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国初年兰州人开始造洋火

鑫报 2014-12-22 11:19 大字

旧时兰州城里的阔太太用的洋火来是四川制造

民国以前,甘肃无火柴制造工业。当时的舶来品如瑞典“洋火”已风行全国,兰州人也一改以“曲橙”(也称“火寸”,即将薄木片削尖,蘸以硫磺,近火即燃)引火之旧习,试用“洋火”,颇觉便利。广大农村则仍沿用火镰(即用钢锻成两三寸长镰刀状,打在火石上,发出火星,点燃火绒)灯火的原始方法取火。旧时中国人因火柴是舶来品,习惯称火柴为“洋火”。火柴技术传入中国已到了清朝后期。

甘肃城市人口所用火柴,主要来自四川。设立自己的火柴制造厂很有必要,光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的甘肃劝业道彭英甲正在兴办各种实业,其中也包括创办火柴厂。清宣统二年(1910年),清政府划拨创办火柴厂的地址,在今兰州市城关区靖远路市二院西南皋兰粮库,原为官办铁厂厂房,内有正式房屋20间,工棚四五十间。民国2年(1913年),彭英甲与河洲人前清进士邓隆、清军统领马福祥商议,共同发起创办一个火柴厂,厂定名为光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由官绅合办,预定招收400股,每股白银50两,共计2万两。其中官府投资40股,以黄河北原官办铁厂旧址拨抵;私股中除邓隆、马福祥各人40股外,余由官僚士绅认购,没有商人参加。但结果只召集了240股,合计资金1.2万两。在股东大会上,推定邓隆、马福祥、孟智生、令惟一、董某等7人为董事,邓隆为董事长兼经理。公司成立后,一面购置原辅材料,一面购置机器设备,准备进行生产。制火柴杆的木料是从青海买来的白杨木。硫磺、磷、盐酸钾等军用品,由政府发护照从上海、天津等城市购买。机器问题由邓隆从四川请了一位火柴技工做公司的工头,并由这位技工转请了几位制造木机器的工匠到兰州,开始制造土机器,直到自制土机器制成之后,才正式投入生产。生产火柴所用的原材料,除木材用以制作火柴杆及火柴盒,还有黄磷、硫化磷、赤磷、硫磺、柏油、骨粉、玻璃粉、硝碱等。硫化磷和柏油是做洋火所用的原料,产品商标为“朝阳牌”;黄磷和硫磺是做阴火所用的原料,称这种火柴叫“气死风”,这是由于它容易发火和不怕风的缘故,为乡间和野外作业人员所喜爱,产品商标为“轮船牌”,此外还有安全火柴等。光明火柴公司所生产的火柴主要行销于甘肃乡村、甘南和青海等地。

火柴厂初办之时,有正式职工约130人,称“内工”,临时工人约300称“外工”。火柴产量时高时低,平均每日生产15箱,每箱240包(每包10盒)。由于火柴厂正常生产时所需临时工较多,给庙滩子无业的贫苦市民解决了生活出路。先后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有邓隆、张叙五、张善卿。期间,为了解决火柴厂主要原料——木材问题,工厂曾于民国八年(1919年)在连城林场附近的窑街建立了一个分公司。

民国9年(1920年),光明火柴厂由官绅合办改成了官商合办,添收了商股。这时由于甘肃督军张广建去任,甘肃省银行倒闭,公司受到影响,无法开工。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公司召开了股东大会,决议招收商股,凑足原定400股,2万两白银之数,继续经营。这次股东会上仍选邓隆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增选高瑞卿为副经理,徐廉泉为监察员。

到了民国19年(1930年),国民军已经离开甘肃,国民军时期的西北银行所发行的纸币跌落,公司又受到影响,业务陷于停顿状态。于是又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调整,将原来的资金总额白银2万两改为银元2万元。

民国32年(1943年),因法币贬值,物价飞涨,公司资金周转不灵,再次召开股东会,决定将每股资金票额由原来的50元增为100元,共增资金3万元。公司改选张善卿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邢学纯为副经理,徐廉泉仍任监察员,直至兰州解放。

1949年10月,人民政府派员接收公司全部财产,没收了马步芳的官僚资本20股,马鸿逵(马福祥之子)的官僚资本约五六百股,并拨给资金人民币1亿元,恢复生产。1951年8月公司停办,私股全部按每股人民币2万元退还,人员分散到其他火柴生产单位,厂房地皮划拨给皋兰粮库。至此,光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自1913年创办至1951年结束,共有38年的历史。记者 童微整理

新闻推荐

今年甘肃省文艺活动演出异彩纷呈

◇记者张小燕鑫报讯从今年4月份开始,甘肃省将陆续展开17个文艺活动演出,其中,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摄协主办的首届敦煌国际摄影双年展将于9月举办,这也将是甘肃省首次举办大型的国际...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