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疫情影响,贫困地区积极行动,坚持两手抓、两促进 消费扶贫:抗“疫”解卖难

安徽日报 2020-03-02 07:09 大字

▼近日,肥西县铭传乡新光社区盛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村民在采摘草莓供应市场。春耕备耕时节,肥西县农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抓农时,积极生产,将新鲜蔬菜、水果及时供应市场。本报记者 吴文兵 本报通讯员 翟玉荣 摄

草莓卖不出去烂在地里、蔬菜一天天拔节长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农产品出现滞销现象。如何畅通销售渠道,化解农产品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全省各地积极创新消费扶贫手段,搭起产销直通渠道。

帮扶精准对接

土产品成香饽饽

初春时节,眼看着50亩草莓一天天成熟,阜阳市颍上县墩黄星创种养专业合作社草莓基地负责人郑立亚却越来越愁。往年这个时候,草莓早就被采摘销售一空,但今年因为疫情防控,运输受阻,采摘活动也停了,草莓眼看着就要烂在棚里,这样的损失让郑立亚心疼。

草莓基地也是当地的产业扶贫基地,带动127户贫困群众,吸纳务工40多人。草莓滞销,这些群众的收成怎么办?

正在郑立亚不知所措的时候,共青团颍上县委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行动,一方面在微信群、QQ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出购买倡议,另一方面联系相关单位,推出农产品滞销帮扶计划,“点对点”搭建销售对接平台。

颍上县税务局主动上门对接,购买滞销草莓。“我们一方面组织干部职工积极购买,另一方面发挥团员青年的优势,通过转发朋友圈、张贴倡议书等多种方式,为贫困户联系草莓销路。”该局团委书记汤锋介绍。目前他们已帮助扶贫基地通过无接触式派送销售草莓2000斤,价值18000元。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农产品运输和消费遭遇“肠梗阻”。为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各地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模式,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日前,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大力推进消费扶贫。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创新产销对接方式,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鼓励定点帮扶单位、企业等采取线上方式,定点采购帮扶县(市、区)和帮扶贫困村的农副产品,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的农副产品销售问题。组织开展扶贫产品认定工作,构建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体系,为社会各界购买扶贫产品、参与消费扶贫行动提供便利条件。

搭上平台“快车”

足不出户联市场

2月22日,在安徽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钟杨村的一片菜地里,贫困户陈先发望着满地的塔菜叹气。受疫情影响,陈先发家种的3亩塔菜无法运输到上海销售,眼看着即将抽苔,再不收割只能烂在地里。正在陈先发一筹莫展的时候,帮扶干部帮他对接上了绿沱电商公司。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陈先发1万余斤塔菜当天就收上来并在电商平台销售一空。

“受疫情影响,不少贫困户的蔬菜卖不出去,我们就开车上门收购,再通过电商平台网上销售,最大程度帮助贫困户避免经济损失。”绿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申启伟介绍,疫情发生一个多月来,该电商平台共帮助100多位贫困户网上销售了200多万斤蔬菜。

“当前,很多贫困户的农产品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渠道来销售,渠道单一,利润低。”五河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把电商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以电商龙头企业为中心,探索实施“你种我销、你养我卖”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项目,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电商脱贫良方,积极帮助贫困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全县199个行政村实现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

日前,在亳州市涡阳县星园街道赵瓦房村蔬菜大棚里,满目翠绿,番茄秧上挂满红红绿绿的番茄,村党总支书记王敬伟正带领贫困户采摘番茄。

“我们村扶贫大棚生产的番茄不愁销,每天都被县放心配菜中心运走销售。”王敬伟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有的蔬菜销售困难,所幸涡阳县今年建成了放心配菜中心,村里的番茄每天可以送到中心销售。村里建的9个冬暖式大棚,全部种植优质番茄,一个大棚能产番茄2万多斤,按3.5元一斤算,可收入7万元,贫困户增收算是有了保障。

“配菜中心建立了涡阳放心菜微信公众号,居民扫码进入,买菜可以从网上下单,美团配送。配菜中心不仅帮助赵瓦房村销售番茄,还有其它三十多种蔬菜销售。”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疫情发生以来,涡阳县大力推进消费扶贫,积极推进贫困户、贫困村农产品产销对接,创新产销对接形式,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扩大贫困村产品和服务消费,构建线上线下销售体系,帮助贫困户解决销售难题。

提振发展信心

加强谋划合理布局

在国家级贫困县六安市霍邱县,养殖朗德鹅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当地朗德鹅养殖企业106家、合作社26个、家庭农场58家,累计带动5000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16个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以上。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朗德鹅产品卖不出去,春季朗德鹅苗进不来,让发展朗德鹅的集体和贫困户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朗德鹅主要用来产鹅肥肝,是高端食材,但疫情让很多餐厅都停业了,现在市场不好,恢复时间要比普通农产品长。我们在和贫困村及贫困户沟通的时候,很多人怕后期效益不好,现在不敢和我们订购鹅苗。”霍邱县龙翔美食王禽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建远说。

比农产品滞销影响更大的是,贫困户的种养殖意愿降低,影响本来就脆弱的扶贫产业基础,进而影响贫困户的持续稳定增收。

为了让贫困户安心放心,实现稳定增收,霍邱县发动帮扶责任人利用微信、电话等信息化手段向贫困群众讲解防疫常识,同时了解贫困群众产业发展意愿,在花园镇、孟集镇、长集镇等乡镇重点了解朗德鹅发展意愿,及时化解贫困群众心中的顾虑,合理布局产业发展。

“现在扶贫局定期和我联系,了解朗德鹅的发展趋势,我们也一起制定了白鹅养殖的初步计划,后期也将通过免费提供鹅苗和饲料、随时技术指导、高价回收等方式激发群众养殖的积极性,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胡建远告诉记者。

同样稳定“军心”的案例在该县三流乡稻田龙虾养殖基地也在上演。

“虽然市场关闭了,现在不能卖龙虾,但是我们一点也不担心,驻村扶贫工作队给我们讲解小龙虾养殖技术,分析龙虾发展前景,让我们把龙虾再养养,后期卖个好价钱。”该县三流乡张老园村贫困户杨军保告诉记者。

目前霍邱县稻田龙虾生态养殖已发展到51万亩,引导1.4万户贫困户发展稻虾产业,亩均增收3000元左右。疫情发生以来,该县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作用,利用村广播、微信语音等方式向龙虾养殖户讲解二三月份龙虾养殖技巧,并协助部分贫困户开耕土地、通渠放水,做到龙虾养殖保质保量。

“现在是2月份,龙虾上市的量不多,但应该做好产业指导,不能因为疫情的发生,让贫困户丧失了信心,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确保4月份龙虾的高品质上市,为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张老园村驻村第一书记何世宝说。

新闻推荐

精品年货集结亮相 大牌助力添味庐州

还有三天,第12届合肥年货展在明珠广场的安徽国际会展中心将率先与合肥市民见面,加上随后于11日在滨湖国际会展中心10#...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