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春风暖民心
本报记者 赵 梅 通讯员 郭兴春
修护村堤、建立循环农牧业示范点、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种植燕麦紫花苜蓿、培育专业养殖户、加大培训力度……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合作市围绕扶贫攻坚、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稳定3项重点工作,广泛动员部署,使双联行动取得了实效,农牧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理顺工作思路 制订规章制度
在双联行动中,合作市强化组织领导,紧密对接协调,及时跟进督查,打造了农牧村发展的新平台、农牧民致富的新渠道,使双联行动真正成为团结群众、争取人心的有力抓手,转型跨越发展的创新之举,实现藏区长治久安的务实之策,转变各级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强化基层党建的重要平台。
合作市把“暖民心、解民忧”作为重点,提出了“六个结合”“五个一行动”和“五个显著提升”工作思路,成立了工作机构,制订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规章制度,掀起了人人参与、人人献计献策的活动热潮。与此同时,市上加大双联行动宣传工作力度,各乡镇、街道、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宣讲等多种形式,营造出社会高度关注、干部倾心投入、群众普遍参与的浓厚氛围。全市开展政策理论、科技培训等各类宣讲1000多场次,设立宣传栏49个,悬挂横幅110多条,印发宣传材料9000余份。
进村入户调研 为民兴办实事
在双联行动中,省、州、市、乡84个单位的2568名干部联系帮扶全市47个行政村(社区)2250户农牧户,全市双联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各级帮扶干部纷纷深入各自的联系点,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与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共谋发展大计,共商脱贫致富之策,为行政村制订发展规划25个,为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489个;共征求到联系村、联系户在生产生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建议38件,已解决30件。
各部门各单位及各级干部以实际行动落实省委的决策部署,以开展慰问、联系看病就医、指导产业结构调整等形式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指导产业结构调整,架起干群连心桥。各帮扶单位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为困难群众发放救灾款114.27万元,发放慰问资金及物资188万元;深入推动双联惠农贷款工作,为1158户农牧民群众发放双联惠农贷款5758万元;投资484万元实施农牧村饮水安全项目11项;市财政增加预算300多万元,提高了乡村办公工作经费和村组干部报酬。
发展特色产业 联手齐心致富
勒秀乡麻拉行政村的帮扶单位合作市委组织部根据实际,引导村民规模化种植燕麦和苜蓿两种经济作物,扶持专业合作社以“农牧互补”方式发展养殖业。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各帮扶单位为农牧村开工建设了户用沼气100口,建立循环农牧业示范点2个;实施整村推进项目5个、整乡推进试点项目1个;加强劳务输出和培训,培训农牧民1400人次;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培育专业养殖户544户、联户牧场20个,购进基础母畜900头、奶牛517头、良种公牛150头;大力推进高原特色种植业,种植优质牧草7200亩,发展高产青稞基地3.5万亩,建设青稞高产示范田1万亩,建立藏中药材示范点200亩。
如今,一幅干群联手齐心、共奔小康富路的画卷正在合作大地上徐徐展开,全市各级干部“听民意、访民情、结对子、拉家常、交朋友、解民忧”的良好氛围已逐步形成,奏响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强音。
新闻推荐
格桑花开香巴拉 辉煌甘南60年之幸福生活篇 本报记者 谢志娟 赵梅
格桑花开香巴拉辉煌甘南60年之幸福生活篇题记:就这样走向草原/像矫健的骏马/一路留下快乐的歌唱——甘南诗人贡卜扎西《藏族人》藏家儿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
合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合作市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