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货郎子”和他的元顺成百货商店

鑫报 2014-12-25 11:17 大字

1951年的兰州中央广场

兰州市城关区中央广场西南角,过去曾有个“线铺子”,这就是元顺成百货商店。这里因日用小百货齐全、质量考究、服务周到而出名,到全行业公私合营时已有32年的历史。它在兰州城乡居民和手工业缝纫作坊中是一个人人称赞、货真价实的商店。

它的主人是一个名叫王凤元的山东农民。早在民国12年(1923年),他就来到兰州,肩挎线包袱,背插绒线棒,手摇拨浪鼓,走乡串巷,是沿街叫卖的“货郎子”。他为人和气勤快,生意红火,渐渐有所积蓄后,增加些手巾、袜子等零星小百货,在市面上摆起了货摊子。随着生意日渐发展,便把他父亲和哥哥从山东叫来帮助营业。民国18年(1929年),陕、甘两省大旱,饥荒成灾,他父兄返回山东,他仍坚持经营,终于渡过难关,并在业务逐渐好转的基础上,借款赊货,扩大经营,于民国21年(1932年)在辕门西口(今中央广场西南侧)开设了元顺成百货商店,主要经营各种丝、棉、扣、“洋线”,兼营小百货、小五金等碎小商品,如毛巾、手帕、袜子、腿带、辫子小带、针、锥、卡、扣、梳子、小圆镜、各种颜料、银粉等。家常日用小商品应有尽有,既丰富了百货市场,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开业初期,生意很有起色,但为时不久,因受全国各地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到民国22年(1933年)结算时拖欠外债约3000银元。但他并未灰心,实行“货真价实,言无二价”的传统商业规范,以建立信誉,招徕雇主。例如原来绣花丝线的规格为每支18根,每根2尺长,共计3丈6尺长,36个头。而且鉴于这种规格既浪费丝线,又穿针麻烦,他就亲自到成都鑫发隆线庄建议,改18根36个头为一根两个头,受到人们欢迎。与此同时,还精选好丝纺线,使绣出的花不发毛,每包中配备各种色线务求齐全,在个别顾主特需某种色线时(如雪青、肉色),他们还自己加工,不怕麻烦,尽量满足需求。棉线每包半斤,五大桄,每桄七支,也是原封进、原封出,从不短桄少支。又如那些染色的各种颜料,来货都是1至5斤的桶装,没有小包,一般都是原桶出售,而元顺成特为顾客拆零分包,分量价格都很公道。在旧社会,妇女一般不出门上街,需要针线之类经常差使孩子们到元顺成去买。他们不欺不哄,并包好扎好招呼孩子们拿好出门,使家人放心。正是这些平凡小节,时刻联系着消费者的心,元顺成因此信誉日高,远近闻名。

为了扩大货源,王凤元又多次前往山东、天津等地采购热门畅销商品,有德国、日本的进口货,也有北京、天津的时新工艺品,还有山东周村产的小圆镜,小线带等手工产品,花色品种日益增多,供货源源不断。同时,他增加批发业务,批发对象为城郊乡镇及外县的货郎摊担贩,如会宁、定西、通渭、陇西、临洮、河洲(临夏)、甘南及皋兰、永登等地的小商贩,每天接待批发业务就有三五起,乃至十来起,每次成交额三五十元,多至七八十元,少的也有一二十元。随到随买,任意挑选,不管成交与否,成交多与少,他们都是热情招待,周到服务。为了结算方便,还为每人各设一个小蒲篮,商贩把自己挑好的货放在里边,即使整包拆零的货物也按批发价计算,如顶针每包65个,针12个号,整包数零都不限制,也不搭配,全部选好后逐一算账,手续简捷而不乱。个别商贩一时手头不便时还给予少量的赊销,使上门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各地商贩慕名前来进货的越来越多,元顺成的生意越做越红,资金越转越灵,整天门庭若市,热闹非常,仅两三年时间,就扭亏增盈,还清了债款。店员也逐步增加到十人。此时王凤元以积蓄买房置地,先后在城关区绣河沿、南府街、道升巷买房三院,并在崔家崖买进水地三亩,还有一定的金银积攒。到1949年后期,元顺成的资金(包括房地产)约达十万余元。

兰州解放后,王凤元遵守政府的各项政策法令,积极经营业务,并在历次爱国捐献中表现出很高的爱国热情,特别是1955年社会主义建设集资中,他以黄金九十多两购买了集资券,为国家建设作出了有益的贡献。记者 童微整理

新闻推荐

首台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频生命探测仪落户甘南消防

◇记者金振华通讯员崔晓程文/图鑫报讯1月27日,甘南支队斥资40万元采购了2台分别从美国引进的雷达生命探测仪和从法国引进的音视频生命探测仪。雷达生命探测仪、音视...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