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塘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6月5日一大早,巴塘县夏邛镇夏桑卡村蔬菜大棚基地里,第一书记李渊又一次把群众召集起来,研究蔬菜的销售和品种更新问题。
“这段时间,我们认真调研了市场,分析了大棚蔬菜的品种,最终决定还是要敢于创新,不能走老路。”李渊说,夏桑卡蔬菜大棚在双流援建的帮助下建成后,村民们只种简单的蔬菜,大棚的作用发挥不明显,收益也不高。
像李渊一样的第一书记,在巴塘有76人,他们作为年轻后备干部,被安排到贫困村挂职,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县坚持党委政府主导、群众参与、资金整合、社会介入、全程督导的策略,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加速了脱贫攻坚进程。
■韩国梁
脱贫路上
政府不唱“独角戏”
6月5日,竹巴龙乡村民扎西又到县上购买200多斤玉米,“合作社养殖的藏鸡、藏猪现在长势好,我们就多备些粮食,争取下半年卖个好价钱。”
去年,和扎西一样的11个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成立了“巴塘县竹巴龙列哇格木综合产业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了3500只藏鸡、1500头藏猪、60箱中蜂,收入翻了一番,尝到了增收甜头的群众,今年又增加了养殖数量,想在今年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巩固脱贫成果。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该县在让各级干部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的同时,坚持不唱“独角戏”,在政府积极想办法、找路子、找方向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学技术、多方跑市场、设法兴产业,激发群众穷则思变的斗志,让他们的心热起来、手动起来,摒弃“等靠要”的心态,变政府一方唱“独角戏”为帮扶与被帮扶跳“双人舞”。
“我们目前选派了76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做脱贫攻坚的先锋,每个村还派出了工作组,就是通过政府的努力,把脱贫攻坚的政策传递下去,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县委常委周辉说,脱贫攻坚的主体还在群众身上,光靠政府单打独斗行不通,最终还是要靠群众的努力,只有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的目标。
整合资源
共同下好“一盘棋”
“过段时间,双流的红提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还要来对我们村的葡萄产业进行指导,我们现在产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是还缺少经营的理念和关键的技术指导。”基里村支部书记土登说,前年,村上选择20名种植葡萄的带头示范户,成立了基里村葡萄种酿专业合作社,发展了优质“赤霞株”葡萄110余亩,约33000余株,初步见到了效益,但是长远的发展还需要外面先进技术和理念的支撑,于是就想通过双流的专业合作社来进行具体帮扶指导。
该县以“一盘棋”的思维,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和产业培育,在脱贫攻坚中统筹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发展问题,立足“六个精准”,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主动探索短期扶持与长效提升发展机制。
在科学谋划脱贫攻坚产业规划,做强产业支撑的同时,强化脱贫攻坚主体素质的提升和内生动力的重塑,一方面加强与广东、双流、团省委等衔接,发动驻地企业和援建方的力量积极支持,让内地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进高原带动引领,提高贫困群众的市场意识、发展意识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巴塘县还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产业布局规划,对农牧民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大家的动手能力。
“上下联动、里外配合,全县所有的县级领导和所有部门都分片包干,脱贫攻坚在巴塘没有局外人。”周辉说,县里专门建立了一个脱贫攻坚微信群,每天都要在里面通报脱贫攻坚情况,县委政府目督办、纪检部门还加大了脱贫攻坚督查力度,工作不力、进度缓慢、成效不佳、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的都是督查的重点。
新闻推荐
牢记使命职责 投身脱贫攻坚 ——记巴塘县党巴乡党巴村第一书记李柯
作为团省委下派至巴塘县党巴乡党巴村的第一书记,李柯自2015年8月上任以来,重点在建强基层组织、坚持支部引领上下功夫,团结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从助推产业发展、引进智力支持、加大项目援助、组织社...
巴塘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巴塘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