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 铁路小伙一“马”当先

淮河早报 2020-02-28 08:36 大字

本报记者 张雪峰通讯员 王神莹摄影报道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号角。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作为交通运输主力军的铁路人,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直面疫情,逆行而上。高铁淮南南站客运值班员马一鸣,凡事都冲在前面,从进站口协助医务人员测量体温到安检处引导旅客过机查验,从候车室巡视、解答旅客咨询到站台交接、帮助重点旅客乘车,无论何时,车站里总能看到马一鸣忙碌的身影。

作为客运值班员,马一鸣必须赶在第一批旅客到达之前打开候车室大门,并且在晚上送走最后一名旅客后关闭候车室大门。因此,只要马一鸣当班,他一定是第一个到站和最后一个离站的人。马一鸣1991年出生,有着一米八五的大个儿,走起路来三步并两步,同事们都说:“小马身上总是有一股冲劲!”

处置发热旅客我先上

今年春运期间,马一鸣接到G7742次列车长的电话通知,车上有一名发热旅客需要下交淮南南站。接到信息后,车站处置发热旅客小分队立即进行分工,马一鸣作为小分队成员,他的任务是负责列车交接、信息收集以及旅客引导,马一鸣二话不说,穿戴好防护用品便出发到站台等候。

随着G7742次列车停靠在3号站台,马一鸣与列车长快速办理完交接手续。登记旅客信息时,他看到发热旅客是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马一鸣一边引导他测温出站,一边安慰小伙子不要紧张,放宽心态,直到将发热旅客转交给120医护人员,马一鸣隔着车窗朝着小伙子不停地握拳示意加油。

此前,因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车站决定成立处置发热旅客小分队,马一鸣得知后第一个上交申请,请求加入:“如果有发热旅客需要处置,请让我第一个上前!我年轻,又当过兵,身体素质好,万一不幸被感染,恢复起来也快!”

截至目前,马一鸣共处置交接6名发热旅客,其中有3名旅客是出站时发现体温异常。“情况紧急,只是带着口罩,有时甚至来不及穿防护服,为了确保其他出站旅客的安全,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将发热旅客带入‘临时留观室’内隔离。”马一鸣说。

防疫物资我来“寄”

“颍上北站客运值班员,我刚刚将一袋防疫物资交给了G7742次列车长,请准时到5号车厢接车领取”。淮南南站二号站台上,马一鸣将直属站委托他送往颍上北站的防护手套交给列车后,立即用电话通知颍上北站。

疫情防控期间,公路交通受阻,为了保证防疫物资能及时送往沿线各站,直属站只得委托淮南南站,通过高铁列车将一袋袋、一箱箱的防疫物资快速送到相关车站,淮南南站便成为了水家湖、寿县、凤台南、颍上北等站防疫物资的中转站。

谁来负责这些防疫物资的传递?马一鸣得知后向站长戚胜利申请,主动承担起“高铁快递小哥”的任务。

每次直属站将防护口罩、手套、消毒液等物资送到淮南南站后,马一鸣便仔细核对清单,一袋袋分装好,贴上标签,“每个车站需要的物资是不一样的,为了不出错,我至少会核对两遍以上。”接着,马一鸣会分别查询到达每个车站的最近车次,联系各站客运值班员,提醒他们按时接车接物资,“虽然比较繁琐,但能让防疫物资快速送达每个车站,我觉得再累也值得!”

遇到困难我帮忙

从事客运工作6年多的时间,马一鸣先后担任过售票员、客运员、广播员、客运值班员等职务,在客运服务方面可谓是“行家里手”,同班组的客运员陈令怡说:“马值班不仅业务优,还很热心,是个地地道道的暖男!”

大年初五那天,马一鸣收到旅客赵女士的一封感谢信,当天赵女士不小心将随身携带的背包遗忘在G7706次列车上,因包中有1万多元的现金和各种证件,赵女士心急如焚。马一鸣多方联系终于帮赵女士找到遗失的背包,并联系最近的列车带回淮南南站,原本应该下班的他一直等赵女士拿到遗失物品后,他才放心下班。

疫情期间,淮南南站各岗位人员都很“吃紧”,“由于人员紧缺,为了保证各岗位都能正常运转,到了吃饭时间,马一鸣会将班组的同事挨个儿替下来吃饭,大伙儿都吃过了,他才安心去吃。”售票员刘晶说:“马一鸣处处冲在前,但自己的事情却总是放在最后面。”

图:马一鸣将整理好的防疫物资交给列车长

新闻推荐

热烈祝贺安徽省两会胜利召开 向“两会”代表、委员学习!向“两会”代表、委员致敬!

(排名不分先后)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信访局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阜阳师范大学...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