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曲:黄河首曲的发展之歌本报记者 赵梅
玛曲:黄河首曲的发展之歌
草原如绿色的锦缎向天际铺开去,星罗棋布的帐篷散落其中,黄河吟唱着悠扬的牧歌在这里华丽转身……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5个重点,认真实施生态立县、牧业稳县、工业强县、项目带县、开放富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八大战略——近年来,玛曲,这座以母亲河黄河命名的高原小城,立足县情,大力实施 “五大战略”,全面推进“五大建设”,全县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今年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玛曲县建县58周年。建政初期,玛曲只有县城之名,无城镇之实,党政机关一直在帐篷中办公。
如今,走在玛曲县城,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宽广的道路、整齐的建筑。近年来,玛曲县城镇建成区道路全部硬化,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随着通乡通村公路等项目的建成,全县交通四通八达,已实现了乡镇通电、通路,广播电视信号及移动电话信号基本覆盖城乡的目标。玛曲县以提高城镇整体功能,改善全县人民居住条件,绿化、美化、亮化环境,激活区域经济和服务为主要目标,以交通、水电、通信、供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目前融会贯通的交通网络,建成了集民族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格萨尔广场一处,居民住宅楼1300多套,牧民定居点11处,定居房屋3802套;配套的连片供暖、污水排放、垃圾填埋场等公用设施一应俱全,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3亿元,其中城镇以上完成投资6.4亿元,农村完成1.9亿元。去年的投资额是1970年的5198倍。去年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
玛曲县经济总量逐年攀升,发展水平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全县GDP由1970年的785万元达到2012年的12.43亿元,增长了157.34倍,年均增长12.82%。人均GDP达22421元 ,较1952年增加22229元,增长115.78倍,年均增长8.26%。自1952年以来实现了7个翻番。
全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由传统农业为主向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由1970年的84.71∶3.95∶11.34调整到2012年的29.71∶36.50∶33.79。财政收入也实现了稳步增长,1970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4万元,2012年达到1.4亿元,比1970年增长580倍,年均增长16.36%。
农牧村经济全面发展 “工业强县”发展势头强劲
玛曲县畜牧业生产占据全县国民经济的主要位置,建县之初,全县畜牧业基础薄弱,完全是靠天养畜的经营模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结合玛曲县的实际情况,全县畜牧业生产继续贯彻“以牧为主”方针,以“控制净增,提高总增,加快周转”的方式大力调整畜群结构,开展草场承包责任制,运用草场围栏、暖棚建设、人畜饮水、疫病防治、良种培育、牧民定居等现代化技术,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
去年,全县继续加强“三农”工作和“一特四化”建设进程,切实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畜群结构调整,促进畜牧业增产增收。目前全县各类牲畜存栏103.83万头(只、匹),比1970年增长1.29倍;主要畜产品产量增加,2012年肉类总产量15376吨,比1970年增长16.39倍;绵羊毛产量506.3吨,比1970年增长1.37倍;牛奶产量36053吨,比1970年增长27.89倍。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539万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6942万元,分别比1970年增长35.34倍和33.69倍,年均分别增长8.9%和8.81%。
受自然条件影响,建县之初,玛曲县民族工业长时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1970年,全县也只有设备十分简陋、生产条件落后的3家小厂,全部工业总产值3.7万元。
经过40多年的建设,全县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创办了格萨尔金矿、冶炼厂等以金矿开采、冶炼为主的龙头企业,年产黄金2000多公斤,跻身全国产金大县行列。畜产品加工、药材加工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共实现工业总产值7.67亿元。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6.26%,比1978年增长3219倍。同时,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工业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加大。2012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287万元,为全县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玛曲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事业从几近空白向“科技兴牧”发展,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2012年全县共发展各类科研机构46个,各类科技专业技术人员1089人;成功研制了藏系绵羊引种改良、牛羊肺线虫和肝片吸虫病的防治、优良牧草引种栽培、太阳能暖棚建设等科技兴牧技术13项,2012年财政共投入科技资金117万元。
1958年,玛曲县建立历史上第一所小学,学校仅为一顶帐篷,师生3人。随着全县经济的不断壮大,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12年县财政共投入教育资金1.18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12.47%。目前,全县有各类学校14所,其中普通小学12所,普通中学2所,幼儿园1所,2012年普通小学在校学生635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983人,全县共有专任教师66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初中升学率98.23%,高中升学率75.05%。2012年,全县人民受教育平均年限达到3年,全民文化素质大幅提高。
2012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2个,床位218张,卫生技术人员278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214人。与建政之初相比,玛曲县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健全,加之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传染病得到了有效防控,疾病治愈率不断提高。
目前,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384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002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4855人,参加失业保险2100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36809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31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112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433人。2012年,玛曲县还建成第一所养老院,床位30张。此外,全县文化体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建成格萨尔民族文化中心、格萨尔赛马场、多功能体育场,县广播影视楼正在建设当中。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玛曲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日益改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4798元,比1970年增加4688元,年均增长9.41%。农牧民住房条件大为改善,由原来的游牧居住帐篷逐步改善为砖瓦结构的牧民定居房。全县共建成牧民定居房4259套,其中城区建成3个牧民定居点,共有房屋1735套。2012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61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035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85平方米。
如今,玛曲县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为早日实现全面小康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双联行动加快牧村脱贫致富一张张亲切的笑脸,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和贫困户攀亲结对,与牧民促膝谈心共谋发展计划……在双联行动中,玛曲县认真贯彻省、州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大任务”,突出务实和创新“两...
玛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玛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