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五年,那些真实的进步
编者按:五年前,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把“5·12”深深地刻进历史的记忆。
这五年,我们从灾难的痛苦和悲伤中坚强起来,从重建和发展的成就中自信起来:在党和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支援帮助下,甘肃省地震灾区扎实推进灾后重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奋力推进产业发展,大力改善民生,坚定地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迈进,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的灾后重建、科学发展的壮歌。
回眸五年,重建发展之路让我们更加坚信中国精神的伟大、中国力量的强大、中国制度的优越;回眸五年,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同心同德,感恩奋进,砥砺前行。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巨灾重建五年回眸》栏目,为读者呈献记者重新走进昔日灾区的所见所闻,以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全力推进转型跨越、富民兴陇大业,和着中华儿女追逐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铿锵足音,倾情奏响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甘肃乐章”。
本报记者 白德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在国人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五年过去了,曾经遭受重创的灾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群众生活还好吗?带着大家的关注,我们再访陇南、甘南与天水。
几天来,我们感受到了山河巨变般的震撼,体会到了灾区群众坚定、自信、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触摸到了许许多多实实在在的进步。
事实再次证明,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抢险救灾、灾后重建伟大斗争,创造了奇迹,超越了灾难,不仅让灾区重生,更让灾区发展实现了大幅跃升,不仅修复了灾区群众内心的创伤,而且坚定了实现小康的梦想。
五年后的今天,曾经的地震灾区已经站在了一个崭新的起点上,灾后重建奠定了灾区跨越发展的基础,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民生得到很大改善,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灾区群众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进……
民生的进步:“五年好比十几年”
五月的陇南,山明水秀。然而,比美丽的风光更让人心动的,是那无处不见的民生之变。
车,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没有颠簸,即使路旁就是峭壁,心里也是踏实的。
“现在的路,比地震前可好多了。”在路边,我们遇见了一位老人,他叫张兴福。路,就从他家门前过,他见证了几十年间这条路的每一次变迁。
“重建修路的时候,来了很多人,大家一起干,修得又快又好。到现在,我都忘不了当时的场景。”他说。
沿着用爱与责任筑就的道路进入陇南,隔一段就能见到一个小巧而美丽的村落。这些村落,有些原本就有,有些是从山上异地搬迁建设的,但都比震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县尖山乡宋坝村,就是其中一个。(转2版)
(接1版)
66座浅黄色的房子,与青山相映。房子里宽敞明亮,生活舒适。村里人说,其实最关键的是,墙体里有“钢筋铁骨”。
“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值了。以前没有水、没有电,现在什么都有。”76岁的尚明福老人边打牌边说。
地震前,宋坝村建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上,简陋的土坯房大多已住了半个多世纪,结果被地震夷为平地。
异地重建后,房屋全部按照“抗八”标准规划建设。
汶川特大地震,学校的脆弱,刺痛着无数人的心。
重建,学校自然是重中之重。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每一个环节都让重建者花了大量的心血。
“现在陇南最好的建筑是学校。”这是一个空前一致的回答。
在文县城关一小,我们看到了现代化的教学楼,一流的教学设施,还有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
和居民住房、学校一样,重建中,所有基础设施都是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划标准建设而成。
国如何以民为本?在抗击灾难中,就是坚持生命至上、民生优先,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
“通过灾后重建,民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远远超过了震前的水平,毫不夸张地说,五年好比十几年。”陇南市政府一位分管领导这样说。
精神的进步:更团结、更友爱
震后,要重建的不仅是房子,还有内心。
灾难留在人们心里的创伤,需要时间去修复,更需要“爱”去抚平。
五年之后,再访陇南,我们发现灾区群众面对生活自信而坚定,相互之间团结友爱,强烈地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武都区滨江公园是震后新修建的避震场所,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家最喜欢去的地方。
每天吃过晚饭,只要不下雨,很多人都去滨江公园。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散步,或进行别的运动项目。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该同享/有难必然同当……”
50多岁的王晓玲,伴随着《相亲相爱》的音乐,带着约200人,一起跳着她自编的广场舞。
虽然队伍庞大,但仔细看,大家步伐一致,舞起来,甚为壮观。
“刚开始真的是来避震的,后来我们大家在一起通过跳舞,就把避震的事情给忘了。”王晓玲笑着说。
地震的伤痛淡了远了,得到的关爱依旧铭记在心。
无论是无情的地震来袭抢险救灾之时,还是在地震之后重建家园的过程之中,灾区群众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社会各界的关爱。正是从四面八方汇聚到灾区的大爱,帮助受灾群众走出悲痛,迈向新生活。
不久前,芦山地震发生后,陇南各界怀着感恩之心,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文县中寨新村的王奋平一下子就捐出5万元。
“我们受灾的时候,全国都来帮我们,现在过上了好生活,为灾区贡献点力量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王奋平说。
防灾的进步:意识与能力“双提升”
在天水、陇南、甘南,随处可见关于防灾减灾的知识宣传。宾馆的服务手册里,都有特殊的一个章节——地震自救知识。
电影院、大型商场、避险广场……都竖立着安全提示牌,那些关于自救的知识,早已烂熟于灾区群众的心里。
“地震来了,您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
问老人,问孩子,问每一个遇见的人,几乎都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绝大多数都掌握了基本的逃生知识,都有很强的防灾意识。
快速有效的灾害预警也在跟进。
如何构建完善的灾害应急机制?从省委、省政府到各级党委政府,都在不断地研究探索。
陇南市创新思路,整合多种信息资源,2011年7月,建成了一套全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实现了7个部门1156个监测点17类监测信息的实时快速采集、传输,2.2万名信息员可以同步接收和上传灾害信息。
信息平台如果监测到有发生灾害的可能,可在几秒钟内将预警信息传输给指挥长和可能发生灾害5公里范围内的信息员,指挥长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安排部署应急准备工作。
“这个指挥系统在全省是第一个,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陇南市气象局副局长李宝杰说。
在今年陇南全市发生的12次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中,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及时安排群众撤离,没有发生人员伤亡,极大地减少了财产损失。
震后五年,防灾意识与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与此同时,救灾的综合能力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根据灾害损失的等级,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是关键。”天水市民政局救灾科科长牛宏斌说。
灾后重建中,天水市编制了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相应地制定完善了责任体系。
正是因为应急机制和措施的不断健全,芦山地震发生后,天水市在12个小时内就完成了3.7万条救灾棉被的转运任务。
进步,显而易见,但还不能停下前行的步伐。
发展的进步:升腾的“同步小康梦”
“灾后重建,其实是漫长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重建工作做得越好,越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陇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漆文忠说。
灾后重建,无疑将陇南市的经济发展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1%,增幅都在全省前列。
但在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已全面完成之后,陇南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投资塌陷期”,要保持重建中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并不容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决定增速不能降、任务不能减。因为重建让我们的思想更加解放,基础更加夯实,也增强了同步实现小康的信心。”漆文忠说。
在甘肃省地震灾区,重建,并没有成为简单的恢复,而是为今后发展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
由于重建彻底改变了陇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结构随之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重组、培育龙头企业的步伐加快,工业集中区及现代物流园区建设进展顺利,以旅游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更加凸显。
宋坝村从山上搬迁下来,因为太远,地不能再种。重建中,为了解决群众增收的问题,县、乡政府通过科学论证,决定扶持建设300亩油橄榄基地。
“过去村里都是种麦子,只能糊口。现在有条件种油橄榄,大家都很赞成。”村支书孟小平说。
从小麦到油橄榄,虽然种植的难度和周期都增加了,但是种植结构调整后,未来收益能增加好几倍。
“过去不敢想的事情,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干的事情,现在敢干了。” 漆文忠说。
震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干部群众心中,升腾起了同步奔小康的梦想,并且步伐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定。
2012年,陇南市将“十二五”后三年目标中的9项进行了调整,全部都提高了标准,比如农民人均纯收入就从原来的年均增长13%调整为年均增长19%……
(本报陇南5月10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5月13日讯(记者陈泳)据省气象局今天发布的气象信息专报,近日,甘肃省将再次出现较大范围降水过程,其中,甘南、临夏、定西、陇南、天水、平凉、庆阳等市州有小到中雨,局部地方有大雨;兰州、白银、...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