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序《晚秋来信》

新安晚报 2020-10-14 10:39 大字

□合肥陈平

臧潇女士是知名散文作家和报人,也是我在报社工作多年的同事与好友,常以大姐称之。如今文人雅士结集出书司空见惯,但当臧潇拿着这本还飘着油墨清香、湖蓝色封皮的作品集《晚秋来信》清样请我作序时,我依然小有震撼。这分明是一本励志的大块文章。30年春华秋实,90万字文稿中,精选出了30多万字,码成一座有散文、纪实文学、通讯和评论的“金字塔”,我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温暖和感动,打开摇曳多姿的“塔”门,往事历历在目。

我们相识于1986年,我刚毕业到安徽工人日报工作第二年。初见这位长我近10岁、瘦削文弱的大姐时,她刚从铁路上调到报社采通部,说是编辑,无非天天拆拆信封,写写回信。那年月,报纸是稀缺的,记者工作是令人向往的,但通联工作却是辅助性的。且知她学的是铁道企业供电专业,隔行如隔山,暗惜她选错了行,嫁错了“郎”,职业生涯似能一眼望到头,就是“打杂”。毕竟报社初办,朝霞满天,科班者众,训练有素且朝气蓬勃。不过没几年,臧潇就凭借对文字工作的热爱和下过乡务过工的丰富生活阅历,尤其那坚韧向上的执着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提起笔一发而不可收,拿自己的爱好和别人的专业抢“饭碗”了,以其厚积薄发的阅历把一次次不可能变成现实。

哲人说,能到达金字塔顶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臧潇甘当蜗牛,沉心静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避开尘世的车马喧嚣,用笔在内心修篱种菊,难得三十载矢志不渝!

风光的背后必是沧桑。聪明人下笨功夫,愚蠢人找捷径。已是中年的臧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先后又在报社政文部、经济部、展望周末刊、副刊部等多岗位从事采编工作,认真对待每一次采访和每篇文章的字词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时时行走在路上,用心用情寻觅着熟悉地方的风景。她采撷的文字都带着泥土的芬芳、生活的露珠。从1986年8月6日到2016年12月26日,30年新闻职业生涯,一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她曾骑着单车,颠簸于矿山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也曾坐着冒着黑烟的“蹦蹦车”摇晃于乡间小径上。1997年,为采写英年早逝的作家戴厚英,曾冒着瓢泼大雨,赶往颍上南照镇作家的故乡;2000年,为体验煤矿工人的生活,深入井下,徒步12华里,在煤海深处采写劳模;春节,在铁路现场,聆听劳动号子响彻沪昆专线工地;在法庭上,面对唇枪舌剑,她为捍卫新闻的真实,驳斥原告……

有种大美叫把“冷板凳”坐热。这靠的是理想加良心加毅力,臧潇做到了且硕果满枝。1998年,因《“市长妈妈”与三个遗孤》《何氏三姐妹:中国科坛三颗巾帼之星》两篇纪实文学,臧潇成为《知音》杂志社邀请出国采风的安徽第一人;因《与文学有关的日子》《父亲的故事永不老》两篇散文,连续两年获中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一等奖,成为两次斩获这一殊荣的安徽第一人;还两获安徽新闻奖一等奖,七获安徽新闻奖二等奖。多篇作品发表于《散文选刊》《知音》《家庭》《随笔》《工人日报》等报刊。

臧潇以突出业绩被评为高级编辑,担任安徽工人日报副总编辑,进入报社领导班子。

我和臧潇共事22年,朝夕相处,知之甚深。我并不惊羡她的“逆袭”成功,更感怀于她为人的高尚品德,如忠义仁义、知恩感恩、负责负重、敢爱敢恨、敢拼敢赢。在她的字典里,从无“失败”二字。当年评职称获奖作品要过硬不说,外语、计算机考试是两大“拦路虎”。她评中级职称时,英语是ABC水平,许多年长资深的名记者就因难闯此“火焰山”,抱憾终身!臧潇不信邪,硬是报班夜补,我亲眼见她走路、坐车、做饭都神神道道地背单词,竟然有志者事竟成,成功闯关,一路考到副高、正高职称,副高居然还是考日语过的,令人刮目相看!我坚信,人生若能重来,北大清华她也不在话下!

她成功的“密码”中不为人瞩目的特质还有:

一是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30年改革潮涌,新闻职业理想嬗变,许多才华横溢的新闻人忘了初心,走丢了自己。有的溺于商海,有的迷失宦途,有的积重难返,更多的是温水煮蛙,起点很高最终一事无成。而如臧潇者执着信仰信念,铁肩担义,妙笔著文,秉烛前行,百折不回,终能光明登顶。

二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智慧。新闻党性原则,政治家办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意识形态主阵地,清晰地划清了从业者的红线底线。纪律与规矩,规则与潜规则,诤言与妄议,有偿新闻与有偿不闻,明明暗暗,起起伏伏,许多人暗存侥幸,不信就能撞上“满山兔子一杆枪”的枪口,结果应声倒下。报社百十口人,体量不大,想弄仨瓜俩枣钱,机会多多。现在许多人出事都怨当时“大环境”,而几十年同处同样“大环境”的臧潇却安然无事,她自称“胆小”,其实是守规矩,凭良心,有定力,天下无贼缘自“心中无贼”。

三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党和人民的喉舌,既要上接“天线”,更要能下接“地气”,有家国情怀,才能“三贴近”“走转改”,在深入人心、将心比心、打动人心上下功夫,才能追随时代脚步,记录人民实践,彰显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臧潇笔下的烈士后代李葆华、老革命父亲、市长妈妈、科坛三姐妹以及实习生小董等众多人物,都闪烁着这样的“高光点”。

朝花夕拾,实乃心香一瓣,代为序言。

新闻推荐

不等不靠忙生产 淮河受灾地区灾后自救见闻

“因为水淹,我家的地补种了三次。”28日,正在田里打除草剂的高伦一边给豆苗喷洒除草剂,一边和记者说话。高伦是安徽省颍上县...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