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快推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甘肃日报 2013-01-04 23:58 大字

于金凤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把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甘肃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要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制度是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石,因此,必须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首先,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其次,要完善干部的考核任用机制,把节能减排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再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立法、执法机制,使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上法制化轨道。

加快实施甘肃主体功能区战略。根据《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遵循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空间自然属性,构建“一横两纵六区”城市化发展、“一带三区”农业发展和“三屏四区”生态保护三大国土空间开发战略格局。要以“三屏四区”等生态保护区为重点,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度有序开发省域国土资源;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人口有序转移到重点开发区域;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脆弱和自然灾害危险性大的地区严格控制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交通、输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尽量避免对重要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分割。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根据甘肃七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实施不同的生态修复工程。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通过推行禁牧休牧轮牧、以草定畜等制度,增强其水源涵养能力;对“两江一水”流域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通过实施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绿化工程等,促进其生态修复;对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通过实施对祁连山区冰川、湿地、森林、草原抢救性保护工程,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对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区,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巩固绿洲生态建设成果;对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区,通过实施全面节水、生态调水工程、结构调整和科学管理等综合措施,规范用水秩序,控制人工绿洲规模,加强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实现生态修复;对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通过实施以治沟骨干工程为主体的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等工程,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促进其生态修复;对肃北北部荒漠生态保护区,通过建立保护区荒漠生物物种储存基地,保障生物物种安全,通过加强沙漠化和荒漠化治理,发展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生态自然修复。

必须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比重和水平;要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的发展;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延长产业链,建设生态工业循环圈;要以开发利用再生能源为突破口,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循环圈;要加快以工业化为重点的城市经济发展,把农村人口,特别是生态功能重要、敏感地区的人口转移出来,把一部分农业耗水转化为生态用水。建设生态文明,还必须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注重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创新生态经济,走好生态产业、有机循环农业、保护性旱作农业的路子。

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要改变传统的消费模式,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健康”为宗旨的生态消费观念,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要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充分揭示奢侈性、浪费性观念的危害性,大力宣扬生态消费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摒弃那些过分讲求豪华的“高档消费”、随意铺张浪费的“攀比消费”、片面追求方便的“一次性消费”等消费陋习;同时,大力培植绿色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更多物美价廉的生态消费品,从而不断减少人们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市委党校)

新闻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本报兰州讯刘伟平同志在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围绕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认真组织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六大工程”,增强...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