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悠扬幸福长 辉煌甘南六十年之民生改善篇
牧歌悠扬幸福长
辉煌甘南六十年之民生改善篇
题记:雪域的阳光滑过桑科空旷的胸膛/牧歌荡漾在湛蓝的苍穹
——甘南诗人牧风《诗意甘南——桑科》
正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草绿花红、牛羊肥壮。
穿行在甘南大地,不时能看到一顶顶白色的帐篷在绿草地上“安营扎寨”,帐篷周围,有人在唱歌跳舞、聚餐喝酒。是游客吗?似乎不是;是牧民吗?似乎也不是。询问当地人,才知道这是人们在“浪山”。
原来,在甘南藏区,每至夏日好阳光,家家户户都会收拾锅灶炊具、饮食物品,全家老少出动,到野外山坡、草地、河边选好地点,搭起帐篷,穿起盛装,会餐、饮酒、歌舞。
什么是幸福?在蓝天白云下与亲朋好友一同回归自然,这份悠闲安乐,也许就是一种幸福。
幸福写在民生上,如同“浪山”习俗已成生活方式,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确保人民能过上好日子,是甘南在60年间写下的一份民生答卷。
刻木结绳与互联网
中午时分,伴随着一场太阳雨,一轮彩虹挂在崽家庄幼儿园的上空。
位于临潭县冶力关镇的这所乡村公立幼儿园,由镇政府投资、建设在村委会,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安排,附近几个村庄3到5岁的孩子均可入学。今年3月开园后,此前,要走很远的路去私立幼儿园上学的孩子们,纷纷转学来此。
屋舍新新、教室明亮,一些调皮的孩子,笑嘻嘻地跑着玩。那些午睡的孩子,竟然不受任何干扰,梦里无比香甜,胖嘟嘟的小脸上露出憨笑。
中班教室里,围绕“我上学了”四个大字,是孩子们摁下的五颜六色的小手印,洪丽妮、丁蒙、朱润阳……汉、土、藏三个民族的20个孩子在这里心手相连、亲如一家。
我们还曾在一个傍晚,去了尕海湖畔的尕海中心学校。
这所小学已有50余年历史,从马背小学到窗明几净的寄宿制学校的校史,恰是甘南教育事业发展的浓缩版本。
建校之初,大树下、草地上,一块黑板、席地而坐就是课堂,学生骑马从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外赶来上课……
今天的校园,占地面积28亩,校园内教学楼气派,宿舍整洁,餐厅明亮,阅览室、医务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校园广播室……200多位藏族孩子学习在这里、生活在这里。吃饭时,高年级学生会打两份营养餐,一份给自己、一份给低年级的弟弟妹妹;宿舍里,六年级的卓玛草住在上铺、一年级的朋草卓玛睡在下铺,同处一屋,卓玛草会处处、时时照顾着朋草卓玛;四年级的才让草牙疼了、六年级的周吉荣咳嗽了,纷纷跑去找校医…… (转2版)
(接1版)
这是时间带来的改变,我们常常感慨时间的无情,可有时,它又如此有情,带给世界温暖而动人的改变。
晚上,当我们走进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时,图书馆里,有学生仍在安静地读书;广场上,一群学生合着弹唱的节拍跳着欢快的锅庄。一静一动,都是青春的旋律。
这是甘南第一所民族本科学校,走在甘南的土地上,遇到的很多人都毕业于此。我们了解到的数字与这种直观印象相吻合,1984年建校至今,这所学校为民族地区输送各类人才两万余名,其中90%以上工作在民族教育基层一线。
建校30年,学校师生始终胸怀一个振兴民族教育、服务民族发展的梦想,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探索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路、推行“三学期制”改革、外请优秀兼职教师来校工作……他们说,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草原的娃子即使不出草原,也能接受到最先进的教育”。
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似乎看到,一个草原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渐渐长大。
透过时光回望来路,我们似乎也看到一行清晰的足迹:从原始的刻木结绳到互联网时代、从几乎没有一所学校到472所各级各类学校、从上学难到100%的适龄儿童入学、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科技进步与收入倍增
回顾甘南建州60年的成就,我们不止一次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来表述,说到甘南科技事业60年间发生的变化,这仍然是一句高度概括的总结。
从科技事业一片空白、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到建立起一支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282人的多门类科技人才队伍。
从没有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的专门机构,到形成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网络体系基本健全、布局结构相对合理的农牧业三级科研、管理、推广、服务体系。
从……到……
太多这样的对比,印证着甘南科技事业60年间发生的深刻变化。
科技的不断进步,绝非为了“炫技”,而是要让更多人生活得更好。“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活动周”“科技四下乡”等活动持续不断地开展,将实验室的瓶瓶罐罐与普通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科技人员给我们讲授栽培、施肥和除虫技术,我们的产量上去了,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在合作市卡加曼乡拉代村的蔬菜种植大棚里,承包户王学军高兴地说,“科技人员不仅给我们讲授科技知识,还会进行科技示范,让我们尽快熟悉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
科技走出实验室,科技工作者走进村舍,包村蹲点、进村入户、驻场包棚、定向服务、挂牌服务等,一场始于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的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使科技踏踏实实地接到了地气。
“浇水要控制、注意观察落叶上的虫卵……”迭部县腊子口乡腊子村的苗圃里,甘南州中心实验苗圃助理林业工程师年科斌细心地给种植户讲解各种苗圃生产管理知识。
辉煌60年,依靠科技进步,甘南变得更富有,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610元,比1953年的20元增长179.5倍。这一增长奇迹,科技功不可没。
软实力与硬产业
高原的太阳无遮无拦,70岁的尕尔考坐在小院里,深情咏唱着格萨尔的英雄史诗。沉浸在歌中世界的老人完全无视烈日的灼热,似乎已化身为史诗中的人物。来自尕尔考心灵深处、来自久远传承的歌声,划破高原的湛蓝天空,久久回荡。
传唱千年的《格萨尔》是人类口头表达艺术的生动鲜活样本,家住玛曲县曼日玛乡的尕尔考从11岁随父学唱至今,已无法舍弃这融入血液的艺术。令他担忧的是,“四代传承到我这里,现在却后继乏人。如果没有传下去,我对不起先辈。”尕尔考一直在寻找传承人。
尕尔考有所思、有所忧,但他并不孤单。
识字不多的尕尔考也许并不知道,自己钟爱一生的格萨尔说唱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他本人,在成为省级传承人之后,玛曲县正为他申报国家级传承人称号。
与《格萨尔》一同走出草原的还有“南木特”、锅庄舞、朵地舞、道得尔等,古老的藏戏重获新生、尘封的古籍得到整理、多姿的舞蹈得以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在甘南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芳香。
家住夏河县拉卜楞镇浪格塘村的九麦画了70年唐卡,2010年获得国家级唐卡传承人称号。76岁的他因眼力渐弱不再拿画笔,好在他的儿子交巴加布已继承其衣钵,45岁的交巴加布又收了好几位徒弟。
九麦家的唐卡已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喜欢唐卡的人越来越多,唐卡也越走越远。”在甘南,承载了深厚藏族文化传统的唐卡,已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
甘南州委书记魏建荣在甘南60年州庆撰写的《解读甘南》一文里,这样解读甘南的文化未来:“加快文化甘南建设,深度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成为全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透彻明白地道明:文化,既是软实力,也是硬产业。
“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22亿元,增速达到38%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11%以上;投资额达到6亿元,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合同金额达到3亿元,到位资金达到2亿元……”这是今年甘南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使文化的深刻内涵得到无限外延。
旧“三大件”与新农合
“感动中国”的王万青正在将自己在玛曲的40多年经历画成连环画,没有谁比这位来自上海、扎根草原的大学生更明白甘南卫生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了。
王万青说自己初到玛曲时,乡卫生院有旧“三大件”: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现在呢,“三大件”变成了B超、X光机、心电图。王万青说:“救护车都有了,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当时王万青所在的乡卫生院没有一间屋子不漏雨、就用塑料薄膜东一块西一块地打补丁。现在,乡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已经超过了40年前的县医院。
乡镇卫生院的工作局面彻底改变,甘南全州的医疗卫生事业同时发生着巨大变化,病床数由1978年的1178张增加到2122张,增长80.14%;卫生技术人员由1978年的1365人增加到3578人,增长162%;全州城镇各项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23.51万人,城镇职工医保参保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7%,农牧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6%……小病不再拖、大病不再扛,百姓看病不再难。
重病有人救、困难有人帮、失业有人扶、孤寡有人助,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已成为甘南全州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辽阔草原美丽山冈群群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烂挂在蓝天上……”又是一年“浪山”好季节,带上家人、约上好友,去草原听牧歌悠悠,享幸福长长吧。
新闻推荐
藏乡车站看春运本报记者赵梅“您的安全是家人永远的期待,大家的平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这是合作汽车北站售票厅LED大屏上反复滚动的字幕,也是合作市客运管理人员和运管部门保障春运工作的承诺。...
合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作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