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玛曲看云

兰州日报 2019-08-30 23:38 大字

玛曲,是孕育黄河的襁褓。

在中国版图上,如果变换一下角度看,甘肃的地形地貌犹如一条硕大的毛毛虫,从西偏北方向朝前蠕动。它一定是口渴了吧?蠕动着1000公里身躯寻觅水源。然后,就停止了脚步歇息。这时,它用头顶生长的一个叫玛曲的“肉角”,伸入青海与四川交界处,忘情地吮吸从巴颜克拉山一路流淌的甘霖……

(一)

玛曲,藏语称谓,译为汉语就是“黄河”,多么而豪迈的名字。

玛曲,一直让我梦绕魂牵,走进玛曲广袤无垠的大草原,我不敢相信,这就是玛曲吗?

,我仿佛看了不同于异地的云。那洁白的云,怎么看都看不够。轻轻地、柔柔地,低垂游弋,变幻莫测,与连绵起伏的群山亲密相接。如果站在群山的某个制高点上,摘一片云朵似乎都能触手可得。不是吗?大团大团的云,在天际的眉梢间,舒展开美丽优雅的身影,变幻出各种奇异的形态,与蓝天一起映衬出藏地的一切——寺院、经幡、佛塔、桑烟、玛尼堆,以及成群的牦牛和草原深处手摇转金筒行走的藏族老人

……

(二)

穿越临夏与甘南交界的土门关,藏地独具的自然与人文特征即将呈现出来,就像一部大戏拉开帷幕——农耕文明的基因逐渐被游牧文明的品质更替。车窗外我看到,田野与草原的分界线愈加模糊,至直消失。继而,麻当、王格尔塘,唐尕昂、博拉、阿木去乎,一个个别样的藏地名字,映入眼帘。在我来看,它们的背后,都掩藏着一个个神奇的故事,等待讲述。它们如一串串珍珠洒落在辽阔的草原之中,熠熠生辉。

当夏河、合作和碌曲渐渐远去,深入甘南腹地的玛曲还远吗?

当回望那一泓澄明、安静的尕海上空,飞翔的一群群欢快的赤麻鸭、斑头雁、灰鹤和棕头鸥,已然化为心底鲜活生动的画面时,我不禁有些怅然若失,我们什么时候还能见面?没有扰动的大自然,才是他们热爱的栖息地。翻越西倾山,通过草原深处笼罩的薄雾,我依稀看到远处的小城玛曲,它静卧在一列翠绿的青山脚下,圆润的山不是很高,温柔地依偎在小城玛曲的身旁,有一种亲密无间的感觉。

玛曲的云,仿佛一路跟随而来,湛蓝湛蓝的天空,是云的家园,它与雄鹰为伴,巡视格萨尔王庇护的这一方质朴、纯粹的净土。

(三)

小城玛曲娇小玲珑,就像一幅清澈明亮的水彩画。一条格萨尔大街纵横东西,嘉曲路、萨日路、忠干路、西曲路和玛扣路,穿插其间,塑造了小城玛曲的基本骨架。一座座藏式建筑鳞次栉比,井然有序地排列于街道两侧。在格萨尔文化广场一角,我举头看变幻无穷的白云在蓝天上游荡,领略休闲运动的藏族老人和孩子们的微笑,还有微微清风吹拂的惬意……

记得甘肃现代摄影协会创作部部长桑志清曾说,在看过玛曲的天下黄河第一弯之后,抬头仰望玛曲上空变化多端的白云,突然感到像发现了什么,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洋溢出一抹惊喜和敬意。

因为,时刻有白云的相伴,有草原相映,有佛音缭绕,玛曲才有了一种气象,一份纯美,一缕清新。

那座桥,一座横跨黄河首曲的桥梁,俨然是玛曲的一道文化符号,桥下静静流淌的一弯细流,从玛曲出发,之后变成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向着大海不舍昼夜地前行。玛曲能不为此骄傲吗?

我看到,当地藏族美女帅哥卓玛拉草和才让拉毛介绍玛曲时,脸庞上写满了自豪。

(四)

阿万仓,玛曲第一大乡镇,静卧在高耸的贡赛尔喀山的木道旁侧,夕照下,金碧辉煌的娘玛寺愈发肃穆庄严。在它身后的不远处,便是中国最美的阿万仓乔科湿地草原,站在海拔3600米以上的山峦,倾听山风的歌唱。俯瞰群山环抱的大草原上,成群的牦牛、马和羊们悠闲地觅草。

河流与湿地彼此交错相连,闪烁出银色的光芒,宛若一幅幅水绸玉带,在绿色的波涛中蜿蜒流连,此时此刻,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仿佛融为一体。城市的浮躁与吵闹,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和牵绊,在那一刻,竟然神奇般地抛掷脑后,化为乌有……

扎宝,是这一片草原忠诚的守护者。他说,他是玛曲草原的儿子,他为草原而生,玛曲的根和血脉与他永远同在。

在玛曲落日的余晖下,扎宝目送我渐渐走远,倏地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鹰,兀自从高天燃烧的云层深处冲出来,引颈向壮美的阿万仓草原抖落一串惊响……

如果草原是玛曲温婉、湿润的肌肤,那么,白云就是玛曲天空飘舞的圣洁的哈达。

□王新华

新闻推荐

玛曲召开 “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操作培训会

本报玛曲讯日前,玛曲县举办“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操作培训会,全县各党(工)委、支部党务工作者共70多人参加培训。...

玛曲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玛曲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