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八大代表风采:草原“曼巴”的信念

甘肃日报 2012-08-30 00:35 大字

本报记者 赵 梅

骑马、拽着马尾巴渡河进牧村、入帐圈,为藏族群众看病送药、接诊免疫、建立健康档案……这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人民医院原外科主任王万青44年职业生涯的写实。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来到玛曲县工作,44年来,他多次放弃了回上海的机会,坚守在玛曲草原,救死扶伤,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感天动地的民族大爱。

留下是我无悔的选择

“我已经在玛曲生活了40多年,选择留下我从未后悔过。”王万青不仅仅是这样说的,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无悔的选择。

1968年12月26日,王万青从上海出发,先后乘坐火车、汽车,于1969年1月1日到达甘南。他拒绝了当地部门让他到海拔相对低的迭部农区工作的安排,请命前往海拔3800多米的玛曲县阿万仓乡卫生院工作。

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阿万仓乡还没有通公路,只有一片茫茫草原,通行只能靠骑马或徒步。

初到乡中心卫生院,眼前的情景让王万青吃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最贵的医疗设备是血压计。 (转4版)

(接1版)

语言不通成为王万青为当地群众诊疗时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开始的时候,他只好在本子上把一些看病时常问的藏语用汉语音译后背下来,连说带比划,试着与前来看病的牧民交流。

为了减轻牧民群众的痛苦,王万青认识到,高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极为重要。他和妻子凯嫪一起,起早贪黑,逐一给当地牧民实施预防接种。1981年,他独自一人骑马完成了当地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的普查摸底,完成了全乡牧民孩子的计划免疫。1985年,阿万仓乡“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全县乃至全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王万青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这在当时的玛曲县乃至甘南州都尚属首例。

治病是我应尽的职责

虽然已退休9年,但仍有一些牧民群众找到王万青家里来看病,对这些病人,王万青从来不会拒绝。关于医生救死扶伤的故事总是那么动人,王万青救人的故事也是如此。

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牧童,被牛角顶穿了肚子。万分焦急的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南美送到了乡卫生院。当时,南美的血压都已经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但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必须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孩子性命难保。

征得家长和乡里领导的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很大的风险,为南美做了坏死肠管切除手术。

手术后十多天,南美开始进食了。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王万青这位神奇的“曼巴”(藏语,医生)。

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王万青担任医院外科主任,主刀或主持参与过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的手术还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

过去,阿万仓乡地域黄河上没有桥也无渡船,为了开展计划免疫,王万青曾经抓着马尾巴冒险来往于黄河两岸,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骑马去冬窝子(牧民冬季定居点)为牧民进行健康体检,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草原,这个来自上海的“曼巴”在艰苦的地方尽着一名医生的职责,至今,他仍在为玛曲的医疗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奉献是我不变的信念

“我已经年龄大了,可能做不了太多事了,但要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王万青说,是党给了他在困难环境下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

王万青刚到玛曲后就积极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到玛曲的第二天,王万青便跟随一位老干部去了烈士陵园,他发现埋葬在这里的200多位烈士大多数是无名英雄。此后,在他的奔走呼吁下,烈士陵园被修葺一新,成为玛曲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1年,王万青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入选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2010年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2010年度当选十大“陇人骄子”。

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做一个有崇高信仰的人!这是王万青不变的信念。

新闻推荐

王万青:风雪草原路 大爱民族情

新华社兰州11月1日电(记者姜伟超)虽然才刚刚入冬,但海拔3600多米的玛曲草原已被一层薄薄的冰雪覆盖。背着一个看似不大但却着实压肩的医疗箱、脚踩一双军用胶鞋,年近古稀的...

玛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玛曲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