村里的富裕户了。现在游客来得多了,蔬菜、水果在家里就能够卖出比城里还要高的价钱”。布姆说,仅靠蔬菜、水果、核桃,收入几万元的人户比比皆是。

甘肃游客冯先生自驾车带着家人入住尚墨乡村酒店,刚住下来,他就带着家人到村里观光拍照,带着女儿下地干农活,摘菜、洗菜。“这种体验游,让游客心情舒畅”。

作为丹巴县的旅游名片,甲居藏寨实际参与旅游接待的90余户,其中挂牌示范户近28余户。3年来,甲居藏寨共接待游客近10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3万余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近5000多万元。率先发展的接待户年收入已超过20万元。

据省旅发委官网消息,甲居藏寨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公示期已经结束。未来的甲居藏寨将打造以东女嘉绒文化体验、藏寨观光、矿洞体验为主,佛爷岩商业体、旅游纪念品及特色游览观光车为辅的综合型收益景区,带动周边群众从事旅游服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 “农居变旅居、藏寨变客栈”,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曾经是省定贫困县的稻城, 2013年至2016年期间已累计投入6亿元,完善各种旅游设施,将稻城送上了全域旅游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稻城县共接待游客125.8万人次,相比上一年增长了156.7%;实现旅游收入10.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91.1%;县级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城乡居民年均收入达到1.7万元。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咬定目标不放松 精准发力求实效

(紧接第一版)工业投资完成53%。海螺沟景区管理局磨岗岭隧道全线贯通;改造新龙门子村等2个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700户农户房屋维修加固,完成藏区新居建设188户,完成“五改三建”60户,太阳能路灯安装630盏;...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