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羚城”冲刺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

鑫报 2013-01-21 16:53 大字

■藏区巨变

刚刚出炉的合作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显示,合作市去年固定资产投资34亿余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达62.56%。与这个高原城市一起发展的,除了生态经济实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还有民族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城市功能健全。随着投入资金的逐步落实,被称作“羚城”的这座生态城市朝气勃发,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全省实现转型跨越之时,全市生态城效应稳步推进,商贸旅游文化产业实现了空前的繁荣。

羚城加速度

合作是甘南州政府所在地,古称“羚城”。如今,这座城市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记者来到合作市卡加曼乡新集村,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藏族村庄,全村30多户人家全部是藏族,村民半牧半农,生活安定幸福。村民杨西迎告诉记者:“我家3口人,去年新盖了10间房子,共花费了17万元,政府为我家盖房子补贴了2.5万元。”他说,儿子参军去年刚转业回来,盖新房子打算给儿子结婚用。

娘七合才让在玛曲县跑出租车,家里有一个饭馆和小超市,他跑车一年能赚回2万多元,家里的超市和饭馆由父母和妻子照看,新盖的2层楼十分宽敞。村主任索南笑着说:“我们村变化很大,主要是国家的扶持力度大,惠民政策落实到位,村民都很满意。上世纪70年代的旧房子全部换成了新房子,从交通运输到生活条件等均实现了新的变化。”在羚城,能够感受到城市的发展速度,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水热电气、公共交通、电信通讯、有线电视等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村乡风文明,村貌整洁,村民邻里之间互助团结,村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

草原新城

站在位于合作市以西的阿木去乎昂绿化基地,一阵寒风吹过,几根衰草飘在风中。被绿化过的草原上生长着云杉和沙棘,一排排云杉树绿意焕发。“这些树木已经有5年了,当时栽植时都是一尺长的小树苗。”合作市防火办公室副主任罗信云指着这片4300余亩的人工植被林说,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础,不但保护了自然生态,也为羚城居民晨练、休闲提供了便利。

在合作市北端的北山绿化基地,这里的绿化面积为2000余亩,栽植成的大量云杉、圆柏等树木是干部群众和寺院僧侣共同努力而成的结果。通过近年来在水土流失、沙化等方面的加强维护引导,生态效应十分明显,不但为农牧民增加了养殖放牧的便利,进一步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农牧民群众对我们的生态恢复性建设工作很支持。”罗信云说,近十年来,全市先后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封山育林、游牧民定居、草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功能保护规划等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这几年来,合作市实现禁牧休牧345万亩,补播改良退化草场23.5万亩,使全市1478户7164游牧民实现定居生活。

冲刺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

自从“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这个名词提出之后,我们就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合作市宣传部副部长郭兴春说,为了改善合作市生态环境、拓展城市形象,这几年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确定的。在合作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正在为实现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国际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而迈步。

围绕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商贸城市”发展战略,全市把旅游业发展放在主导地位,确定了“大旅游、大发展、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发挥区域和功能优势,全力打造香巴拉旅游品牌,着力培育旅行社团、酒店宾馆、农家乐、藏家乐及旅游商品加工企业等旅游市场主体,把合作市打造成为甘南州旅游的枢纽和中心城市。根据今年的计划,合作市将全力推进城市民族特色化改造工程,完成50栋重点建筑民族特色化改造工程和城区西南北三个入口综合整治任务,重点打造旅游项目,使构建大旅游格局,提升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

新闻推荐

童年的甘南淡成一股浅浅的乡愁16年,一个女孩从草原融入省城

■速读16年,足以重新塑造一个城市,更足以改变一个人。5840余次日月交替里,我从一个懵懂的6岁小女孩一路走过,一路学习如何去融入一个城市,也学习怎样让城市融入自身。◇实习生...

合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