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她 大山深处的荆棘草

成都日报 2015-09-29 23:05 大字

在丹巴的大山上,有一种叶小刺长的荆棘草。毫不起眼,随处可见。当地人说,这种刺生灌木是防止大山土壤沙化的救星,就算是少水干旱的砂石地,它也能把根扎牢,活得很好。有意思的是,在水源充足遮阴蔽日的密林里,这样的荆棘草却很少见到。只有在风吹日晒的高海拔山头,岩层之上,石缝之中,越恶劣的条件,这荆棘草就愈发长得精神。

在丹巴的援藏干部人才,就如同这大山上的荆棘草,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激发出他们的斗志。改变藏区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把素质教育的理念植入藏区学校课堂……身为一名援藏干部人才,裴丽娟身上也有着这股荆棘草精神,她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偏远的乡村学校里,想尽办法将她储存的智慧的种子,撒向大山深处。

村小之一

牦牛河畔的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

从零起步 徒手打造校园文化

星期二的早上,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停电了。一踏进校门,就看到裴丽娟从教室里迎了出来:“今天停电,工作没法做。”裴丽娟的笑容里透着些许焦虑的神情。就在这周,这所学校要作为丹巴县的示范小学接受教育部门的检查,裴丽娟要负责学校材料的总结和整理。“因为以前从没有系统地归纳过,学校的材料都很零散,所以工作量有点大。”刚刚调任这里仅有一周时间,需要她熟悉摸索的工作太多,裴丽娟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

虽然裴丽娟算是“新人”,可学校的老师们和校长对她却一点不陌生。她和学校里同样来自成都的援藏支教老师刘晓琴早已成了“名人”——小学隔壁的幼儿园里,很多墙面上的壁画,都出自裴丽娟和刘晓琴之手。“这些都是去年节假日期间,我们打发无聊时间的‘杰作\’。”裴丽娟说得轻描淡写,别人眼里的“加班”,倒成为了她自我娱乐的项目。

今年,按照甘孜州“一县一主题、一校一品”的文化建设要求,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要作为丹巴县城的示范村小,率先打造出独树一帜的校园文化。而这个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裴丽娟的身上。学校校长郑明刚很高兴“抓”到了裴丽娟和刘晓琴这样的“猛将”:“在裴校长和刘老师来之前,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张白纸。”

如今,学校的美术教学成果已经初现:一楼的校园文化展示教室里,堆满了学生们的美术作品,充满浓郁的丹巴嘉绒文化。电子琴和空调的废纸壳、老师们收集的小酒瓶全成了孩子们创作的原材料。成都老师的创意,让这里的孩子们感到新奇而有趣。今年14岁的格绒初在学校读六年级,她的美术梦在成都老师的引领下正一点点实现:“我从未尝试过这样的创作。居然画出这些漂亮的作品,连自己都不敢相信。”

在裴丽娟的心里,已经有了对这所学校校园文化的初步勾勒:“支教老师们之前已经通过对每个乡村的深入实地走访后,整理出了一系列丹巴嘉绒文化的地方教材,目前正在编纂小学六年级和初三年级的地方教材。这些教材将为丹巴县的学生们了解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打下基础。同时,我们也将把书香文化植入校园,让师生们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提升素质,陶冶情操。”

村小之二

大山之巅的蒲角顶完小

一节示范课 传授“接地气”的教育方法

蒲角顶完小坐落在211省道旁梭坡乡的大山之巅,位于泽公村和呷拉村交界的地方。一条坑洼的碎石土路沿着一座座藏家小院盘绕上山,通往密林深处。土路不宽,刚好容一车通行。遇到一些藏家门口停放的拖拉机,就只能变得如蜗牛一般缓慢,一点点擦身而过。随着地势的增高,视野逐渐开阔,对面山顶的积雪清晰可见。终于,车子开到一片茂密的树林入口处停下了,从这里开始,就得步行上山。一看手表,从山脚到这儿,短短7公里能供车通行的道路,竟然耗时45分钟。校长李光全说,要走到学校还有2公里的路程。

通往学校的路时断时续,有时根本称不上是“路”。爬坡上坎,踩石头跨溪水,甚至还得手脚并用。和上午去的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相比,这个村小条件差了许多。在这样条件艰苦的村小读书,孩子们的毅力绝非一般。穿过树林,绕过一片玉米地,终于踏进了学校的正门。

下午2点,学生们刚刚上课。正对着学校大门,有一间教室敞开着。没有讲台,黑板前只有一张破旧的讲桌。地是石子儿混的水泥地,不算很平整。教室的木门很破,用几块木板补着大疤。5个学前班的孩子正跟随老师手中用电线折成的教鞭念着拼音,看到有陌生人,齐刷刷投来了怯生生的目光。

没来得及喘息,裴丽娟和丈夫刘云洲就迅速进入了各自的角色——给孩子们上课。刘云洲在操场上教一个班的体育,裴丽娟则在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上音乐。“哒哒,哒哒,哒——”“小朋,友们,好——”一句简单的问候语,裴丽娟将它拆分成了音乐中的节拍。在一问一答的有趣对话中,节奏、音高等音乐乐理知识被自然带出。刚开始,班上的孩子们还不敢回答问题,每个人都显得小心翼翼。裴丽娟干脆让孩子们都站起来跟着自己边念节奏边跳舞,洗衣服、摘果子,这些日常生活在她的示范下变成了经典藏族舞蹈动作。孩子们逐渐放松,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不知不觉到了下课时间,无论是后排听课的老师们还是教室上课的同学们,大家都显得有点恋恋不舍。“这种互动在我们的课堂上太少见了,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徐成美是学校的语文老师,就算裴丽娟示范的是一堂音乐课,也让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96个学生,15名老师,不断有老师考上更好的小学选择离开,新到任的教师却少之又少。这所村小缺乏师资的同时,更缺乏教育理念的革新。裴丽娟心疼的同时,也给自己加了一码:“这里需要新鲜理念的注入,这所村小,我一定会再来!”

刘云洲的自白:

和她并肩作战是我最大的幸福

我也曾是一名教师,老婆心中对支教生活的向往和那份梦,我特别懂。当年,我和她走到一起,看中的就是她善良的人品,以及她对教育事业的那番执着精神。人们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时同样热爱教育事业的我,遇见那样的她,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绝配。她上课的时候,我会在一旁悄悄地看,记下不足的地方,而她也一样。每天,我们都交流教学方法上的不足,然后又在对方的指引下不断改进。

夫妻俩,只有共同经历患难才会更加懂得尊重,珍惜彼此。我们俩就是这样的夫妻,感情越来越深,好得让周围的人都不得不羡慕+嫉妒。

不幸总会发生,老婆的家里接二连三发生变故。为了她,为了这个家,我选择放下我挚爱的教师行业,投入到全新的工作领域中从头摸索。面对年幼的孩子和身患重病的长辈,我知道我得担负起家庭经济的重担,追梦的事,就让给裴丽娟来做。这次来援藏,我没有丝毫犹豫,脑子里就坚定了一个信念:一定要和老婆一起来丹巴,因为和她并肩作战是我最大的幸福。我愿意每天早上叫她起床,给她做面条,尽我最大的努力,让她开心地完成支教的梦想。

藏区孩子们眼中的援藏工作

关于学习生活的改变——从物质到精神,成都来的援藏干部人才让丹巴孩子见识了不一样的世界。

达初:因为学校里来了成都老师,我拍了我的第一张照片,好开心。

肖妍:因为裴老师和成都的叔叔阿姨们的援助,现在我和同学下课就能随时喝热水,很方便!

蒋永超:成都来的老师都对我们很好,我很喜欢他们,很舍不得他们走。

罗永琪:是成都来的老师们让我知道课堂也能这么有趣,我越来越喜欢学习了!

仁青夏姆:以前都是从家里带水喝,有时候还到老师办公室要开水,裴老师想办法捐来了一台饮水机,她好厉害!

梁学刚:我喜欢成都来的老师们,他们什么都会,希望还能再有更多成都的老师来我们学校。

何佳音:自从成都的叔叔阿姨们来到丹巴,我们学校有了新老师,医院变得更大,道路越来越宽阔,谢谢他们!

吉灿:学校里来的成都的叔叔阿姨,给我们带来好些有趣的课外书和体育用具,谢谢他们。

八马扎西:成都新来的老师给我们带来好多新足球,我从来没踢过足球,发现这个活动很好玩!

申呷沙加初:谢谢成都来的援藏工作队的叔叔阿姨们,我还是第一次和同学拍照片!

【采访日记】

2015年9月22日星期二天气:阵雨转晴

今天是到丹巴的第二天,早上6点就被手机调的闹钟叫醒。头一天我们已跟裴丽娟说好要看她带学生们跑操,她新调任的村小是个寄宿制学校,每天早上6:50全校师生都要跑操。刚准备起床洗漱,就接到了计划有变的来电,因为在下雨,今天的跑操取消。山区的气候多变,头一天的大太阳并不代表第二天也有好天气。

早上9点,雨停了,太阳很快露出笑脸,我们出发前往水子片区寄宿制学校。学校不算远,从县城沿着303省道行驶十多分钟就到了。出乎我意料的是,村小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破”,这里有洁白宽敞的教学楼,有新修的塑胶操场,仅从外观看,似乎比成都市的一些学校还漂亮。教学楼上镶嵌着一些校训标语,每一个汉语词汇上都有相对应的藏语文字,再仔细一看,教学楼的楼顶四角也如同藏族民居的样式翘起了白色的角尖,很显然,这是一座地地道道的藏区学校。

因为昨晚的雷雨,学校今早停电。下课铃声改为了手摇铃,铃声一响,孩子们都从各个教室嬉笑着跑出。学生们以藏族居多,偶尔夹杂着些汉族娃娃,课间叽叽喳喳,藏语、普通话、四川话,大家都乱讲一气,但也一点不影响孩子们之间的沟通。

小学的隔壁,是幼儿园。除了忙小学的事务,裴丽娟也需要常常到幼儿园转转。一进门,就看到几个工人在用烟烧墙壁缝里的马蜂,这里的环境比起县城更为原生态,有几只马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上午11点过,在学校的采访结束,我们前往援藏工作队队员们常去的“食堂”吃饭。说是食堂,其实只是一个当地小餐馆。藏区的条件不可能跟成都的生活条件相比,拥有专门的食堂绝对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因此,队员们也只能固定包租当地餐馆的饭菜来保障大家的吃饭问题。由于土地贫瘠,物产并不丰富,丹巴很多物资都靠外地运输,因此这里的物价并不便宜,比成都贵了近一倍。按照每人20块钱的伙食标准,队员们一餐饭其实吃不了几个菜。饭菜是川藏融合的口味,以川味为主,在我看来,这算是一件让远离家乡的援藏工作队员们感到安慰的事。

本报特派记者 陈瑾 摄影 刘阳

新闻推荐

成都女教师 带着全家援藏

2014年7月,双庆小学副校长裴丽娟和丈夫带着10岁的女儿刘馨雨,一家人踏上了去丹巴的援藏之路。这个决定在亲朋好友眼中看来有些“任性”,但裴丽娟却说这是圆梦。一年来,他们深入藏区基层一线,克服种种...

丹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丹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