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川藏“咽喉”的“守护神” ——记巴塘县公安局九公里检查站站长余清明

甘孜日报 2016-10-07 00:00 大字

巴塘九公里检查站。

■见习记者 刘小兵 本报记者 袁飞 宋志勇 文/图

“您好,欢迎您驶入甘孜州巴塘县境内,请您出示车辆行驶本、司机驾驶本,以及车内全体乘客的身份证,并打开后备箱,配合我们接受安全检查。”这是巴塘县公安局九公里检查站的民警正在对一辆外地牌照的大客车司机例行检查。

据巴塘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长吉志美介绍,九公里检查站于2014年11月设立,该站地处四川、西藏两省交界处的金沙江畔,位于巴塘县夏邛镇茶树山村地界的318国道线上,与西藏芒康县隔江相望,因距离巴塘县城九公里而得名,是云南、西藏和甘孜州得荣等县途径巴塘的必经之路和咽喉要道,是竹巴龙省级检查站的辅助卡点,主要盘查管控一江之隔、一桥相连的西藏籍重点人员。

自该检查站成立以来,来了一位年青的站长,他生龙活虎,很有干劲,领导信任他,同事敬重他。这一来,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并努力将检查站建设成为了该县“五卡一点”表率代表,全州公安系观摩学习地重要岗位。

在检查站的登记窗口右上方,鲜红的大字醒目的写着“五证”登记处,下方详细注明了身份证、户籍证明、村证明、乡党委政府证明、派出所证明。过路车辆井然有序的接受检查和登记,有的乘客乘此拿住水杯走向便民服务窗口向民警要饮用的开水。

“刚开始来到这里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顶可以用来睡觉的帐篷。这里的风特别大,夜晚能听到风吹走石子的声音。”余清明指着现已建成的检查站说,如今,工作环境改变了,警营们有了自己的卧室还有图书室,一空闲我们就去阅览书籍增加文化知识。这都要归功于州、县和上级领导把我们这个小站放在了心坎上。

这里不仅有了警营文化阵地,还有便民饮水点、休息区,以便更好地服务来往的车辆和让广大群众。

“服役之前,我的父母就去世了,是姨妈供完了我的学业,并支持我参军。后来我又考取了公务员,一步步走到今天离不开心里有坚定的信念,一个军人的信念。”想起当年的情景余清明感慨地说,我的父亲是外地人,曾是天津野战部队军人,复原后来到巴塘县公安局工作,期间认识了我的母亲巴塘本地人。从小,我就受到父亲的影响,爱看军事书籍,热爱军人这个事业,如今,我梦想成真,相信我的父母在天有灵也会为我高兴。

余清明由于工作努力,先后被单位派遣到四川警察学院学习,期间,无论从思想上,还是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升,特别在检查站工作时,他有了自己的管理理念。在一次检查中,他一眼认出了一名正在通缉的要犯,余清明请他出示身份证时,该通缉犯撒谎说要上卫生间准备脱逃,说时迟,那时快,余清明一边与通缉犯周旋,一边在手机上向战友们发出围捕行动的信息,战友们收到消息后,立即从侧面包围上去,将其逮捕。

“他母亲在医院做脑瘤手术,当时他只在身边陪护了一小时,就立即返岗上班了。”说道余清明是如何坚守岗位时,他对自己避而不谈,而是说起了战友巴桑尼玛,在母亲病重期间选择了默默地回到岗位坚守,既不请假,更不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实际困难。

余清明说:“协警能做到的,我们中层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每一件事,担起每一份责任,让领导信任,让战友理解,让群众认可。”余清明十分关心检查站的10名战友,并早已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无论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还是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他都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遇到战友身体抱恙时,他会主动代替他们上岗;战友家庭困难时,他就省下自己的工资悄悄地寄给他们。“因为有这样好的站长,我们才不觉得工作的辛苦和寂寞,是他的这份坚持让我们一直坚守在九公里检查站。”巴桑尼玛说。

“我们要时刻坚守阵地筑起平安防线,保地方百姓平安,为警徽增光添彩。”晨曦微露,九公里检查站上空又响起了余清明和战友们郎朗的口号声。

新闻推荐

50名领导干部赴京受训

本报讯(李元谭永生记者罗向明)3月27日,双流县领导干部北大经济管理研修班50名学员在北京3个月全封闭的学习生涯正式开启。这是2012年双流县出台《关于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倍增计划的意见》后,该县...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